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9 08:47:36阿麥

千古奇戰鄭國渠(二)

面對強敵,即將亡國的韓惠王派出一個手無寸鐵的水利工程師鄭國,去說服秦國興修水利。在南韓看來,這是危難之際疲乏秦國,救亡圖存的好辦法。在當時,各國沒有常備軍隊,全民皆兵,而修鄭國渠這樣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國要動用所有青壯年勞力,耗費大量財力和精力,這必然要影響到秦國統一戰爭的進程。南韓想借此求得暫時的安寧。  在當時,思想和科技非常開明,才俊們到異國獻計得到重用的遊士制度非常普遍。各國將水利作為強國之本的思想已經產生,對秦國來說,興修水利更是固本培元、兼併六國的戰略部署。當時秦國的關中平原還沒有大型水利工程,因此南韓認為這一計策最有可能被接受。

  肩負拯救南韓命運的鄭國,在咸陽宮見到了秦國的主政者呂不韋,提出了修渠建議。當時秦王政年僅13歲,國家大政實際由相國呂不韋主持。商人出身、並非秦人的呂不韋一直希望做幾件大事來顯示治國才能,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南韓的建議與呂不韋急於建功立業的想法不謀而合,呂不韋當年就組織力量開始修建鄭國渠。

西元前246年,涇河邊成了當時中國最為壯觀的建設工地。當時修建者多達十萬人,鄭國則成為這項大工程的總負責人。專家認為,秦國之所以在戰事不斷的關鍵時刻修建這一工程,是與關中的特殊地位分不開的。關中不僅具有發展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還是一個四面有天險扼守的安全之地。黃河從這裡折向東去,同東邊的諸侯國相隔開來。它的南、北和西面又有秦嶺、岐山、隴山形成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自古就有“四塞以為國”之說。

  西元前316年,秦軍佔據四川盆地,有了除關中外的第二塊富庶之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讓秦國看到水利對於國家強盛的巨大作用。當時秦軍主戰場在北方,成都平原的糧食很難運到,因此提高關中糧食產量極為重要。遠古時候,涇河與渭河經常氾濫,給關中帶來大量肥沃的淤泥。但由於關中平原乾旱時有發生,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開發。而鄭國提出的引涇河水澆灌關中的建議,正是秦國嚮往已久的事情。  鄭國設計的引涇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關中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特點,使渠水由高向低實現自流灌溉。為保證灌溉用水源,鄭國渠採用獨特的“橫絕”技術,通過攔堵沿途的清峪河、蝕峪河等河,讓河水流入鄭國渠。鄭國渠巧妙連通涇河、洛水,取之於水,用之於地,又歸之於水。在今天看來,這樣的設計也可謂巧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