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1 08:45:06Jasmin

佛有三種身體:1.法身佛2.報身佛3.應身佛。

佛是一個理想,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教導我們。

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判我們入地獄。

佛是大智大悲大能的人。

 

佛有三種身體:1.法身佛2.報身佛3.應身佛。

 

1. 法身佛的名稱是『毗盧遮那佛』。「法身」是拿所有一切法(註一)平等的真實性來做他的本體的,不可以把形色相貌來拘泥的。

 

2. 報身佛的名稱是『盧舍那佛』,譯為淨滿,是謂煩惱淨盡福慧圓滿。「報身」是因為久修、種種功德的累積,而呈現莊嚴端正的形相。

 

3. 應身佛的名稱是『釋迦牟尼佛』。「應身」是因為眾生的根機緣份,感應了佛,而變化出;無窮盡形相的佛(註二),到世界上來度脫眾生的。

 

佛有十種稱號:

 

1.如來─真實不動的智慧光照遍一切。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名「如來」。(從兜率天宮內院降生到人間來成佛)

 

2.應供─佛的智慧滿足、福德滿足,稱之為兩足尊。有 了這樣的功德,自然應該受到一切眾生的供養,應享受諸 天、人的供養。是成了『佛』應該受天人的供養。

 

3.正遍知─就是沒有偏見沒有邪見,而且是週遍知情,正確遍知一切。佛有正知、正見、遍知法界的智慧。

 

4.明行足─就是(1)三明通:宿舍通、天眼通、漏盡通。

〔去除貪、嗔、癡〕。(2)三行通:身、口、意業皆清淨。身業、口業清淨隨意,得萬行具足。

 

  5.善逝─實實在在的到了不生不滅的彼岸去了。既是涅槃,長楫三界,永脫輪迴。

 

6.世間解─跳出三界的一切因果,沒有不了解的,知過去未來得大解脫。佛世世出現世間都能解脫。

 

7.調御丈夫-教化引導使之歸伏的大丈夫,具有相當威勢的,不像女人說話,但以柔軟語、苦切語,使人人善道。佛的化眾有度。

 

8.天人師─有道德有道行的教師,天、人的導師。佛渡人、天二道的眾生最多。

 

9.無上士─是無人能勝而且是無上的最勝知識人,不是庸庸碌碌的平常人,是至高無上的人。佛的智慧無上。

 

10.世尊─佛在各世界裡最受尊重。佛為世上所供尊。

 

最著名的佛:

東方妙喜世界的:阿閃佛。南方歡喜世界的:寶生佛。

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的:不空成就佛。

中央世界的:毗廬試伺遮那佛(大日如來是釋迦牟尼化身)。

──念佛一句,可以;消無量罪,得無量福。──

 

釋迦牟尼佛:

在中印度有一國名叫「迦毗羅衛國」,其國王叫「淨飯王」,王后叫「摩耶夫人」,於周朝昭王二十六年,歲次甲寅年四月初八日誕生一位太子。其後,長大看見世界上的人,受種種的苦惱,覺得在世上做人,一些沒什麼好。就看破風塵,不做太子而出家去修行。19歲出家。30歲成道。說法49年。79歲入涅槃(註三)。

 

阿彌陀佛:

從前發心修行的時候,法名叫做「法藏」,是國王繼承人。其父王名號叫「月上轉輪聖王」,母親叫「殊勝妙夫人」。影響「法藏」修行的原因是:當時,有一尊佛叫『世自在王佛』,在其國內說法,「法藏」聽了亅覺得學佛法有種種好處,在世上做人有種種的苦惱,所以就拋棄了王位,出家去修行,並且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發了四十八個大願心說:「若是我成了佛,十方世界一切的眾生,若是誠心相信,並且願意要生到我的國(西方極樂世界)裏頭去,只要他念我的名號,就一定可以去的。倘然念我名號的眾生,不能得生到我的國裏頭去,我就不願成佛了」。因為是『阿彌陀佛』有了這樣的大願心,纔能得以成『佛』。

有一部【阿彌陀佛經】,是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其堂弟名叫「阿難」(就是佛的弟子)所記錄,說明:「---去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

一句【阿彌陀佛】的舟航,能載罪障,不落輪迴苦海。

一句【阿彌陀佛】的內容,包含所有三藏十二部經典。

一句【阿彌陀佛】的功德,涵蓋一切世間、出世間功德。

一句【阿彌陀佛】的能量,如燒柴互燃之能,溪水匯聚之力。

因為阿彌陀佛;接引娑婆世界眾生的願力,比一切佛更大。

因為阿彌陀佛;表歡迎、表再見、表答謝、表關懷。

 

註:.法字:在佛經裏是指「不論什麼東西、事情、境界,凡是有名目可叫、有形相可看的,都叫法。」

    .無窮盡形相的佛:譬如「月投射在大江、小河、大海、水缸裏,都會

有月的影子(應身佛),但月只有一個(法身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地藏王菩薩消災延壽經說:「---三界所有四生五形,無所不變。---」。

.涅槃是梵語。涅是不生,就是沒有生相。槃是不滅,就是沒有滅相。

釋迦牟尼佛是「真如實相」,就是真性的清淨心。雖然,應身相因應隨時的需要,而現(生)相,滅(因水乾而不見了影子),但法身相不滅。

                        

                                  2009/2/1  張昭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