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4 12:46:17AgHg

1.8與2塊多

與新相識內地網友談,自然的談及對方住的地方有甚麼好玩,有甚麼好吃的。適逢晚飯時間,大家也談到各自的晚餐和飲食習慣。

也許讀者不知,筆者在一家港資內地工廠工作,每天上班下班經皇崗口岸。可以吃香港員工準備的午飯,也可以到外面的餐廳吃。外面的餐廳有兩家比較像樣,一家是吃東北菜的,另一家則是模仿港式食店的「茶餐廳」。

與在廣西梧州修讀外貿英語的內地網友談起,說道香港的酒店收費有多高、消費有多大,也說道廣西梧州和桂林有甚麼好玩,以至交通方面應該怎樣走。

談及兩地消費之餘,亦談及「吃」的消費。她說,當晚只吃了1.8塊錢的炒米粉,而且是素的。如果要有肉的,則要2塊多,她很久也不吃有肉的了。相對地,筆者當晚吃的,是某超市的懶人飯盒,要13塊多。平日,在筆者工作的地區,也沒有可能用三塊錢買到甚麼好吃的東西。

另一項觀察是,她作為廣西人,不知為何那麼希望是廣州人。再問問另一位網友,她也覺得理由是明顯的,可是也沒有多解釋。

很想到不同地方體會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環境的情懷。然而,當看到的盡是不同,又會否很難融入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