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5 23:55:58小鳳

死線

  交論文的期限越近,被死線壓迫的感覺就越強烈,那種需要不眠不休把要寫的都寫出來的動力間歇性發作,辛苦培養的規律生活節奏只要幾天功夫就覺得白費心機。自己要做的功課有死線,學生交來的功課也有個發還的死線,於是,半夜裡,不是為這個死線就是為那個死線在拚鬥,冷不防,就要在窗前對著深宵朗月哀鳴。不知其他在進修的老師會否跟自己一樣,會在死線面前感到壓力,而不是自己在學生面前從容拋下的 “愉快學習”幾個字。

  也許是深明死線這傢伙施之於人的恐怖力量,也許是不想為自己訂下另一個發還作業的死線,最近發現自己對遲交作業的學生越來越寬容,寬容到肯定是過去的自己不可接受的限度。於是,也就要停下來,問一句:“你究竟是在縱容還是寬容?你是為了學生好抑或為了自己好?”這樣的問題,大概只有那種“雙贏”一類的“騎牆”答案才可以放自己一馬吧!

  想起死線,當然要王家衛一下,問一句:“為什麼一切都會有期限?”是的,罐頭菠蘿有期限,沙匐魚也有期限,我媽最愛問的是:“為什麼連辣椒油都有期限的?這種東西不是不會壞的嗎?”吃進肚裡的,會壞的,有期限,好像應該不會壞的,也有期限。反正食物的期限早已上升到安全感的層次,知道沒有過期,心裡就會好過一點。

  可是,為什麼學習也有期限?不是說學無止境嗎?為什麼上學有年齡限制?教學有學期限制?作業一定有呈交的時候也有發還的日子?再問下去,大概自己要變身為那個唸小三的小姨甥了,對世界充滿了不明白。其實,有些事情,不問也是知道答案的。學習的期限,是學校制度使然,學校制度,是為了培養人才和評核人才,我們要快樂培養也要狠心評核,因為社會需要。在一個講求制度和效率的社會,學位既是一種機制也是一個幫凶,而死線則是遊戲規則的一個部分。不過,問題都問過了,還是要說一句老土的話:死線期限就像人的死亡,有了終極的死亡,我們才會有生存的動力;有了死線,我們才會在期限以前拼命完成工作,激發潛能,發現自己。如果不是有死線,一定不會有這篇稿子呢!
 
  
(原載2006年5月10日《市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