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7 00:18:46至誠

《安寧自在》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永明大師說:

「至理一言,點凡成聖。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聖凡是一不是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所現的是真心、是直心、是本性,識所變的是妄念、是業障、是無明,心所現到識所變就在一剎那間,正如彌勒菩薩所說:「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樣的速度我們不可能察覺得到,所以自性與無明是同時,所以才說聖凡是一不是二,也就是說所有一切正念、邪念、善念、惡念都是由真心所現剎那透過心意識所變,心意識有「善、惡、智、愚….等種子。」才能轉換出行為來。《壇經》「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就很清楚的表達其義,所以「除妄即真」,就是「歇即菩提」

每個人都有覺性,縱然某人做了多少的壞事,當午夜夢迴時,良心不斷受到譴責,懊悔的那個當下就是覺性的作用,只是這個作用,時間很短,可能三秒鐘,五秒鐘,瞬間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仍舊是滿腔的惡念;因此修道就是把我們的覺性啟發出來,讓覺性作主,修道就是延長覺性作主的時間,時時刻刻,分分秒秒【二六時中】都能覺照,就成功了。

當我們覺醒了,做起事來很有智慧,說起話來很有智慧,活的很有智慧,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和媽媽相處,知道讓媽媽快樂的方法;與太太相處,會體諒太太的辛勞,以包容代替挑剔,用鼓勵代替鞭策。家裡的氣氛就會其樂融融,在智慧的羅盤上,可以準確的標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方位,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說的一點都沒錯: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