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5 06:37:42gary

如何讀易經?

如何讀易經?

分類:易經證釋
2008/06/05 19:51

                                                  

 

如何讀易經?

一、易經是一本怎樣的書?

  呂祖說:「人人都知道佛門有藏經、有密經,而不知儒門也有藏經、有密經;禮經是儒門的藏經,易經是儒門的密經。」

   易經講的是道。「一陰一陽之謂道。」由此可知,道是陰陽相合的「實物」,不是一物全無的「頑空」。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分,體用合一的不二法門,講的也是這個理。 十誡說:「道雖空、空不了、萬有成空。」

  「天無所不能,道無所不在」,天道長養萬物,讓萬物各得其所而不干涉,圓滿萬物而不偏執,變化一切而不隨著變化。 皇訓子十誡說:「自伏羲一畫開真易出現,此本是天道降根本之基。」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聖王,都本著易道治理天下,到了周文王重新推衍六十四卦卦序,並傳述成書,命名為易,這是今本「周易」的緣由。周公承父命,繼志述事,增益闡發,周易經文完善美備。

  孔子通徹天命天道後,知道周易涵融前代而沒有缺漏,發皇後世而沒有不足,拿周易做「教本」,教化學生,並詳細為周易作解釋,這就是「易傳」的由來。經文成於文王、周公的手,傳文繫辭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與文言,成於孔子的手。

  聖人立教,苦心孤詣,深心慮遠,闡明天道,更重視人道。傳述易經,作為全人類入道的玄門。

二、道的體用是什麼?

  道是體用合一。道的體是什麼?道本無體,但以虛空為體。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量無邊,無窮無盡;原來不生,原來不滅;超越時空氣數變化的約束,一切的垢穢不能污染,任何的清靜不能增加明亮。如此「真空」,就叫「道體」。

  眾生觀看宇宙虛空,恆河星數,無量無盡,卻是被整個虛空所包所含。這麼多的恆沙星球,運行虛空之中,被虛空所主宰,自生自滅,自運自行,虛空什麼時候被這一些星球的生滅所運行所影響所感染?這就是道體的實相妙相。地球也是這麼運行在虛空道體之中。

  這個虛空道體,無所不包,無所不含,而主宰「所有包含」,並且不被所包含的東西感染。所以說:「如如道體。」所以,眾生如果明白「自心不異虛空」,就悟入本來面目了。

  道的用是什麼?道本無用,但以無所不用為用,也就是無所為而無所不為之用。「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句話已經把道的作用講明講盡了。

  原來天下萬物,蠢動含靈,沒有一物不是在陰陽之內,必然是「陰陽相合,得其一本。」才能存在。現在用淺白直截的說法:「道就是理」,天有天文之理,地有地脈之理,人有人倫之理,事有本末之理,物有生滅終始之理。

  故知,天下一切蠢動含靈,皆存其理,皆有「道用」,而共轉天地法輪,而同參天地化育。試觀微如塵沙,也含沙理妙用;大如宇宙,也含天理妙用。

  故知,「道之用」,是「無為而無所不為」;「道之在」,是「無所在而無所不在」。所以說「道」,不可須臾離也,其理可明;而色空不分,體用合一,正是不二法門。

三、易經的天道與人道

 1.天道不易、人道變易、性理簡易

  「未有天地,先有易;既有天地,易在天地之中。」這裏講的是,易包含先天與後天,也就是說,在創造天地萬物的時候,這個創造的原理,也同時存在。能生天生地的叫「先天」,被天地所生的萬物叫「後天」,通先後天為一的叫易。

  所以易有三層義理:「不易」、「簡易」、「變易」。不變的源頭、根本,叫不易;創生的原理,叫簡易;生生化化、循環不息的,叫變易。

  世間事物都在「變」,歷史文化,社會科學,不變就沒有進步與創新;可是創生一切的道體卻﹁沒有變﹂;而且道體與事物間,恆存著「簡易」的自然法則。聖人在詩經裡明說:「天生蒸民,有物有則。」天生的民物,沒有不是依循著中庸所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法則,這種並育並行的中則,顯而易見,﹁簡單容易﹂極了。

  可是,人類忘本離本,「變」得太厲害了,把握不住天地人物共參贊、共轉化的﹁簡易﹂理則。迷失「不易的」心性根本,導致私心自用的踵事增華、變本加厲,於是人禍處處,災難遍地了。

  先知先覺的人,想要重建道德來挽救世界,最「簡易」的路,就是以心法來恢復人性,人人務本合道,正性立命,不就是「日月合明」的易道收圓?居易俟命,立命了命,就是這個道理。

  贊曰:無名聖理凡理修,本立道生中央求。

     棄心執身著外相,恆劫流浪輪迴愁。

  老師說:﹁天道本無奇,其宗旨就是人的本來面目,而方法都是合理平常;如果離此求他,便是萬世不易的常道了。﹂

2.明道的覺者,參贊化育,是法輪主宰

  「本立而道生」。原來天下萬物,每一物都在共同轉動法輪,都在共同參與變化長育,一切蠢動含靈,無情岩砂,也不例外。各盡其本,各為其份,大道就這麼生生不息了。

  在天人一體、共轉動共參贊、生生不息的大道中,確實存在著「先知先覺」與「眾生」的不同。覺者,雖然參贊化育,雖然共轉法輪,但是不被化育生死氣數拘限,稱作「超生了死,脫出輪迴。」眾生,雖然也是同參贊化育,同轉法輪,但卻心迷執相分別,所以被化育生死輪迴所牢籠。 皇訓子十誡說:「人有道人不知有,故難超生。」覺迷的關鍵在明道。

  老師在【明道力行】訓中說:

  明者:

  當覺本體天性之真    返回純正質樸溫文

  承擔溺世匡扶重任    同挽波中翻滾乾坤

  續接一貫道脈薪傳    繼古賢聖彌久精神

  報申鴻慈降道歸根    永不退轉矢志堅韌

  易教重人道。從人的立場說「道」,人是三才之一,無時不在參贊化育,無時不在同轉法輪。人有人的本分,人的本分「盡」了,道就生了。這麼說來,人的本分是什麼?「人道」而已。人道是什麼?三綱五常而已。所以,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道不離人,人不離道;道不異人,人不異道。人若能先盡三綱五常,本份就盡,如此「人道」自生。

  再以此人心,契合虛空道體的心,如此道心人心,心心相印;人心不異虛空,不生不滅;參贊化育,而不為化育拘限。「證本返源」,大道如是而已。「歸根認,修道如是而已。

  老仙翁說:「修道從『人道』做起。在家成佛的機會較快,為什麼呢?家裡的人會『折磨』你,跟你有『磨擦』,想法有不同的地方,這叫內聖外王並進,天道人道並重。所以兩方面都做的好,將來才能坐上九品蓮台。」

  「要行功了愿、渡人講道理,很簡單,可是在家裏要接受磨煉很難;接受父母親、兄弟姊妹、包括夫妻之間,能磨得合順順,磨得方面都有道理很難。『越親近的人,越不懂得禮。』不是親近的人,『從禮』開始做起,就越顯示修道高貴的地方。」

    「心性」是人道的根本,證本要在人事上證,接受家人磨煉,即心成佛,直下頓悟本來,在人道上成佛,永為法輪主宰。

贊曰:靈山無影真虛空,即心是佛本相同。

      差別對待兩儀化,自收圓滿自性通。

      化育參贊轉法輪,歸根復命允執中。

 

                                          資料來源~蘇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