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5 17:59:23城中木

被遺忘的金門村落─安民

從太湖旁的小路轉入,那一條如時光隧道般的小徑,心裡頭還在揣測著路口軍事法院審判庭高牆內的神秘風光時,倏地就來到這個似乎已被遺忘的小村落-安民。
 空氣彷彿停止了流動,像無聲的世界,只聽到老汽車喀喀的傳動軸響聲。一條二十多公尺長的小街,一片靜寂。兩側十多間木頭門板的小店,早已歇業,字跡已然模糊的店招,像泛黃的歷史照片般,不真實。只有三層樓、三間店面大的「鴻美餐飲」,突兀而孤單地守候著這個容顏已老的小村。
 小街的外圍,有三間蒼白灰色的水泥瓦房,門前閒坐著白髮蒼蒼的老嫗,和流著鼻涕、臉頰被強風吹得紅通的小孩,愣愣地看著外來客。
 為首的第一間瓦房,門口散置著大小粗細不一的木頭,正在丈量的黝黑中年男子抬起頭,憨憨地點首示意。他說他叫洪水連,六十三歲,留在村裡經營木材生意,也是帶頭爭取將安民村正名為「西洪」的人。
 洪水連說,他們原本世居西洪,民國五十一年左右原本還剩四、五戶人家,當時蔣經國任國防部長,視察太湖時,問當時的鎮長開家亭,當地是否還有人居住,開家亭答稱沒有,因此就決定闢為榕園。
 民國五十三年,第一批三間國民住宅在安民建成,他向政府貸款二萬元,五十七年一家人搬到安民生活。洪水連表示,當時的安民只有四、五戶人家,且大都是來自西洪,現在的安民村,除了他們這三戶平房國宅外,幾乎全是外地搬來的。
 洪水連抱怨,國民住宅的土地原為西洪人所有,民國六十多年登記於政府名下,原本以為六十三年繳完貸款後,土地權狀就可歸於自己,但最後依然落空。
 洪水連指出,這一帶原本有三個小村落,全屬西洪村,範圍東到金湖公墓,西到南雄戲院,南至太湖濱,北到后壟溪,包括:西洪、頂洪、三間厝。頂洪就是現在的安民所在,三間厝則在前方不遠處的軍事法院一帶。
 「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談起西洪的歷史,身為西洪人的洪水連就不禁眼露驕傲,太湖、山外、金指部營區都有他們西洪人的官墓可為證。「可惜啊」!洪水連指著村口對面山坡處,「對面就是鳳穴所在」,洪水連表示,就因為鳳穴風水被破壞,才導致西洪傳奇一夕破滅。
 因為西洪有三十六人在朝為官,且都為親戚,形成一股勢力,為防造反,朝廷便派地理師到金門尋求破解之道,看到西洪村皆是婦道人家,便教導婦女們,如果希望丈夫快點返金團聚,就找石匠在鳳穴石塊處敲出三孔,婦女們無知照做,從此西洪風水大變,一蹶不振。「石塊上的血色還在,紅通通的」,洪水連輕嘆口氣,他說,小時候還有看過鳳穴石塊,可惜後來都被國軍炸掉做為興建碉堡用。
 洪水連表示,他父親是「土水師」,十多歲時,原本要跟父親學藝,但父親認為土水工作太辛苦,不同意,因此,民國四十九年,改向當時西洪村的一位惠安木材師父學做木工至今。
 與洪水連一起經營木材生意的弟弟洪水來,房子就建在村口,朱紅色的中西式建築,相當顯眼。他指出,民國五十四年第三士校開始招生,因此,民國五十五年,就有不少民眾在安民村僅有的小街道,興建十多間商家,做起士校生意,有小吃、有雜貨、還有熱呼呼的浴室。
隨著地區部隊裁撤,士校人數一再精簡,安民村人口嚴重外流,當年熱鬧的安民村小街,繁華掃過,現在已是一片死寂,蕭瑟的北風,無情的飛沙,吹老了一間間店家的木板門,蒼白了一具具鏽透的店招,也逐漸模糊了屬於安民村的記憶往事。
dd20thomas 2007-06-27 14:55:33

1.誠如胡先生所言,小弟就時生長在安民村。您大大是在二士校當兵嗎?
2.端午節有回安民村逛了一下,哇...真是小貓兩三隻,小孩看到外人,佇入門前倒有賀知章回鄉偶書中一段&quot兒裡相見不相識,笑&quot看&quot客從何處來&quot。
有空聊聊你何時在金門當兵吧

胡偉生 2007-06-23 14:58:47

城先生:
很配服您的深度觀察,尤其對安民村盛而衰的發展史。從蔣經國、第三士校、第二士恔、幹訓班....這些曾在這服役留下回憶的官兵少說近十萬,大半是個男孩子轉大人:打撞球扒妹妹、民間浴室洗澡、採買、第一次831.....金門戰地服役期間是每個男孩子永生回憶!法國諾曼地登陸的地方,每天都有當年當兵的男孩,攜家帶眷回法國諾曼地參觀,金門不是很重視社區營造,但好像規模小時間短無外來觀光客參予,為重振安民村生機,硬體上要軍方釋出營區縣政府配合整修成原貌,軟體上要軍方釋出當初在安民村附近當兵資料,配合縣政府社區營造經費,安民村民主動連繫當初在安民村附近當兵的人,自然每個梯次都會有人認養原來的營房,當兵期間的感情是一個男人一輩子最重要的部分!金門縣政府官員:笨蛋!問題在經濟!問題在觀念!希望安民村的有心人士社會賢達能靠自己,需要我協助,不吝市賜教! 胡偉生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