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6 22:42:17阿一(0+1)

倚天屠龍記之書評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
作者介紹: 金庸原名查良庸,香港知名的新聞工作者和社會活動家,也是近代中國文學的重要作者之一。以「金庸」為筆名的小說創作,可謂全球華語社會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
查良庸生於1924年,浙江海寧人。畢生專業致力新聞工作,長達三十餘年,先後在上海《大公報》及《新晚報》任職。1959年,他創辦香港《明報》,成為香港輿論的重鎮,之後相繼創辦《明報月刊》與《明報周刊》;也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各創辦《新明日報》,報業成就斐然。
查良庸閱歷豐富,文思敏捷,創作概括小說、政論、散文、譯述和劇本。其中以開創武俠寫作新頁最為特出,既有古典小說的精采傳統,又能自出一格,豪情俠義躍然紙上。《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十餘部長篇小說,妙語生花,情節細膩,讀來痛快淋漓、絕無冷場,不僅風靡全球華語社會,也有
英語、日語等多國語言譯本。同時,小說也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廣播劇、舞台劇和電腦遊戲軟體。


本書之評論: 張三丰這位一代宗師,並衍生出一套以道家沖虛圓通之理為主的武當一派武功。接著從武當七子中的張翠山與魔教殷素素結魑,產下主角張無忌,
並以冰火島和謝遜的一段因緣為開端,再回到武當山重新開始張無忌父母雙亡兼
寒毒侵身的失怙童年,書中不僅詳細描述各大名門正派滿口仁義,卻為一己之利
不顧他人生死的自私心理,明白點出邪教中人也有至情至性、生死相許的真心真
意,更告訴人們愛情是沒有什麼正邪之分及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如搶奪屠龍刀時
那股貪勁、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那滅絕的狠勁,還有隱於少林寺、導演一齣齣悲劇
的惡和尚成崑之陰險,正派人士殺紅了眼時,跟邪派人是沒有兩樣的。張無忌歷
經困難,個性優柔複雜,因緣習得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終於在光明頂上大展
身手,昔日被欺凌的小毛頭,成了眾人眼中的第一高手;和表妹殷離、明教聖女
小昭及峨嵋派弟子周芷若譜出幾段似有若無、沒有結果的戀情造成這些女子不同
的結局,最後不顧一切和數度患難與共的異族女子趙敏共享畫眉之樂並解開了前
述十六字真言其中的大秘密,從江湖事跡又牽連到與改元朝換明朝的歷史人物陳
友諒、朱元璋、徐達等人的一段淵源等等,張無忌的一生其實是還算幸運的,雖
然最後還被朱元璋擺了一道,但是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金庸在《倚天》的著作上,有了新的突破,明教人物眾多,一個一個介紹出場,直到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才總其成,其間過程繁複,頭緒萬千,但是一點點寫出來,一個個出場,有條不紊,組織結構之佳,在任何小說中,皆屬罕見。能看到這樣,已經是空前絕後了,倚天中的明教,因為在寫成功明教的同時,他寫成功了張無忌。形成了群戲中有個體、個體和群戲結合的最佳範例。
金庸武俠小說的想像力更豐富,豐富的想像力,像大海中的巨浪一樣,洶湧澎湃而來,一個巨浪接一個巨浪。
倚天屠龍記趨向浪漫、趨向超凡不羈的轉捩之作,這可以從金庸作品在《倚天》之後又奔向另一高峰得到證明。
《倚天》主題曲的明教經文:焚我殘軀,熊熊聖火。
  生亦何歡,死亦何奪?為善除惡,能光明教,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在光明頂,要消滅明教的武當大俠,聽了之後,不禁感歎:「……他們不念自己身死,卻在憐憫眾人,那實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
最無可奈何的是結局。大仁大勇的胸襟,落在朱元璋這樣的野心家手中,就像魔術師有了道具一樣,喝一聲:「變!」就變成個權術的基礎。
故事中,乍看之下所寫的事正邪之道的分別,但實質上,小說寫名門正道為了寶刀屠龍,每個人卻都有一股邪惡的心,對付每個人都很殘忍的對待,而後期的明教在張無忌的帶領下卻使邪惡的轉成正到之派別,不會傷及無辜。
金庸對女人的一種觀點,更令人難以入信,金庸決非這樣拘泥執著的人。在生活中,給女人騙騙,尤其是被「越是好看」的女人騙,那是何等樂事,固所願也,無法請耳! 而這也呼應一開始,張無紀的媽媽殷素素所跟他講的話,為的是什麼。

《倚天》中有一段動人的戀愛,男女雙方是楊逍和紀曉芙。楊逍是明教的光明左使,正派心目中的大魔頭。紀曉芙是峨嵋派的弟子。金庸並沒有刻意寫楊逍和紀曉芙相遇的過程,只是以聯想寫到,紀曉芙的武功不及楊逍,被楊逍在半強迫的情形之下失身,給讀者以極其豐富的想像余地:紀曉芙有失身時,究意有多少強迫成份?她和楊逍在一起時,得到了什麼樣的快樂,才使她將女兒命名為不悔?也使人想到:紀曉芙的未婚夫,本來是武當派的大俠,她為什麼寧願不後悔和一個魔教中的無行浪子在一起,也不去做殷大俠的夫人?這一段情節可引人深思的地方極多,也表示了男女之間的愛情,根本是不能以常理來揣度的,是一種根本虛無飄渺、無可捉摸、沒有道理可講的事。
  金庸在這段筆墨不多的愛情情節上,其實極其深刻地指出了一點:愛情是純屬當事男女雙方的事,任何其他人,不論以何種理由、何種立場去干涉,結果只會產生悲劇。絕滅師太立場何等嚴正,結果是紀曉芙死去。所以後來,苦頭陀硬說絕滅師太是他老姘頭,替紀曉芙出了一口怨氣。
  楊逍、紀曉芙之戀,和一開始的張翠山、殷素素之戀前後相輝映,和張無忌、趙明之戀前後相呼應。這表示他人觀點如何,無足輕重,當事人自己的戀情,才最重要。這樣的愛情觀,直到現在,年輕人所接受的愛情,旁觀者和干涉者完全都不能接受,現在很多父母會反對子女所交往的對象,但是子女到最後總是選擇放棄了家人和交往對象在一起。
 
本書對於明教有諸多著墨,包括其創教由來及四分五裂的內鬥,明教四大護
教法王:紫衫龍王、白眉鷹王、金毛獅王及青翼蝠王不僅武功獨步,也是逝有個
性的人物,還有光明左右使楊逍范遙對情之處理及對教之忠心,還有小昭那首寓
意深刻的曲子,都讓讀者不自覺的將心偏向“魔、那一邊,真是個出眾的教派!
反而對其它名門正派沒有加以描寫,只是稍微帶過,全書的重點都在明教上下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