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台紅茶葉文化館
年三月的第一個週日 (
約於10年前當清華大學為擴大校地徵收了位於「雞卵面」的公墓墓地,家族只好研議將 (我) 曾祖父、母移靈至大坪頂的公設靈骨塔,也同時約好四大房日後一齊掃墓及聚餐,藉以連絡感情 ( 以往都是各掃各的 )。 原本我們是訂在陽曆三月的第二週掃墓聚餐的,但鑑於去年似乎有人滿為患的壅塞 ( 躺下來的人愈來愈多了 ),於是今年起就改成三月第一週的週日了。
今年參加掃墓的親族略少,僅僅席開五桌。 餐後,四房的美玉堂姐邀大家去她關西的婆家走走,參觀一下成立不久的「台紅茶葉文化館」,反正反北是順路,我當然是欣然就道。
全程由慶仁堂姐夫做非常詳盡的導覽,參觀完,真讓我有驚豔的感動!
老字號新招牌
「關西茶廠」因為道路拓寬的需要,被鎮公所拆了一部份
1920~30年代間,日治時代的昭和初期,日本財團三井公司鑑於世界紅茶貿易之崛起與暢銷,乃獻策台灣總督府選定北台灣、中台灣、與東台灣三處具丘陵地形之處輔導拓植茶園。 東部以花蓮鶴崗為主,中部以埔里、漁池為中心,北台灣則選定在新竹州。 鼎盛時期關西地區就擁有逾
羅家的第一家茶廠 — 馬武都茶葉組合設立於昭和3年 ( 1928年 ),羅家最具規模的茶廠 — 赤柯山茶葉組合設立於昭和8年 ( 1933年 ),座落在赤柯山附近羅家所擁有
擁有70年製茶歷史的「台灣紅茶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為以 羅氏家族 為主要股東結合關西地區賢達人士出資出力所組成的「台灣紅茶株式會社 / Formosa Blacktea Co. Ltd.」,創立於昭和12年 ( 1937年 ),則肩負起自行拓展外銷管道的神聖使命,奠立每年直接外銷歐美、日本達百萬磅茶葉的雄厚實力。 ( 以上文章參考資料來源:台紅茶葉文化館網站 )
「台紅茶葉文化館」一樓的陳列室
這些吊燈應該也有70歲了
親友們趣盎然地聽取解說及參觀
自1960年代起,台灣的紅茶外銷逐漸喪失競爭力,茶廠產能銳減而導致設備陸續閒置。 於2004年,羅家遂利用「關西茶廠」的廠房闢建成「台紅茶葉文化館」,作為與消費者、同業、乃至國內外愛好飲茶人士的交流平台。 2006年經新竹縣文化局指定為歷史建築。
搬運茶葉到二樓工作廠的流籠,圓鐘也有幾十年的年紀了
由一樓上來的樓梯,地板全是檜木材質
牆上全是當初印刷包裝紙箱麥頭 ( Shipping Mark ) 的銘版
世界各國的港口名都有
工作場一隅
在這個辦公室處理各國的訂單,並直接外銷100萬磅的紅茶茶葉
由於所生產的紅茶品質極好,昭和13年 ( 1938年 ) 穫得臺灣總督府頒發的 【再製紅茶特等賞】,更被要求上獻給日本皇室使用。
小辦公室掛的木匾,道盡茶中滋味
題字者為 王文治,忘了請教慶仁姐夫是哪個名家,恐非清朝翰林的 王文治,因為年代不對。 若是「濃墨宰相、淡墨探花」的 王文治,乖乖,那可就值不少錢囉。
小辦公室陳列的舊設備,都是古董了
茶廠的會議室,擺設有 羅享彩 先生的銅像,以及六、七幅文化館收藏的油畫
這是其中的一幅,我未曾記錄作者是誰。 文化館每年都會舉辦壢行的美術展及音樂會
慶仁姐夫正在講述 創辦人 羅碧玉 先生的生平
這是晾茶、搓茶的草盤,看看有多大呀!
聯庄義賑紀事
女工挑茶的工作情形
牆上照片
牆上照片
外銷裝車工作情形照片
歷史的見證
淡水河岸載運茶葉的船隻
參考資料:
下一篇:寶藏巖---建築篇
哈哈哈
大哥
這裡7,8年前偶就企過啦
我朋友是羅家的媳婦
那次去了2/30人
朋友的婆婆招待我們吃
關西最好吃的客家麻薯
沾他們家自製外銷日本的綠茶粉
超級好吃的啦
回程時,朋友的婆婆還送我們每人一袋
哇,超懷念的
他們家的茶倉庫
沒有茶也都是香的啦
還有他們的東方美人也是超好喝的
好懷念呢!!
我堂姐也是羅家的媳婦,好巧!
她們邀了我3、4年我才第一次去
其時我常跑關西工務段 ( 客戶 )
近在咫尺,卻沒緣過去,真的是…… 2012-04-23 11:43:43
佈置的不錯!
他們收集不少資料,有特色+++
在羅家子孫的傳衍上倒是看不到家道中落的窘況
反而是大量的接受高等教育,個個頭角崢嶸
現任的鎮長也是羅家子弟 ( 應該是18世 )
羅家投入文化產業,緬懷祖先的蔽路籃縷的想法也令人感佩 2012-05-29 16: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