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9 19:51:16john

什麼是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性格障礙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有反社會性格的人,不會接受社會習慣和規範的限制,只是隨時任意地做心裡想做的事,毫無社會意識,缺乏道德感。過去,這種人稱之為「心理病態者」(psychopath)或「社會病態者」(sociopath)。通常徵狀在青少年期已覺察,持續到成年期,之後其影響逐漸減弱。反社會性格一般男性顯著比女性為多。



徵狀



不道德、不可靠、衝動和不負責任。

崇尚享樂主義而且不實際。著重及時行樂,無長遠目標,判斷力差,行為衝動,損人害己,時常更換工作,遷居,靠小聰明度日。

討人喜歡及利用他人。表面上有吸引力,亦有幽默感,易贏取他人好感及友誼,但毫不留情地剝削這些人際關係。無法施予或接受愛情。

無焦慮及罪惡感。喜歡說謊以求個人利益,即使受罰亦會繼續犯事。



成因



遺傳因素。

缺乏健全的家庭教育──父母沒有好好管教,或其管教方式不一致;父母之中一個可能有這種性格,給予孩子很多機會學習和模仿。

長期缺乏父母關心照顧,或小時候曾受虐待

腦生物因素──腦部內某些部份運作不良,以致連帶影響這些部份的相互關係及平衡。結果控制焦慮及衝動等機制不能正常操作。



治療

反社會性格的人極少自動求助於專業人士,因為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有問題。若見心理治療師,他們也是被迫(如被法庭要求)要見的。大部份治療師對治療這類人士並不樂觀,而會主張預防為較有效的方法。



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教導父母如何管教兒童,如何預早察覺問題而加以糾正。進一步訓練父母教導學前兒童的技巧以防止問題有機會萌芽。

上一篇:妄想症

下一篇:解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