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8 01:10:32john

強迫症

◎ 何謂強迫症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但是一直無法擺脫它。強迫症的表現可以自輕微到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學校的表現,甚至連在家中的日常生活都有問題。

強迫症與強迫性格相同嗎?
強迫症與強迫性格不相同也沒有因果關係。強迫性格又稱完美性格是自小到大都會有以下的特質:

過度小心謹慎。
凡事過於專注於細節、規則、順序等。
高度責任感、常自責。
完美主義。
僵化與固執,無法應付環境突然的改變。
強迫症多常見?
多年以來,許多人認為強迫症是一種少見的疾病, 但是,這個疾病經常是被低估的,因為病人會隱瞞病情而不去尋求治療。 根據估計,所有的人口中一生罹患強迫症的機率為100人中有2-3位,也就是全台灣大約是40-60萬左右的強迫症病人。這個比例高於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恐慌症。男女罹患這個疾病的機率相當。大部分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二十五歲以前)發病。大部分都有婚姻適應的問題,也容易並發續發性憂鬱症狀。

◎ 強迫症的主要症狀
一、強迫性思考:
強迫性思考是一種不想要、侵入性的想法、衝動、或影像。通常患者感受到的是討厭的、無意義的、無法接受的、很難擺脫的。引發強迫性思考的刺激因素很廣泛。 當強迫性思考出現時,隨之而來的是不舒服的感受和焦慮,讓人有一股衝動想去「中和」它。中和可以是外顯的行為,例如強迫性洗手或檢查等;也可以是內隱的心靈活動,例如當強迫思考出現時運用其他的想法來對抗它,不讓它出現。 病人通常覺得強迫性思考的內容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很難控制。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強迫症的患者都會覺得他們的強迫性思考或強迫性行為是無意義的或超過的。 最常見的強迫性思考是有關污染的反覆想法(如與人握手被沾污)、一再懷疑(如懷疑自己已做了某些行動,諸如行車中傷及他人或離去時未鎖門)、需要事情遵照特殊次序(如東西凌亂或不對稱時會強烈不舒服)、有關攻擊或可怕的衝動(如想傷害自己的子女或在教室內喊叫淫穢言語)、及性的想像(如一再出現春宮圖片影像)等。
二、強迫性行為:
在強迫性思考之後,跟隨而來的就是強迫性行為。強迫性行為可以是重複的行為(如洗手、排序、檢查)或心智活動(如祈禱、計數、重複默念字句)。 假如不做強迫性行為焦慮則會增高,當做了強迫性行為之後可以暫時降低焦慮,但是也因此而不斷地強化個案去執行強迫性行為的動機。 有時患者會「抗拒」做強迫性行為,抗拒越大就越健康。患者有時會有「逃避行為」,尤其當某些情境足以引發強迫性思考與行為時,越是逃避強迫症越嚴重。 最常見的強迫性行為就是清洗與檢查。其他症狀包括︰算數字(通常是在進行強迫性行為時,例如洗手會數次數)、收集物品、物品排列的整齊性、需要或要求再保證等。
三、病識感:
強迫症病人通常對於自己的症狀有病識感。大部分時間他們知道自己的強迫性想法是無意義的或誇張的。並且知道他們的強迫性行為也是不需要的。但是這些知識並不足以停止強迫性思考或行為。 大部分強迫症病人理解到自己的強迫意念或強迫性行為是不合理,努力地屏除他們不要的強迫性思考,並且防止強迫性行為。 在試圖抗拒強迫性行為的時候,此人會感覺越來越高漲的焦慮或緊張,而在順從強迫性行為當時焦慮或緊張常也降低。很多人可以在他們工作或上學時的數小時之內控制強迫症狀。但是在病程中幾次對抗強迫性意念或強迫性行為都失敗後,患者會投降,不再有動機與其對抗,反將強迫性行為併入自己的生活常規之中。此時強迫症狀變得更嚴重,以致費時的儀式行為佔據了病人的生活,使得他們無法外出參與活動。 這時的狀態就像是一個失去免疫力的個體般,沒有一點抵抗力,只有被強迫症蹂躪而已。所以平常就要多鍛鍊意志力,強化自己的免疫力(抗拒力),以便跟強迫症長期抗戰。
五、羞恥與秘密:
許多強迫症病人寧願隱藏症狀而不去就醫。他們通常可以在朋友面前成功地隱藏症狀。隱藏祕密的結果是發病多年之後才得到專業的幫助。而之前他們已經被強迫症折磨多年了。
六、症狀的慢性化:
有些人會在短暫時間內康復,但是大多數的病人的症狀會起起伏伏數年。病情的起伏跟外在壓力、環境改變與心情的變化相關。


◎強迫症的成因
傳統認為強迫症是生活經驗所造成的,但是最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認為它是來自生物(或稱之體質)因素。臨床上顯示某些藥物對強迫症有良好的療效,而這些藥物是影響一種叫血清素(serotonin)的神經傳導物質,顯示這個疾病的神經生物性成因(或體質因素)。推論強迫症可能是腦中的血清素太活躍。同時,運用現代的神經檢查工具可以檢驗出,強迫症病人腦中某幾個部位,例如基底核、眼額前葉處有病灶。這些部位正常的功能就像守門員般,對於腦中其他部位傳來的訊息進行檢查的工作,因為失調所以對於大小的訊息都仔細檢查,於是產生強迫症狀。研究顯示經過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之後,可以改善腦中的生化不平衡,進而改善強迫症狀。
從學習理論觀點來看,因為病人學會借著強迫性行為來減低強迫性思考所帶來的焦慮,這種解脫感更加強了強迫性行為。如此強迫性行為緊隨在強迫性思考之後,不斷重覆出現,成為一種(學習來的)壞習慣。

強迫症會遺傳嗎?
家族與基因的研究發現家族中患強迫症的比率較一般人高。同卵攣生子的共同罹病率更高。所以它是會遺傳的疾病。

強迫症常見那些合併症?
強迫症有時合併憂鬱症、飲食障礙、物質濫用、人格違常、過動症、其它的焦慮症。若合併其他疾病,會讓更難診治。 即使強迫症患者有健康的病前個性,但隨著病程也可能發展出某些人格特質,例如:畏避性,依賴性,強迫性等人格特質。

◎ 如何治療強迫症
一、 藥物治療:
具有影響血清素效果的藥物可以減少強迫症的症狀。這些藥物包括某些抗鬱劑例如Anafranil,Prozac,Luvox,Zoloft等,亦可並用其他藥物讓治療效果更好。若症狀改善之後停藥可能再復發,所以一般會合併認知行為治療。
二、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的的原則是︰曝露在擔心、害怕的情境中,然後不做強迫性行為的反應。例如︰要病人去將手弄髒,但是不許他(她)去洗手。雖然不洗手焦慮會升高,但是焦慮可以自然地逐漸消退。病人最後學到︰不去洗手,其實並不會有不良的後果發生。如此也可以去除病人藉著洗手來減少焦慮的壞習慣。
認知行為治療的效果可以延續數年。成功的要件是︰有動機的病人,合格的治療師,與合作支持的家屬。

強迫症可痊癒嗎?
強迫症通常開始於青春期或成人早期,典型的發病年齡男性比女性更早;男性在6-15歲而女性在20-29歲之間。多數的初發狀況為逐漸產生,但某些個案也屬急性初發。 一般而言,強迫症屬於慢性疾病。雖然有三分之一的個案症狀會完全消失,但是大部分個案的症狀是起起伏伏的,而症狀惡化常與生活壓力相關聯。大約十五﹪個案的職業及社會功能逐漸退化。
預後不良的因素如下:人格違常、嚴重憂鬱症或躁鬱症、不配合醫療、嚴重家庭問題、固著的強迫性思考或行為、沒有外顯的強迫性行為。


上一篇:社交畏懼症

下一篇: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