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2 19:08:10~ㄚ陽~

陸委會等相關機關會商大陸觀光客來台遽增相關

陸委會訊
陸委會於21日上午邀集內政部移民署、警政署、交通部觀光局、民航局、航政司、海基會等相關機關,就大陸旅客來台人數短期增加有關問題,會商後續因應方式,期能採取協調一致的步調,完善大陸旅客來台管理及接待工作。
陸委會表示,自今年4 月起,陸客來台人數激增,4月7日至4月20日平均每日入境大陸觀光客已逾3,500 人次。鑑於大陸五一勞動節假期將屆、大陸各地發起赴台旅遊萬人團促銷活動等因素,最近陸客來台申請案件激增,因此,內政
部移民署已於今(98)年4 月16 日至今年5 月1 日期間,移撥今年1 至3 月間未使用的配額(約15 萬人次),將每日入境陸客3,000 人上限彈性提高至5,000 人,發證總量控管數額從每工作日4,311 件提高為7,200 件。此一彈性增加是為因應短期申請案件激增所採取的應急措施,自5 月2 日起將恢復常態,
維持過去每日入境大陸旅客3 千人上限,以及對應每工作日發證4,311 件。
有關日前發生大陸觀光團尚未取得入出境許可證即搭機來台情事,陸委會表示,根據去(97)年6 月兩岸簽署之「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第6 條規定:「組團社、接待社應分別代辦並相互確認旅遊者的通行手續。旅遊者持有效證件整團出入。」為落實執行此一規定,交通部觀光局已透過「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台旅會)於4月20日函請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要求大陸有關部門提醒組團社申請送件時應控留我方境管單位發證作業時間,並確實遵守兩岸協議內容,赴台之前應先確認團體旅客入出境許可證是否已經核發。觀光局也於21日中午邀集主要接待業者座談,要求我方業者確實遵守團體旅客持證來台入出境之規定。另移民署除自5 月2 日起恢復常態申請及發證數量外,將依業者送件順序,於5 個工作天內完
成發證,同時也取消24 小時內補證即免罰鍰之規定,以避免因為趕發證件導致業者存僥倖心理,讓陸客未取得入出境許可證件即登機闖關。
陸委會指出,對違規登機闖關的陸客,移民署及各相關機關皆依境管規定嚴加把關;對於航空及船舶業者若搭載未具備入境許可的大陸旅客來台,亦將依規定處罰。政府已要求業者嚴守規定,亦已透過管道知會對方相關部門要求大陸
業者遵守規定。
為避免大陸觀光客短期間快速增加致影響接待品質,交通部觀光局在21 日與業者座談時,要求業者亦需避免接待不符品質與成本之低價團,確保接待品質無虞。觀光局亦將充分評估觀光產業如旅館、遊覽車、餐廳、機位等是否足以
因應陸客大量增加之需,以及重要風景區或景點,如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故宮博物院等之接待服務能量,以作為彈性處理陸客配額的重要參考。
有關赴台旅遊協議平均每日3,000 人次上限規定,與會各機關均認為,自去年7月18日協議正式實施迄今,尚有可觀配額可以移撥彈性運用;今年4月1日以來,雖然陸客來台人數遽增,但平均數仍在每日4,000 人次以內,尚無與
大陸協商調整每日3,000 人次上限的迫切性。
陸委會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責任,是維護陸客來台相關管理工作的有條不紊,以及維持接待品質,俾陸客來台能夠充分認識台灣的好山好水及風土人情,留下美好印象,並真正達到促進觀光旅遊業健康發展的目標。在此穩固的基礎上,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逐步擴充大陸觀光客來台管理及接待的能量,有序地達到每日開放5,000 人次乃至每日10,000 人次的未來目標。




      民意對政府推動ECFA支持度上升,陸委會民調專業可靠
某報刊登立委質疑陸委會民調都找「柏克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做,刻意製造政府想要的答案。陸委會表示該報導完全不符事實並予嚴正駁斥。
陸委會指出,該會辦理之民意調查一向均委託不同學術機構如中山大學、中正大學、政大,或民調公司如柏克顧問公司、中華徵信所來進行。在去年520之前共辦理32次民調,其中委託柏克公司進行8次民調;520以後共辦理6次調查,分別是委託政大選研中心2次、中華徵信所2次及柏克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次,並無集中委託某一家公司之情形。
陸委會表示,民調會因為調查時點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從民眾支持ECFA的看法為例,研考會及遠見雜誌在3月中旬的調查,贊成的比例約5成,經過政府的加強宣導,民眾對ECFA的瞭解程度較高之後,陸委會在四月中旬所做的調查支持度攀升至7成。陸委會說,此次民調真實反映民意潮流,顯示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有成效,針對簽訂ECFA一事,民意支持度確實上升。
陸委會強調,該會一向尊重專業民調的結果,在委託調查時,均本於專業、公正原則,選擇具有公信力、經驗豐富之單位,尤其調查之執行會特別注意調查品質之監控,包括問卷設計、抽樣方法、樣本代表性檢定等均需符合學術上嚴謹之要求,俾能反映真實的民意,使調查結果具有參考的價值。
陸委會進一步表示,民調是獲得民意的重要來源之ㄧ,但並不是唯一的管道。陸委會經常性、持續性與民眾溝通,包括與學者專家、產業界政策溝通,赴各縣市與地方菁英、各社團及一般民眾座談,以及進行校園宣導等,利用各種管道多方聽取各界對大陸政策的看法,這些民意都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參考。國內社會對大陸政策即使有多元意見,但多數民眾希望改善兩岸關係,期盼兩岸和平發展已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政府必須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