2007-04-01 16:52:43小鳳
誰更應該進大學?
圖片出處:http://www2.sowers.org.hk/eng/fundraising.htm
文/林玉鳳
窮人家的孩子應否上大學?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所以這個世界才有獎學金。可是,窮人家的孩子應該比社會其他階層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上大學嗎?這卻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最近英國高等院校招生委員會公佈了一項新規定,要求各大學優先考慮錄取父母沒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學生。可以想像,消息一出,輿論嘩然,最不滿新規定的是英國的中產階級。因為多數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都是英國中產階級的成員,有人接受報章訪問的時候就強調,“不希望自己的高等教育會變成自己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礙”。
反對聲音的最重要根源,是高等教育的學額不是無限的,所以給予某一個人優先權利,都等同剝奪另一個人的權利,除非這裡的優先考慮是在同等學術和智力水平下的優勢。
讀了的幾篇報導都沒有進一步解析“優先”的線定在那裡,只是強調,英國的教育部解釋新規定不是為了剝削任何人,而是為了讓更多來自社會低下階層的孩子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讓更多來自社會低下階層的孩子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這樣的政策宗旨,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反對,可是,問題在於這是個收生政策的規定,而不是獎學金或助學金甄選的標準。
以出身作為收生考慮的要素,從來都不會是討好的決定。記得幾年前澳門一直流傳有學校在甄選幼稚園學生的時候,會問小朋友父母是開什麼車的,意謂有些學校以父母的富裕程度來決定該收什麼學生。像澳門的大多數傳言一樣,這樣的傳言從來不曾被澄清,只是朋友都在流傳的時候表示十足的憤慨,覺得這樣做的學校太勢利。
以家庭的富裕程度來衝量應否收生足以被一面倒的譴責,但以父母的教育背景來衝量卻僅僅是個有所爭議的決定,這裡的關鍵在於,英國政府企圖幫助的是社會上的弱勢族群,所以還是贏得不少低下階層家庭的歡迎。畢竟,對這些家庭來說,孩上能上大學的機會多一點,在社會向上流動成為中產階層的機會也會大一點。自己對這種不是“擇優取錄”的方式有所保留,可是,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這樣的政策還是有其邏輯的:以公共資源幫助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如果大學的資源都是公共的話。
原載2007年3月28日《市民日報》“教學雜果冰”專欄
文/林玉鳳
窮人家的孩子應否上大學?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所以這個世界才有獎學金。可是,窮人家的孩子應該比社會其他階層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上大學嗎?這卻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最近英國高等院校招生委員會公佈了一項新規定,要求各大學優先考慮錄取父母沒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學生。可以想像,消息一出,輿論嘩然,最不滿新規定的是英國的中產階級。因為多數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都是英國中產階級的成員,有人接受報章訪問的時候就強調,“不希望自己的高等教育會變成自己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礙”。
反對聲音的最重要根源,是高等教育的學額不是無限的,所以給予某一個人優先權利,都等同剝奪另一個人的權利,除非這裡的優先考慮是在同等學術和智力水平下的優勢。
讀了的幾篇報導都沒有進一步解析“優先”的線定在那裡,只是強調,英國的教育部解釋新規定不是為了剝削任何人,而是為了讓更多來自社會低下階層的孩子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讓更多來自社會低下階層的孩子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這樣的政策宗旨,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反對,可是,問題在於這是個收生政策的規定,而不是獎學金或助學金甄選的標準。
以出身作為收生考慮的要素,從來都不會是討好的決定。記得幾年前澳門一直流傳有學校在甄選幼稚園學生的時候,會問小朋友父母是開什麼車的,意謂有些學校以父母的富裕程度來決定該收什麼學生。像澳門的大多數傳言一樣,這樣的傳言從來不曾被澄清,只是朋友都在流傳的時候表示十足的憤慨,覺得這樣做的學校太勢利。
以家庭的富裕程度來衝量應否收生足以被一面倒的譴責,但以父母的教育背景來衝量卻僅僅是個有所爭議的決定,這裡的關鍵在於,英國政府企圖幫助的是社會上的弱勢族群,所以還是贏得不少低下階層家庭的歡迎。畢竟,對這些家庭來說,孩上能上大學的機會多一點,在社會向上流動成為中產階層的機會也會大一點。自己對這種不是“擇優取錄”的方式有所保留,可是,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這樣的政策還是有其邏輯的:以公共資源幫助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如果大學的資源都是公共的話。
原載2007年3月28日《市民日報》“教學雜果冰”專欄
上一篇:當招生成為問題
下一篇:社會上沒有可靠的資訊
對於小風子所說的我也有同感...
現在有多少個大學生是真心的想走進大學?
大部份都是父母所鼓吹, 以致他們進入大學,
不是自願的, 讀書態度可想而知,
最後還是想引用小風子所說的一句:
「讓真心願意求學的人進去吧!」
雖然我自己還蠻喜歡沉浸在學海裡
但並不認為求學是唯一的道路......老師就算原諒我的離題吧~~
主要想寫給Catherine的:
一路讀上去的大學生們,那些大孩子,其實有不少數是在父母的期盼下走進大學校門的,在社會氣氛及父母期許之下,明明無心於學途,但有那份能力讀書的又有多少人膽敢說不讀書?
不積極的求學態度,我相信不少人是出於不自願的升學狀況……
另外,澳門考不上大學的人也不少,最少我的一位好友,她乖巧好學,唯獨不夠機靈,公開考的分數及面試都敗下陣,才不得已開始職場生涯的……
誰該進大學?我會想說,讓真心願意求學的人進去吧!唉~
版主回應
小風子:“讓真心願意求學的人進去”很好啊,同意同意! 2007-04-05 01:14:01
看星的人:
謝謝來訪!可是,我想被父母鼓吹的還不至於大部分吧!想讀書的人,比例應該還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