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8 19:25:37佐梵

美麗與哀愁-《薔薇之戀》

 

 

 

即將被搬上電視螢幕的《薔薇之戀》集合了許多少女漫畫常見的設定:醜陋自卑的女主角;兩位以上美形男角;不確定有無血緣關系的哥哥或弟弟(這部漫畫裡兩者都有);同在一個屋簷下的男性紛紛煞到「理論上」一無是處的女主角等等。

這樣看來,它似乎又是一部讀者看一、兩頁即可「預知」劇情的漫畫,又有什麼特別的?《薔薇之戀》的世界彌漫著一股悲傷寂寞的氣氛,這是因為書中角色個個帶著心靈傷痕,甚至達到精神疾病的程度。百合(女主角)的自卑,堇(男主角)對死去情人的執著,芙蓉(姐姐)對母親不能釋懷的恨意,葵(弟弟)悲慘的童年…

葵敘述自己對百合的感情時曾說:「反正當我的手想要接觸一點溫暖的東西時,每次都只有那傢伙在我身邊,也許是因為我很淫亂,總是想要抱著某人的身體吧!」他們都缺乏愛、渴望溫暖,卻沒有勇氣和力量掙脫現況,因此對唯一親近的家人產生感情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亂倫這個提材可說早被用爛(濫)了,《思春期未滿》(渡瀨悠宇),《禁忌的戀人》(北川美幸),《天使禁獵區》(由貴香織里)…等,但《薔薇之戀》情節環環相扣,精神創傷(包括自卑)->想愛又怕受傷害->找最親近的人->亂倫,兄弟兩人都愛上女主角。一切老套的設定於是變的十分合理,有別於輕鬆夢幻,悲苦沉重,是另一種新詮釋。

在主線劇情下,為襯托自卑、可憐、善良的女主角,自然得有一些「壞人」。吉川明美的壞人頗特別,分為「真小人」,「偽君子」兩種。「真小人」,如媽媽花井宵子明白表示自己的反對立場或惡意,無論是否傷害到別人,但他們把自己「心裡所想的直接表達出來」,「就像薔薇一樣,我們可以很清楚便看見它的刺」。而「偽君子」就完全相反了,故事中真小人反而往往和主角成為朋友呢。

再看看吉川明美的其他作品會發現,《麒麟館戀史》中的菊子,《真情比海深》的眠子,也都有嚴重的自卑傾向,甚至因此產生婚姻失敗,無法與人建立關係等問題。吉川明美老師本人似乎也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她說自己不太會用電視,工作室地點無法正常接受廣播電波,常常一個月沒踏出大門,而且不買雜誌也沒有跟人見面。雖然這可能是為了創作,但不禁令人聯想,吉川明美老師是不是與她筆下人物有幾分相似之處呢?……

以札幌為背景的《薔薇之戀》,常以花與雪來陪襯故事,甚至連人物的名字也多以花來命名。而這些擁有美麗名字的人們,也被作者賦予了同樣美麗無瑕的心。但是,短暫盛開的花朵,終須隨季節凋零,白雪覆蓋的大地固然很美,卻沒有生機。水清無魚,人心太純粹,就太容易破碎,如何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跳動呢?這就是《薔薇之戀》既美麗又使人哀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