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賤賣和中國資源戰略 (3)
稀土賤賣和中國資源戰略 (3)
「在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五年的十年中,我國稀土出口損失外匯達幾十億美元!」中科院院士徐光憲說。
二零零六年後,中國開始對「稀土礦的開採、加工和出口」進行調控,出口量從二零零六年
的五點三三萬噸下降至二零零八年的三點四六萬噸,稀土產品價格曾進入一個上升通道。以
稀土標誌性產品「氧化鐠釹」為例,二零零七年上半年,其價格從二零零六年初的每噸七萬
元,上漲至每噸十七萬元,不過,隨後便一路下滑,二零零九年八月初,其價格重新回到每
噸七萬元。
徐光憲稱,目前,稀土產品的價格甚至低於一九八五年的水平。中國稀土學會祕書長王新林
則表示,稀土產品供過於求,是價格不斷下跌的主要原因。
中國稀土賤賣的最大收益者無疑是沒有稀土資源儲量的日本。日本早在一九八三年就出臺了
稀有礦產戰略儲備制度,二零零六年,日本又把鉑、銦及稀土類三種資源納入儲備物件,這
三者都是日本最頂尖的汽車、電子、資訊等產業急需的物資。日本稀土大約83%都來自中
國,在這些年低價獲得大量稀土後,日本並不急於用,而是將這些足夠使用二十年的稀土資
源如同從中國買來的煤炭一樣貯存在海底,作為對未來能源戰略的規畫。
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二的美國在一九九九年採取了同封存美國阿拉斯加豐富的石油儲量一樣的
策略,逐步停止開採自家的稀土,並封存了本國最大的位於加州的稀土礦硭廷帕斯礦,轉而
從中國進口充實自己的戰略儲備。
以環境污染換來的稀土低價
中國稀土行業內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只能解釋中國稀土在國際上不能賣出好的價格,但不
能解釋為何稀土生產的成本低於豬肉。一個無法被中國媒體廣泛報導的原因是,稀土金屬的
提煉過程會造成環境污染並具輕微放射性,防治這些污染的成本昂貴。但在過去二十年中,
中國無視提煉過程中污染及放射性問題,得以壓低成本擴大生產,擠垮其他國際競爭者,從
而贏得全球90%的市場獨占局面。
因為過度開發,沙漠化的問題在中國日益嚴重,圖為民眾企圖在沙漠中種植植物以防止沙漠的擴散。(Getty Images)
廣東省興寧市鄒陶村自一九八四年開始用老式方法在二十畝被徵用的土地上開採稀土礦,即
在山包上挖洞,把稀土和黏土一齊挖出,然後用草酸與黏土發生化學反應提煉出初級稀土。
這樣山包上的土幾乎被挖空,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表面植被破壞。
上一篇:稀土賤賣和中國資源戰略 (2)
下一篇:稀土賤賣和中國資源戰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