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6 13:57:50ADAM

越南的木雕---蟠龍劍篇

[ 劍與蟠龍 ]....花檀木.....30 cm W x 90 cm H,木片雕成後在貼於木匾上


2000年因為陪幾批製造廠的客戶前往越南面試選工,以及後續催促辦理外勞來台流程,前後往南、北越跑了六趟之多,而這一對左右相稱的木匾浮雕是我最後一趟差旅所帶回來的雕刻品。

其實看到這一對木匾已有一段時期,即使在美麗的老闆娘多次的慫恿下,但就是委決不下,一直沒有買成。 主要的原因當然跟價格有關係 ( 每個八十萬,一對就是一百六十萬,約合台幣四千元 ),但真正讓我猶豫的是對 [ 劍 ] 這個物件本身的考量。

《老子》將劍歸之於 [ 不祥之器 ],一般老式的人也較不喜歡將兵戎凶器或引起聯想的相關物件置於家中,引來肅煞之氣,有點耽心買回家會挨老娘的罵,就這麼躊躇再三地看了好幾回,沒買下手。

最後,捨卻了另一件 [ 九龍搶珠 ] 的木雕,那是用整塊花檀木雕的,約 45 cm H x 60 cm W x 15 cm T,好重,要價約兩萬元台幣,實在是買不下手。 果不期然,買回家時就挨了老娘的白眼。
龍頭及龍鬚有使用到嶁空雕的技法


我個人則認為這對雕刻品其實是帶有驅邪鎮煞的蘊涵意義 ( 就像台南的劍師一樣 ),幾經引經據典的說服下,老娘幫它們各結了一個紅色的劍穗後,終於掛到牆上去。


[ 道教神仙的道具——內丹隱語 劍、壺 的源流及釋義 ] 中對於 [ 劍 ] 在宗教裡的演化,有非常清楚的闡釋,值得參考:
( http://www.ctcwri.idv.tw/INDEXA3/A302/A3064/A3041018.htm )

[ 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 ],那時的劍只是權貴象徵和護身武器。 從今天出土的西周之劍看來,基本上介於25~40釐米的長度,近似現在的匕首。

南朝道士陶弘景的專著《古今刀劍錄》介紹,中國古代帝王均備名劍:夏禹子啟鑄一銅劍,上刻二十八宿文;殷太甲有 [ 定光 ];武丁有 [ 照膽 ];周簡王有 [ 駿 ];秦始皇有 [ 定秦 ];漢高祖劉邦有[ 赤霄 ];漢文帝有 [ 神龜 ];王莽造 [ 神劍 ],銘曰 [ 神勝萬裏伏 ];南朝梁武帝蕭衍造神劍十三口,劍上的銘文為 [ 服之者,永治四方 ],都表明劍是古代帝王自視為他們受命於天的神聖象徵,所謂 [ 天生神物,聖君用之 ]。 周昭王‘鑄五劍,各投五嶽;漢武帝鑄八劍,[ 五嶽皆埋之 ]。 劍被奉為百兵之君,被作為天子、諸侯權威的象徵。
《雷煥別傳》及《晉書·張華傳》:[ 靈異之物,終當化去 ]。 雷煥死後,其子雷華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於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睹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須臾光彩照水,波浪驚沸,於是失劍。[ 劍 ] 明明白白就成了龍的化身。 而龍在天則騰雲駕霧、下海則追波逐浪、在人間則呼風喚雨的傳說及神話,其所賦與黃帝為 [ 龍的傳人 ] 身份的隱喻更被糾雜在一起了。

宋代是個道教盛行的年代,頗重劍器,喻以劍的鋒利得以斬除邪魔、消災解厄等等:[ 有疾之人,俾汝渾擊,邪氣銷鑠,其人無損,或地衹作孽,水族生妖,分野為災,國家軫慮,當以上劍治之];[ 或山澤之怪,飛走之雄,震駭閭閻,侵毒黎庶,當以中劍治之 ];[ 或魑魅之徒,夔魎之輩,挾邪暴物,作祟害人,當以下劍治之 ],這與《列子》的 [ 劍 ] 幾乎等同於 [ 道 ] 字,是另一個層面的發展、演繹了。

關於 [ 龍 ] 的一些訊息,可以參考 [ 這是凡谷子 FANKUTZ 的部落格 ]
http://tw.myblog.yahoo.com/jw!YHLBK5CUERnDicWjFCrs/article?mid=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