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4 17:50:52ADAM

玩完了


二空涼麵在經營兩年後,就貼出招租的條子,「庶民經濟」就這麼玩完了?



週年慶時擁擠的人潮引起我的注意,才幫它 PO 了文普天同慶一下,誰知道再一年就撐不住了?

 

這一年來,遭逢金融海嘯肆虐後,「無薪休假」蔚為風潮,上班族在「看不到明天」的恐懼下無不節衣縮食,不敢花錢消費;政府在亂花錢 ( 583 億的擴大內需 ) 以後,又漲油價、又漲電價、連瓦斯也漲地向百姓刮錢,讓經營小生意的店家必須艱困地面臨客潮降低的窘境外,尚得承受利潤減少的赤字風險;連向子孫借貸來花的消費卷 ( 900 ) 只有獨厚財團外,根本照顧不到在底層掙扎經營的小店家。

失業率破六以後,這個政府又要漲健保費、又要收能源稅,換做是我生意是再也做不下去了,玩完了!

 


文建會主委  黃碧端 參加「八八水災」後在小林村五里埔舉行的「平埔夜祭」,表示重建要融入平埔族特色文化,言猶在耳,是不是能妥善完成卻是未知之數了? ( 取材自 yahoo 新聞 )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玩完了的是文建會的主委  黃碧端,據說在被立委好友 趙麗雲將她訴苦的簡訊公諸大眾後,她也不玩了! 在馬政府執政的500多天,劉揆及幾位部長為「八八水災」下台後,黃碧端 竟是出乎意料另一個玩完了的人物。

黃主委的兩則簡訊成為她決定去職的「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便她「強調」從劉內閣請辭時她也一直想要共進退的,只是層峰一直未覓妥接班人選。

原本,我對於馬政府新上台時找誰來接文建會主委絲毫不感興趣,也不知道 黃碧端 是何方神聖,一直到看到電視新聞對於她辭職的報導才引起我的注意。 而為了瞭解這位女士,我著實花了一些時間,上網看了不少關於她的報導。

 

 

 

文建會主委  黃碧端 ( 網摘圖片 )

 

平心而論,多數的報導是相關於她的學經歷,是在馬英九不曉得從哪個角角挖出這匹黑馬來,媒體對新上任的主委的介紹;相較於前幾任的主委,WIKIPEDIA 對她的介紹是最少的,yahoo 關於 黃碧端 的蒐尋有146,648 則,我才看了40 則,卻有近半數是負面的,委實令我訝異! 以短短的540幾天的表現來說,也算是一種成就吧?

 

其間,遭受批評的有 台灣大百科親中下線?原住民文面翻譯錯誤「國姓爺用的是漢語拼音」買媒體報導文化不應過度強調本土......等等花絮,不過 王墨林 的兩篇 PO 「關於黃碧端做文建會主委的一點感想」「反黃碧端」不是因為「黃碧端」這個人 似乎讓人看到 黃碧端 較令人反思的一面。

 

我個人認為若與馬英久一般懷有「中國人的傲慢」情結,無法認同台灣,所有施政的抱負都是與中國連結,才是讓她無法受多數人肯定的癥結,就好像是裝璜考究的餐廳卻端不出道地的菜餚一般。

 

做不好就玩不下去囉!

 


文建會主委  盛治仁 --- 安排他接這個位子,據說是為了籌辦建國100年的慶祝活動 ( 網摘圖片 )

 

除了 翁金珠 以外,盛治仁 是另一位非藝文界出身的文建會主委;他的學術專長為民意調查、政治行為研究、以及政治傳播。 從學者到名嘴,再從紅衫軍名嘴到官員,盛治仁 名氣最為人知曉是出任台北聽障奧運籌委會總執行長的一役。

 

聯合新聞網說 :「盛治仁 擔任台北聽障奧運籌委會總執行長的表現普獲府院肯定;高層指出,延攬 盛治仁 加入內閣團隊,主要是借重 盛治仁 溝通協調的長才,讓藝文界的意見多一點整合,發揮更高的效益」。

 

乍看之下,我以為這是天大的笑話;「台北聽奧」前後花了40幾億,大約是「高雄世運」的五倍還多 ( 體委會尚扣留了近2億的費用不給陳 ),其間鬧了不知多少糗事,卻是「普獲肯定」,台灣的文化建設交到這種人手上,可能盛治仁把我們都玩完了!

 

有關 盛治仁 在「臺北聽奧」的表現,大家可以參考 YOUTUBE 的幾則資料就可見一二了:

 

扯!聽奧泳池耗億元 結果不符規

 

聽奧沙灘排球場竟然都是針頭、碎酒瓶 害選手受

 

扯!聽奧捷運開幕式前,50萬份地圖導覽圖全印錯

 

聽障奧運又出包,竟然印錯伊拉克國旗,多了三顆星!

 

聽奧主館座椅完工 開幕得拆6千個

 

盛治仁竟說:聽障奧運開幕式燃燒LOGO,是安排好的橋

 

還有最令我生氣的是閉幕式的晚宴,到要演出前夕竟然還搞不定「坐」的方式,席地而坐呢?還是坐宴會椅?反反覆覆地,讓那些投注心力練習了好幾個月的學生無所適從,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溝通協調的長才」嗎? 看看下列兩則工作人員組織、學生苦練的影片,你會像我一樣生氣的。

 

挑戰餐飲奧運3000障礙

 

挑戰餐飲奧運3000障礙-part2

 

 

  

文建會主委  陳郁秀 ( 網摘圖片 )

 

扁政府的八年執政,換閣揆比翻書還快,文建會的主委前後也換了五位,除了翁金珠 是教育界出身 ( 14年的教師 ) 的以外,其餘的四位與台灣的藝文界都有極其深厚的淵源。 陳郁秀 的社區營造工程是我認為是台灣再造的根本,結果那其實是 陳其南 在李登輝 時代就開始推行的政策。

惟有獨特的在地化才能讓台灣在全球化的地球村發光發熱,就是不知道改朝換代後馬政府的親中化之下,是否人去政息了?

 


文建會主委  陳其南 ( 網摘圖片 )

 

「人在政在,人去政息,就是台灣的官場文化。 沒有繼承,沒有累積,只有一再地重新開始。 主管官員不長久,有如走馬燈的現實情勢,對台灣電影政策當然是有影響的,我寧願相信官員都想做事,可是等到他們真的了解問題,掌握形勢後,升官的升官,去職的去職,土地依舊荒蕪,換再多園丁都一樣。」 --- ( Tonyblue / 藍藍的 Movie Blog )

 

 

台灣到底會被帶到哪裡去?



文建會主委  邱坤良 ( 網摘圖片 )

  

文建會主委  翁金珠 ( 網摘圖片 )

 


文建會主委  王  拓 ( 網摘圖片 )

 

 

上一篇:屏東救災

下一篇:南寮17公里海岸

上弦月 2009-12-06 14:51:04

唉.....(大嘆一口氣)

水手 2009-11-14 10:53:33

一個國家的文化假如沒有一個確定的標的
沒有系統的傳承
只有政治的考量
我覺得花再多的資源都將看不到成果

只有勇於負責的官員才是我們的社會需要的
而不是不管出了多大紕漏都要硬ㄠ不思檢討
可悲的是大喊準備好了的政府
執政之後看來是什麼也做不好

版主回應
最可悲的是

執政才 500 天

選舉時的承諾無一兌現

簽的賣國條約卻是一件多過一件

身為百姓的我們竟然束手無冊

( 11月16日 又簽了金融 MOU,什麼跟什麼嘛!)
2009-11-17 13:49:27
airambier 2009-11-12 21:47:55

想不到談涼麵變成文建會,這文章有其隠喻!
這議題要能有解其先決是台灣建國.
前幾天有人對我說,<還好我不吃牛肉,美國牛進不進口不關我的事>.和有人說<我還是畫畫就好>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版主回應
那是一串的巧合所致

在陽台吞雲吐霧之際驚見對街的涼麵店玩不下去了

轉身進到屋內卻又看到電視新聞在針貶 文建會主委

幾年前 陳郁秀 的社區營造曾引起我的注意

於是一堆資訊就鉤在一起了

誠如 Airambier 所說的意義,「如果你不把它當作自己的事,那全台灣的人都死光了,你又何能獨存?」
2009-11-13 08: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