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1 22:22:46Yi Cen

20170701

想一想
今天想一想
阿姨去聽話人那裏 還是生氣我
阿姨講話生氣那麼多事情
只是想要阿姨多一點時間自己事情做
不是全天顧著一個我這樣人
可是我不懂 想不出來
阿姨好多生氣 
是因為我講話想要妹妹幫忙更多
想要阿姨少辛苦 少麻煩 少被依賴我
可以自由更多
我有講話給阿姨 會安全不會受傷生病
可是阿姨說 固執是我 鬧脾氣是我
我沒有鬧脾氣
是真的動腦想一想 想要阿姨有自己生活
然後一直每天告訴自己
自己是這樣 要努力有一天可以看別人
我試試看昨天復健去醫院
可是不敢
有講給自己心裡面 不要看下面
我害怕
我害怕自己給阿姨丟臉
別人會說阿姨報應 才這樣生這樣
我知道不是阿姨報應
因為醫生跟復健師跟護士很好很好照顧我
還有很好的別人 對我很好

今天還有想以前自己
喜歡做很多事情
有看身體自己現在這樣 永遠不會不能做
是事實 不會跟別人一樣了
接受身體自己是這樣 
我有講話給心理面自己
什麼都不會 
但是復健 針灸 不可以不要
不可以放棄
吃飯練習也要一直一直自己吃
很累 請妹妹幫忙 
已經很多不會 很多退步 很多變笨
不要一直是退步下去
一點沒有進步 都沒有...
(悄悄話) 2017-07-03 07:46:45
華彩 2017-07-02 23:53:02

稍早看到泡芙事件的貼文
回頭來看,卻已經刪了

但感想還是記一下:

一般父母對小孩子的教養
常會祭出條件交換這一招
這是很有問題的

一件事情可就可,不可就不可
假如能夠交換,是非對錯就被混淆了

所以條件交換這種便宜行事
只能用在無關是非對錯的場合

而用在易岑,個人以為更是值得商榷
除了因練習吃飯復健等,這些本來就應該做
更重要的
易岑不是小孩
她只是身體受限

她自己本來對復健、練習吃飯等即有正確認知
條件交換反而平添困惑
因為想吃泡芙而心急導致練習更做不好
其內心挫折可知

甜點本來只是生活中的小確幸
就像媽媽對孩子的吻一樣
不論小孩表現好、或表現不好
那都是需要的

甚至在孩子低潮時
這一個吻的鼓勵
更是他前進的動力

謹供參考

傾聽 2017-07-02 22:41:32

魏教授,要請您協助阿姨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