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7 21:57:34天機神算 李星儀

卡陰收驚的迷思與歷史傳承

 

 

廣東湛江學院客座教授馮觀富在課堂中提到,「收驚」歷史可追溯自中國周朝,但就現代心理學層面而言,「驚」指的是人類在「情感性的」、「行為性的」、「認知性的」、「動機」等方面功能失調,也可能是後天學習及社會環境壓力造成,「著驚」之後會產生異常行為,例如夢遊、夢魘、睡不好、說夢話,嬰幼兒夜晚易哭鬧不停,嚴重將導致焦慮、恐懼、憂鬱、幻覺、妄想症等。

馮觀富表示,從「認知心理學」觀點可驗證「收驚」療效,研究報告指出,定期參加宗教活動的人,比較不易罹患高血壓、心臟病,而熱中於宗教活動者,比一般人長壽三十%,另外,宗教信仰對失業帶來的衝擊有緩解作用。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教授張家麟認為,「收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安定心靈、撫慰情緒。他說,科學和宗教能達成互補作用,且每一項宗教中的「科儀」(意即神聖的儀式)不但具有傳承意義,因應社會潮流發展,也加入「現代性」和「科技性」,例如:法師與信徒一起念經,是一種民主參與的表徵,且男女平權,女性也能擔任誦經生;此外,光明燈以燈泡取代煤油,甚至近年流行「網路拜拜」,都是宗教與現代社會相呼應的象徵。

 

圖文引用: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