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7 22:16:45Adam 5 notes

破百桿大作戰Ⅶ

【經濟日報╱文/林瑞祥】

經過幾次的介紹後,假定你都可以比標準桿多一桿或是兩桿上果嶺,也就是說,在三桿洞你是兩桿上果嶺,四桿洞三桿上果嶺,五桿洞四桿上果嶺,有點像是在打柏忌高爾夫,那麼成績就會是在90桿,但這個假設,是建立在你大概都可以兩推完成上,因此,推桿在破百的角色上,就額外的重要。


推桿是高爾夫球技中看似最平凡,人人都揮得動,卻不是人人都可以一推進洞的。在破百的這個階段,包括日後的破90 或80桿,推桿都會是你的最後防線,只是要突破更低的桿數,要求會更加嚴格。


高爾夫的標準桿數分配是,每一洞的果嶺用桿數都是兩桿,18洞剛好是36推,平均每洞的推桿數是2。這是在最理想條件下的數據,目前一般業餘球友所講的推桿好,就是總推桿數少,估計18洞大概在30推左右,其中包括一切一推的一推桿;至於職業球員比較重視的平均推桿數,是要建立在標準桿上果嶺後,一切一推的洞不列入計算。所以,只要這個數字低的職業球員,賺博蒂的能力一定強;譬如說,米寇森的平均推桿數是1.767,博蒂轉換率是35.23%,也就是說,如果他有14次的博蒂機會,大概就可以進五個。


對職業球員來說,一切一推是在做停損,除非是五桿洞,不然最多只是平標準桿而已。相反的,平標準桿或是柏忌在業餘球友已經相當好了,所以我們要重視總推桿數,能省一桿就是賺到一桿。


推桿的好壞是基於兩個因數,一個是方向,另一個是距離感。每一次的推桿想進洞,都必須是這兩個條件的正確組合。對於想破百者,距離感應該是先於方向,但也不是說你瞄著1點鐘方向卻往11點鐘推。


之所以強調推桿的距離感,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想破百的人即便是上了果嶺,也不會太接近旗竿;其次,距離感不好是三推桿的元兇,三推桿對任何層次的球友都是很傷的。尤其是三輪車族,當你的第一推不能夠接近旗竿時,想要第二推進洞的難度是很高的,這樣子就可能出現雙柏忌或是更差的桿數,立刻花掉原來規劃的預備桿數,破百任務就會失敗。下一次我們再來談,如何訓練推桿的方向與距離感。


(作者是高爾夫雜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