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1 02:25:34只要遺忘
走出自己的信仰
今天無意的轉到了HBO,看了一枝不知片名的片的後半段,
少了一些鋪路,卻讓我直接可以切進核心,看到這影片的關鍵,
查了查片名──叫我第一名。
或許英文片名會比較雅致些。
妥瑞氏症很少接觸到,在回想著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案例,
原本以為只有在書上見過這樣的例子,
腦中卻突然浮現了那次去餐廳,後座不斷傳來的怪聲音,
我在疑惑著那人是否在玩著遊戲,以為她是無法說話卻想發聲而有的聲音,
現在才發覺,原來她可能是妥瑞氏症者,
什麼是奇怪?什麼是正常?
在精神分裂症者的視野裡,他們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畫面確實存在,
我們卻把她當作他們是瘋子一樣的對待,
相信自己所見的有什麼不對?這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前幾天看到書上這麼陳述著,身心障礙者並不覺得自己是〝殘障〞,
他們並沒有殘,還有著可以自主的能力,
殘障、障礙,是別人硬加上的標籤,
於是他們稱我們這些所謂的〝正常人〞為暫時性功能正常(?),
只記得依稀,有時候,我們為其他人做解說比解釋自己更踴躍,
永遠別為別人下斷論,自己永遠是自己的最好見證者。
這部片中的主角,很抱歉我忘了你的名字,
他是一名妥瑞氏症患者,不自覺的發出怪聲、不能控制的抽搐、眨眼睛...,
他無法安靜,即時他想過要有寧靜的空間,
當周遭的人給予異樣眼光時,他選擇的是面對,
家人給予的支持,他自己的堅強,在在的因素讓他走出自己的信仰,
的確,軟弱時刻還是有,不敢接觸人生大事,不願進入教堂、會議室等處,
原因不是怕被嘲笑,而是擔心自己會影響到了別人寧靜時刻,
他的出發點是體貼,許多人不懂,只是以淺白的語句打發──
「我很同情你,但是....」
這樣的語句不是他想要聽到的,做個面對自己的人,
這樣勇氣十足的人,不需要被當作是異類來看待,
回想起之前在咖啡車打工,遇見一位身體有殘缺的客人,
自己不在意的招待他,老闆也相同,
那位客人開始聊起天,他很意外我們並沒有留露出害怕的神情,
而是把他當做眾多的客人之一,看他很愉快的說著,聽著聽著有一種感動。
引人側目,如果是因為才藝等正向因素,那麼大家應該為比較樂意這樣的側目,
但若是比較負向的,想避都避不及,
想當初腳手術過後,回學校的第一天拄著柺杖,
或許是太敏感,也或許這世界上好人太多,
總覺得大家都在小心亦亦著,不要擋到我的路,
或是在我明明覺得自己可以走的很好時,上前來扶我一把。
我們覺得我們可以,但別人以他們自己的角度看,
想像著自己若是相同處境,或許會需要幫忙,
可是其實那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只是被當作正常人,
除非我們發出求救訊號。
這片的主角,有著自己的理念,他相信他可以做許多事情,
而不是被限制東限制西,
他的思維「我想著我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
而不是「我有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於是,他當上老師,用行動證明他可以做到的事情,
在當上教師的當年,獲得最佳新進教師的榮耀,
他的學生不覺得他是怪胎,而他樂於將他正向的人生觀傳給每一位孩子,
他說著,他感謝妥瑞氏這位「老師」,
讓他有不同的「視界觀」去看待這「世界」,
直到今天,他依舊在他的教職生涯服務著,繼續以行動證實著他的信仰。
不退卻,想著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少了一些鋪路,卻讓我直接可以切進核心,看到這影片的關鍵,
查了查片名──叫我第一名。
或許英文片名會比較雅致些。
妥瑞氏症很少接觸到,在回想著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案例,
原本以為只有在書上見過這樣的例子,
腦中卻突然浮現了那次去餐廳,後座不斷傳來的怪聲音,
我在疑惑著那人是否在玩著遊戲,以為她是無法說話卻想發聲而有的聲音,
現在才發覺,原來她可能是妥瑞氏症者,
什麼是奇怪?什麼是正常?
在精神分裂症者的視野裡,他們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畫面確實存在,
我們卻把她當作他們是瘋子一樣的對待,
相信自己所見的有什麼不對?這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前幾天看到書上這麼陳述著,身心障礙者並不覺得自己是〝殘障〞,
他們並沒有殘,還有著可以自主的能力,
殘障、障礙,是別人硬加上的標籤,
於是他們稱我們這些所謂的〝正常人〞為暫時性功能正常(?),
只記得依稀,有時候,我們為其他人做解說比解釋自己更踴躍,
永遠別為別人下斷論,自己永遠是自己的最好見證者。
這部片中的主角,很抱歉我忘了你的名字,
他是一名妥瑞氏症患者,不自覺的發出怪聲、不能控制的抽搐、眨眼睛...,
他無法安靜,即時他想過要有寧靜的空間,
當周遭的人給予異樣眼光時,他選擇的是面對,
家人給予的支持,他自己的堅強,在在的因素讓他走出自己的信仰,
的確,軟弱時刻還是有,不敢接觸人生大事,不願進入教堂、會議室等處,
原因不是怕被嘲笑,而是擔心自己會影響到了別人寧靜時刻,
他的出發點是體貼,許多人不懂,只是以淺白的語句打發──
「我很同情你,但是....」
這樣的語句不是他想要聽到的,做個面對自己的人,
這樣勇氣十足的人,不需要被當作是異類來看待,
回想起之前在咖啡車打工,遇見一位身體有殘缺的客人,
自己不在意的招待他,老闆也相同,
那位客人開始聊起天,他很意外我們並沒有留露出害怕的神情,
而是把他當做眾多的客人之一,看他很愉快的說著,聽著聽著有一種感動。
引人側目,如果是因為才藝等正向因素,那麼大家應該為比較樂意這樣的側目,
但若是比較負向的,想避都避不及,
想當初腳手術過後,回學校的第一天拄著柺杖,
或許是太敏感,也或許這世界上好人太多,
總覺得大家都在小心亦亦著,不要擋到我的路,
或是在我明明覺得自己可以走的很好時,上前來扶我一把。
我們覺得我們可以,但別人以他們自己的角度看,
想像著自己若是相同處境,或許會需要幫忙,
可是其實那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只是被當作正常人,
除非我們發出求救訊號。
這片的主角,有著自己的理念,他相信他可以做許多事情,
而不是被限制東限制西,
他的思維「我想著我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
而不是「我有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於是,他當上老師,用行動證明他可以做到的事情,
在當上教師的當年,獲得最佳新進教師的榮耀,
他的學生不覺得他是怪胎,而他樂於將他正向的人生觀傳給每一位孩子,
他說著,他感謝妥瑞氏這位「老師」,
讓他有不同的「視界觀」去看待這「世界」,
直到今天,他依舊在他的教職生涯服務著,繼續以行動證實著他的信仰。
不退卻,想著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上一篇:白色之春─留下最後一份感動
下一篇:愛與寬容─生命並非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