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7 20:10:31大黃

什麼叫做拋錨效應。

終於看見有人留言,終於有人檢驗我的程度了!為了紀念這樣的心情,下定決心委由中華民國領導人將星期天定為全國例假日,以表慶賀的心情。
其實在看過相關於粉體塗裝的書籍裡面,並沒有「拋錨效應」這個名詞,倒是車齡十年的愛車經常表演「拋錨」的戲碼,這個名詞其實是從x邦化學、國x化學的副理聽到的,用在塗裝上到是十分準確的描述塗料附著的情形。事實上粉體塗料的特質近趨於一種單面附著的黏著劑,因為在完成烘烤條件後,塗料單面緊緊的附著在素材表面,沒有附著的另一面則沒有附著的現象發生﹝這是南x,x寶塗料的主任說的﹞,如何用簡單的字眼表現呢?----「拋錨效應」。
拋錨是形容船艦在靠港、碇泊時以纜繩將錨拋下海中,由錨勾到海平面下的地表後造成船隻不再漂動。將這樣現象解釋粉體塗料的附著倒真是相當貼切。
素材在經過藥劑或者後工程,形成表面粗化後,當粉體塗料塗佈在素材表面進入烘烤設備後,藉由高溫,使塗料由粉末狀態進入溶化狀態,粉末與粉末之間分子鍵開始上下左右「架橋」結合﹝有點像指揮艇組合﹞,趨近素材粗化表面的塗料分子向素材的毛細孔伸出「祿山之爪」,緊緊抓住素材表面毛細孔之後就打死不肯出來,藉由分子鍵的相互連結形成強固的塗膜,這就是拋錨效應的口語化說明,換言之,素材表面的粗化工程做的好不好,可以決定塗裝附著度好不好,反正是越「粗」越「好」的啦。
如果仔細思考上面所敘述的,不難反證幾個狀況,為什麼素材烤漆後有的百格刀一刮塗膜全掉?有的掉下一些?有的完全聞風不動!不理你就是不理你,有的機械加工後會掉?當然塗裝廠有相關責任及技術需要改善,可是如果素材上的脫膜劑多的像大樹一樣,或者像skII面膜一樣厚,塗裝廠為了把脫膜劑給搞下來,那一定要努力粗化,過度粗化後,可愛的針孔弟弟也會毫不客氣的跑出來。結果就是先打二局太極拳互推,推完後大家不理,然後就等龜毛的塗裝廠含著眼淚帶著微笑的把不良品,研磨、清洗、重工、交貨,接著在沒人修正任何製程下,期待下一批次同樣問題的再發生。事實上這一定有一個解決方案,只是對於這個解決方案,個人態度採取保留,就是------不告訴你,怎樣!
還是,可以打電話請其他的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幫忙簽名,混過關﹝開玩笑,自許是特A級供應商,這種事情做不出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純屬龜毛的人自己的意見。
Alan 2012-06-15 16:42:49

可以請問一下
粉體裡有一種叫法拉利效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