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古蹟---撫臺街洋樓
【撫臺街洋樓】/ 針筆淡彩 / 26.6 x
名稱 : 【撫臺街洋樓】
地址 : 台北市延平南路26號
古蹟 : 1997年正式定為市定古蹟
從中華路向北行,會看到古蹟的路標 ( 取材自:OZS&OBS的慢活 )
巡撫衙門舊址,在今中山堂停車場武昌街入口後方立有一石碑 ( 取材自:OZS&OBS的慢活 )
延平南路舊稱為撫臺街,這棟古蹟也被冠上「撫臺街洋樓」之名 ( 取材自 : 巴哈姆特 )
撫臺街名的出現,乃因劉銘傳在台灣巡撫期間,曾在現今延平南路與武昌街口設巡撫衙門 ( 現今「中山堂」所在位置 )。 巡撫衙門舊址,在中山堂停車場武昌街入口後方立有一石碑。 也因此延平南路舊稱為撫臺街,是大稻埕中外商家進入台北城內的重要幹道,這棟洋樓也被後世冠上「撫台街洋樓」之名。
1946年洋樓以各種罪名被行政長關公署劫收,後淪為警總諮詢案情室、宿舍、中醫診所.....最後成了雜草叢生的廢棄地。( 網摘圖片 )
日本人進入了台北城之後,拆掉了當時清代時所留下來的房屋興建成了洋式店面,而現在看到的撫台街洋樓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目前街上唯一原貌保存下來當時的舊建物,所以說可以算是歷史遺蹟了。 撫臺街洋樓為石木混合構造,規模雖不大,但彌足珍貴。 由於左右並沒有相鄰連接的建築物,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連棟式街屋建築。 其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即是在立面上的陡斜屋頂、屋頂突出之老虎窗型式與石造拱廊柱。
997年正式定為市定古蹟,但2002年卻因一把無名火,燒得只剩一樓的石頭建築。2004年台北文化局積極要求國防部編列預算修復,讓古蹟早日受到保護,國防部雖有允諾重建,卻遲遲未有下文 ( 網摘圖片 )
洋樓興建於1910年(明治43年),1930年代後做為店舖之用,二次戰後則為228受難者
從此本洋樓不再具洋行性質,後淪為警總諮詢案情室、宿舍、中醫診所.....最後成了雜草叢生的廢棄地。
正面屋頂開有三個老虎窗,這種外凸的造型,除了增加美觀以外,還創造了室內的空間感,兼具了採光和通風的功能 ( 取材自 : 娛樂.愚樂.愉樂 )
正面屋頂開有三個老虎窗,(請參考上面圖片)中間者最大,老虎窗具有通風功能,內部二樓屋頂複折式桁架造型美觀。老虎窗由來,有此一說:屋頂的英文 ROOF,其發音與華語老虎相近,這種開在屋頂的窗,就被洋涇幫英語讀作「老虎窗」。 這種外凸的造型,除了增加美觀以外,還創造了室內的空間感,並且兼具了採光和通風的功能。
屋頂仿蒙薩雙脊屋頂形式 ( 因法國建築師 蒙薩 得名 ),屋面第一坡面較陡,第二坡面較緩接近平頂,第三坡面才是平頂。( 網摘圖片 )
撫臺街洋樓往北門 ( 承恩門 ) 的方向 ( 取材自 : 娛樂.愚樂.愉樂 )
石造拱廊柱,為四柱三間形式 ( 取材自 : 娛樂.愚樂.愉樂 )
拱圈是梯形唭哩岸石塊組合成,騎樓天花板有木材拼組成的圖案 ( 網摘圖片 )
撫臺街洋樓為仿歐陸古典建築風格的石木混合構造,使用的是唭哩岸石塊 ( 網摘圖片 )
1997年正式定為市定古蹟,但2002年卻因一把無名火,燒得只剩一樓的石頭建築。2004年台北文化局積極要求國防部編列預算修復,讓古蹟早日受到保護,國防部雖有允諾重建,卻遲遲未有下文。 直到2009年由台北故事館總監
「撫臺街洋樓」的內部 / 為加強展示效果的一樓透明天花板 ( 取材自 : Lin & Shu )
「撫臺街洋樓」的內部裝飾品及古蹟文物 ( 網摘圖片 )
「高石組」的洋屋即為現今的「撫臺街洋樓」古蹟 ( 網摘圖片 )
「老台北城的故事特展」海報 ( 取材自:OZS&OBS的慢活 )
延伸參考部落格 :
上一篇:台北古蹟---台北信用組合
下一篇:台北古蹟---台北府城
呵呵呵
我是考試過了再去上30天的課啦
但是大多在教你"如何賺ㄎㄎ"
而不教人文的啦
就連故宮也是只說到一點點點皮毛而已
只是有證照企故宮可以不用門票!!
1/29我去了你畫的淡水喔^^
真好!還有出去走走,我卻是啥地方也沒去哪! 2012-02-01 19:41:39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