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4 20:51:40佐梵
戲劇藝術的十五堂課(上)-1
這是我的現代戲劇課的教科書,作者董健、馬俊山皆為大陸人。其實以一本教科書來看,內容算是相當有趣,是一本很好的戲劇入門書,內容也較為淺顯,但基於上大學後讀書的方式也要改變,也就是「精讀」,所以在一個學期結束後,寫下了一些心得,我把些句子或段落挑出來,補述或發表感想,才發現不寫則已,一寫還真是如滔滔江水般的不吐不快啊,這還只是半本而已唷~!
不過我真的覺得寫下來也有好處,能藉此去蒐集更多的資料,還可以跟自己所喜愛的東西互相印證,真是讓我一整個熱血啊~~~!(上了大學,就很久沒有熱血的感覺了.......)
最後,希望有下集!
1.根據專家的研究,今傳楚辭《九歌》,就是詩人屈原在楚王祭神儀式中為「巫」所寫的唱詞(也可能是從民間唱詞改編而來的)。(P.9)
第一次讀屈原的《九歌》,是在國中的時候,楚詞本來就難以理解,又有很多看不懂的生字,沒看完就把它丟到一旁去了,也沒費心去找翻譯;到了高中,《九歌》變成了課文,不讀也不行,我知道它是祭歌,但由於年代的隔閡,文體的陌生,始終也沒有多大的感覺。直到有一陣子,迷上了雲門舞集,就找了《九歌》的DVD來看。一開頭,舞台設計李名覺在透明帷幕上打上了龍飛鳳舞的中國書法,述說一段就連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也略嫌陌生的歷史。接下來,才是舞作的開始,也是我最著迷的一段:在台灣阿里山上鄒族的迎神曲中,荷花池畔,一群全身塗白的舞者圍著中間火紅的女巫(舞者李靜君),猶如一朵荷花的苞心;女巫瘋狂起舞祈福降臨,舞者全身劇烈抖動,極富收縮性,兩眼出竅般的凝視,期盼神祇降臨。接下來的每一幕繽紛舞蹈都暗藏著難以言說的挫折感,神祇從未降臨楚地的祭典,「司命」一節是重要的操控與撥弄,雲中君恆遠踩在「人民頭上」遨遊四海,湘君湘夫人捉迷藏似的無法晤面,湘夫人江邊的苦候原來是日日進行的埋葬青春的儀式,山鬼始終沒等到他所等候的人,最後也只能是「一張淒慘的無言的嘴」……。我們都知道,就是因為神祇從未降臨,人們不得不祭祀不斷,祈神不斷。
整齣舞作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震撼,我覺得真正的《九歌》是要這樣看的,屈原很棒,但這樣真實的體會是文字無法帶給我的,它讓我感受到《九歌》優美文詞的背後隱藏的是怎樣一個殘酷、不確定的世界。在那樣的時代中,戲劇已悄悄萌芽。
2.如古希臘的戲劇(包括悲劇和喜劇),就是起源於對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的祭典儀式。酒神不僅代表著豐收,還隱喻著一種一般的精神的放鬆與愉快。(P.10)
在所有的希臘眾神中,酒神戴奧尼索斯是我最喜歡的一位,因為他是希臘眾神中唯二(另外一位是榖神)沒有住在奧林帕斯山上的,他混跡於人類之中,他狂歡、縱情欲樂,卻也懂得人世間的痛,每年當葡萄藤凋謝時,他也必須跟著死去,或許這也是造成他的祭典如此盛大的原因,及時享樂的思想充斥在整個狂歡的祭典中。古希臘文的「戴奧尼索斯」有「瘸腿」的意思,但也許更深的寓意是喝酒之後的迷狂顛倒、步履蹣跚。
就尼采的觀點認為: 希臘酒神代表著一種"非理性"的力量,Dionysus代表原始人,狂歡並縱慾酒色,以狂喜的恍惚狀態讓人得以脫離生命的短暫虛無與無常,相對的,希臘文化為了承受這個原始的真理,發展出另一神衹─Apollo阿波羅太陽神,代表的是文明人,主掌秩序引發樂觀主義(optimism) 有助於對抗非理性的瘋狂。日神是光明、理性、秩序、合諧、周密的分析與冷靜思考;酒神恰恰相反,酒神是非理性與感官的狂暴冒險,是鬱黯心靈與官能狂歡的對話,是內在深邃不可知的自我鬼魅般的迸現,是秩序世界的顛覆與瓦解,是近乎瘋狂的人性潛能的燃燒。所以悲劇式的Dionysus精神就這樣被推向"感知"世界的方式,而非"思考"世界的方式。但或許就像一句俗話說的:「演戲的是瘋子。」一個太過理性的人或許不會想要加入舞台上的世界,但這些受到制約,擁有Apollo精神的文明人,可以透過音樂、藝術品、戲劇這些感知世界的方式來跳脫壓抑的理性世界,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看戲的最大原因,沉浸於舞台上的演出,讓我彷彿也參加了一次狂亂迷醉的酒神狂歡。
3.編、導、演在「演」上統一起來,形成活生生的藝術整體,孤立地強調其中誰為核心、誰最重要,不僅毫無正面的、積極的意義,而且還會使戲劇發生負面的、消極的「異化」。(P.20)
我不知道原來還有人爭辯過編劇(劇本)、導演、演員這三者哪個比較重要,就我這一代的觀點來看,二十世紀真的是導演的世紀,名家輩出,導演的重要性被大大地提高,一般大眾除了看螢幕上的俊男美女之外,最注意的大概就是導演,也有很多人是看導演來挑片的。但我想只要是導演可能都不會將片子成功的最大功勞歸給自己,的確,不管是舞台上戲,或是螢幕上的電影,組成的分子都相當複雜,要說哪個是最重要的確很難也沒必要。編劇、導演、演員是戲的鐵三角,偏廢哪一個角都不成,但世界上總是有人要為這三者分個高下。也好,有人爭論總比死氣沉沉要好得多。
綜觀世界各大影展,最重要的大獎都是「最佳影片」,但觀眾往往把焦點放在最佳男女主角獲最佳導演這類個人獎項上,的確,這類富個人魅力的人物總是引人注目,但就像李安說的,拿到「最佳影片」才足以慰勞所有為這部電影付出的人,也才能證明該片在藝術方面的成功。
編劇,我一直覺得是現在很受冷落的一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莎士比亞、華格納、關漢卿、湯顯祖,但當時間流轉,演員逝去,導演或許在當時也沒有人知道是誰,最後人們討論的反而是劇本的深度、意涵、文學價值,這是相當諷刺的一點,死後的榮耀告慰不了他們的辛勞。但編劇這一塊,卻是中文系學生得以發揮的天地,或許中文系給人的印象就是吃不飽但很有可能會餓死吧,突然想到網路上的一句話:「台灣不是沒有好的編劇,只是都跑去當記者了。」唉。。。。。。真是不能再同意更多了,身為中文系學生,想要道濟天下之溺,很有可能會成為天下之逆啊!
4.京劇一方面把中國傳統戲曲的「唱腔和表演藝術發展到爛熟的程度,一方面卻使戲劇的文學性和思想內容大大地『貧困化』...............以演員為中心的畸形發展,使文學成為表演藝術的可憐的奴婢和附庸」(P.21)
其實我不太能很清楚的分辨京劇和崑曲在唱腔、身段上的分別,我只知道崑曲和京劇都是同樣的精緻華美,現在又知道了一個分別,崑曲的文學性質較濃,在美感上也不遑多讓,京劇則是在視覺藝術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其實我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因為本來就有人喜歡看戲或看演員,有多一點的選擇難道不好嗎?以演員為中心就是畸形發展?以文學為中心就很正常、很正確?恕我難以苟同
中國傳統戲曲可能和我們現代看到的電影戲劇重視的東西不太一樣,這又跟上一點有些關聯了,或許中國傳統戲曲的三角形是往編劇那一塊傾斜的,而大部分人也支持這個觀點,但當我們看到一些名角兒(像最近很紅的梅蘭芳、孟小冬這些人物)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我們難道要認為這些是畸形嗎?要唉嘆「文學成為表演藝術的可憐的奴婢和附庸」嗎?我們能做的不就只是為他們擊節讚賞,並心裡偷偷慶幸能活在這個時代,可以親眼看到這些藝術家在舞台上的顧盼生姿、眼神流轉。
如果京劇沒有以演員為中心來發展,就不會有這些名角兒對舞台表演藝術的用心與開發,我們就無法欣賞到至今仍令人回味不已的演出。文學跟表演藝術應該是相輔相成,而不是去計較孰輕孰重。
4.2001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古典戲劇崑劇(或稱崑曲、崑山腔)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之一。
這個消息是2001年相當令人振奮的消息,也間接堅定了白先勇催生青春版牡丹亭的決心,但就如同台灣對文化產業的漠視,就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如何重視崑曲,崑曲在台灣也很難掀起什麼狂潮,就連鼎鼎大名的白先勇登高一呼,票房也相當不錯,但跟台灣的總人口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雖然在上演時是造成了一股轟動,但似乎僅止於文化界,上演完後,依然後繼無力,沒有同性質的戲劇接棒,導致崑曲直到現在(或許以後也是)也還是小眾藝術。
與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之一,所有的崑曲藝術家應該比較希望台下的觀眾能多到滿出來,讓我們再次再重溫那個輝煌的年代。
5.在那些更「大眾化」、更「俗」、甚至帶有色情傾向的演出中,主要追求感官刺激的「皮肉之樂」,固然是不可取的;而那種枯燥無味、令人昏睡的演出,儘管作者自以為陳義頗高、主題深刻,也是毫無價值的。(P.25)
上述這段實在是深得我心,不能再同意更多了,在戲劇方面我不太清楚,我想說的是在音樂方面,尤其是現在很盛行的獨立音樂,以及在大陸被用到爛現在很受人唾棄的所謂「非主流」;我覺得不管是對岸或台灣,所謂獨立音樂只是一個泛指,没有清晰邊界。「非主流」被廣泛使用來自獨立搖滾這個風格的興盛,時間是上個世纪90年代。而獨立搖滾脱胎於非主流、硬摇滾、後龐克等等的融合。這樣看的話,所谓獨立音樂其實是根源於摇滚樂。兩者的區别在於前者有更多的私己性和更少的意識形態指向,這種變化是和後工業時代大主題缺失和城市人口的擴大有關。在中國被迅速使用是近二年事,但是,很快被用滥。
以往聽所謂獨立音樂,是種小眾藝術,而且多數集中在大學生以及一些城市雅痞,聽獨立音樂被視為是一種有品味的生活。近十五年來,台灣的獨立音樂成型,蔚為成風。記得在九零年代初期,台北甚至沒有什麼樂團寫自己的歌,pub裡表演的樂團都是以翻唱為主。在當時,搞團就是獨立,翻唱西洋搖滾就是另類,所謂台灣獨立/搖滾音樂界,根本上被一大群老搖滾/重金屬熱愛者給壟斷。但事實上,如果要繼續在台灣做這種曲高和寡的音樂,實在是滿容易被餓死,所以唯一的出路不是被體制完全收編(如五月天),就是向體制靠攏(如蘇打綠,不過應該快被收編了)。能充分建立獨立音樂文化論述的媒體(音樂誌、樂評、獨立音樂電台),在台灣更是付諸闕如。這也是台灣獨立音樂越來越被人唾棄的主因,事實上,我也滿唾棄那種聽假獨立音樂就自以為高尚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主流音樂,哪來的非主流?
不過我真的覺得寫下來也有好處,能藉此去蒐集更多的資料,還可以跟自己所喜愛的東西互相印證,真是讓我一整個熱血啊~~~!(上了大學,就很久沒有熱血的感覺了.......)
最後,希望有下集!
1.根據專家的研究,今傳楚辭《九歌》,就是詩人屈原在楚王祭神儀式中為「巫」所寫的唱詞(也可能是從民間唱詞改編而來的)。(P.9)
第一次讀屈原的《九歌》,是在國中的時候,楚詞本來就難以理解,又有很多看不懂的生字,沒看完就把它丟到一旁去了,也沒費心去找翻譯;到了高中,《九歌》變成了課文,不讀也不行,我知道它是祭歌,但由於年代的隔閡,文體的陌生,始終也沒有多大的感覺。直到有一陣子,迷上了雲門舞集,就找了《九歌》的DVD來看。一開頭,舞台設計李名覺在透明帷幕上打上了龍飛鳳舞的中國書法,述說一段就連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也略嫌陌生的歷史。接下來,才是舞作的開始,也是我最著迷的一段:在台灣阿里山上鄒族的迎神曲中,荷花池畔,一群全身塗白的舞者圍著中間火紅的女巫(舞者李靜君),猶如一朵荷花的苞心;女巫瘋狂起舞祈福降臨,舞者全身劇烈抖動,極富收縮性,兩眼出竅般的凝視,期盼神祇降臨。接下來的每一幕繽紛舞蹈都暗藏著難以言說的挫折感,神祇從未降臨楚地的祭典,「司命」一節是重要的操控與撥弄,雲中君恆遠踩在「人民頭上」遨遊四海,湘君湘夫人捉迷藏似的無法晤面,湘夫人江邊的苦候原來是日日進行的埋葬青春的儀式,山鬼始終沒等到他所等候的人,最後也只能是「一張淒慘的無言的嘴」……。我們都知道,就是因為神祇從未降臨,人們不得不祭祀不斷,祈神不斷。
整齣舞作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震撼,我覺得真正的《九歌》是要這樣看的,屈原很棒,但這樣真實的體會是文字無法帶給我的,它讓我感受到《九歌》優美文詞的背後隱藏的是怎樣一個殘酷、不確定的世界。在那樣的時代中,戲劇已悄悄萌芽。
2.如古希臘的戲劇(包括悲劇和喜劇),就是起源於對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的祭典儀式。酒神不僅代表著豐收,還隱喻著一種一般的精神的放鬆與愉快。(P.10)
在所有的希臘眾神中,酒神戴奧尼索斯是我最喜歡的一位,因為他是希臘眾神中唯二(另外一位是榖神)沒有住在奧林帕斯山上的,他混跡於人類之中,他狂歡、縱情欲樂,卻也懂得人世間的痛,每年當葡萄藤凋謝時,他也必須跟著死去,或許這也是造成他的祭典如此盛大的原因,及時享樂的思想充斥在整個狂歡的祭典中。古希臘文的「戴奧尼索斯」有「瘸腿」的意思,但也許更深的寓意是喝酒之後的迷狂顛倒、步履蹣跚。
就尼采的觀點認為: 希臘酒神代表著一種"非理性"的力量,Dionysus代表原始人,狂歡並縱慾酒色,以狂喜的恍惚狀態讓人得以脫離生命的短暫虛無與無常,相對的,希臘文化為了承受這個原始的真理,發展出另一神衹─Apollo阿波羅太陽神,代表的是文明人,主掌秩序引發樂觀主義(optimism) 有助於對抗非理性的瘋狂。日神是光明、理性、秩序、合諧、周密的分析與冷靜思考;酒神恰恰相反,酒神是非理性與感官的狂暴冒險,是鬱黯心靈與官能狂歡的對話,是內在深邃不可知的自我鬼魅般的迸現,是秩序世界的顛覆與瓦解,是近乎瘋狂的人性潛能的燃燒。所以悲劇式的Dionysus精神就這樣被推向"感知"世界的方式,而非"思考"世界的方式。但或許就像一句俗話說的:「演戲的是瘋子。」一個太過理性的人或許不會想要加入舞台上的世界,但這些受到制約,擁有Apollo精神的文明人,可以透過音樂、藝術品、戲劇這些感知世界的方式來跳脫壓抑的理性世界,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看戲的最大原因,沉浸於舞台上的演出,讓我彷彿也參加了一次狂亂迷醉的酒神狂歡。
3.編、導、演在「演」上統一起來,形成活生生的藝術整體,孤立地強調其中誰為核心、誰最重要,不僅毫無正面的、積極的意義,而且還會使戲劇發生負面的、消極的「異化」。(P.20)
我不知道原來還有人爭辯過編劇(劇本)、導演、演員這三者哪個比較重要,就我這一代的觀點來看,二十世紀真的是導演的世紀,名家輩出,導演的重要性被大大地提高,一般大眾除了看螢幕上的俊男美女之外,最注意的大概就是導演,也有很多人是看導演來挑片的。但我想只要是導演可能都不會將片子成功的最大功勞歸給自己,的確,不管是舞台上戲,或是螢幕上的電影,組成的分子都相當複雜,要說哪個是最重要的確很難也沒必要。編劇、導演、演員是戲的鐵三角,偏廢哪一個角都不成,但世界上總是有人要為這三者分個高下。也好,有人爭論總比死氣沉沉要好得多。
綜觀世界各大影展,最重要的大獎都是「最佳影片」,但觀眾往往把焦點放在最佳男女主角獲最佳導演這類個人獎項上,的確,這類富個人魅力的人物總是引人注目,但就像李安說的,拿到「最佳影片」才足以慰勞所有為這部電影付出的人,也才能證明該片在藝術方面的成功。
編劇,我一直覺得是現在很受冷落的一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莎士比亞、華格納、關漢卿、湯顯祖,但當時間流轉,演員逝去,導演或許在當時也沒有人知道是誰,最後人們討論的反而是劇本的深度、意涵、文學價值,這是相當諷刺的一點,死後的榮耀告慰不了他們的辛勞。但編劇這一塊,卻是中文系學生得以發揮的天地,或許中文系給人的印象就是吃不飽但很有可能會餓死吧,突然想到網路上的一句話:「台灣不是沒有好的編劇,只是都跑去當記者了。」唉。。。。。。真是不能再同意更多了,身為中文系學生,想要道濟天下之溺,很有可能會成為天下之逆啊!
4.京劇一方面把中國傳統戲曲的「唱腔和表演藝術發展到爛熟的程度,一方面卻使戲劇的文學性和思想內容大大地『貧困化』...............以演員為中心的畸形發展,使文學成為表演藝術的可憐的奴婢和附庸」(P.21)
其實我不太能很清楚的分辨京劇和崑曲在唱腔、身段上的分別,我只知道崑曲和京劇都是同樣的精緻華美,現在又知道了一個分別,崑曲的文學性質較濃,在美感上也不遑多讓,京劇則是在視覺藝術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其實我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因為本來就有人喜歡看戲或看演員,有多一點的選擇難道不好嗎?以演員為中心就是畸形發展?以文學為中心就很正常、很正確?恕我難以苟同
中國傳統戲曲可能和我們現代看到的電影戲劇重視的東西不太一樣,這又跟上一點有些關聯了,或許中國傳統戲曲的三角形是往編劇那一塊傾斜的,而大部分人也支持這個觀點,但當我們看到一些名角兒(像最近很紅的梅蘭芳、孟小冬這些人物)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我們難道要認為這些是畸形嗎?要唉嘆「文學成為表演藝術的可憐的奴婢和附庸」嗎?我們能做的不就只是為他們擊節讚賞,並心裡偷偷慶幸能活在這個時代,可以親眼看到這些藝術家在舞台上的顧盼生姿、眼神流轉。
如果京劇沒有以演員為中心來發展,就不會有這些名角兒對舞台表演藝術的用心與開發,我們就無法欣賞到至今仍令人回味不已的演出。文學跟表演藝術應該是相輔相成,而不是去計較孰輕孰重。
4.2001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古典戲劇崑劇(或稱崑曲、崑山腔)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之一。
這個消息是2001年相當令人振奮的消息,也間接堅定了白先勇催生青春版牡丹亭的決心,但就如同台灣對文化產業的漠視,就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如何重視崑曲,崑曲在台灣也很難掀起什麼狂潮,就連鼎鼎大名的白先勇登高一呼,票房也相當不錯,但跟台灣的總人口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雖然在上演時是造成了一股轟動,但似乎僅止於文化界,上演完後,依然後繼無力,沒有同性質的戲劇接棒,導致崑曲直到現在(或許以後也是)也還是小眾藝術。
與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之一,所有的崑曲藝術家應該比較希望台下的觀眾能多到滿出來,讓我們再次再重溫那個輝煌的年代。
5.在那些更「大眾化」、更「俗」、甚至帶有色情傾向的演出中,主要追求感官刺激的「皮肉之樂」,固然是不可取的;而那種枯燥無味、令人昏睡的演出,儘管作者自以為陳義頗高、主題深刻,也是毫無價值的。(P.25)
上述這段實在是深得我心,不能再同意更多了,在戲劇方面我不太清楚,我想說的是在音樂方面,尤其是現在很盛行的獨立音樂,以及在大陸被用到爛現在很受人唾棄的所謂「非主流」;我覺得不管是對岸或台灣,所謂獨立音樂只是一個泛指,没有清晰邊界。「非主流」被廣泛使用來自獨立搖滾這個風格的興盛,時間是上個世纪90年代。而獨立搖滾脱胎於非主流、硬摇滾、後龐克等等的融合。這樣看的話,所谓獨立音樂其實是根源於摇滚樂。兩者的區别在於前者有更多的私己性和更少的意識形態指向,這種變化是和後工業時代大主題缺失和城市人口的擴大有關。在中國被迅速使用是近二年事,但是,很快被用滥。
以往聽所謂獨立音樂,是種小眾藝術,而且多數集中在大學生以及一些城市雅痞,聽獨立音樂被視為是一種有品味的生活。近十五年來,台灣的獨立音樂成型,蔚為成風。記得在九零年代初期,台北甚至沒有什麼樂團寫自己的歌,pub裡表演的樂團都是以翻唱為主。在當時,搞團就是獨立,翻唱西洋搖滾就是另類,所謂台灣獨立/搖滾音樂界,根本上被一大群老搖滾/重金屬熱愛者給壟斷。但事實上,如果要繼續在台灣做這種曲高和寡的音樂,實在是滿容易被餓死,所以唯一的出路不是被體制完全收編(如五月天),就是向體制靠攏(如蘇打綠,不過應該快被收編了)。能充分建立獨立音樂文化論述的媒體(音樂誌、樂評、獨立音樂電台),在台灣更是付諸闕如。這也是台灣獨立音樂越來越被人唾棄的主因,事實上,我也滿唾棄那種聽假獨立音樂就自以為高尚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主流音樂,哪來的非主流?
上一篇:作業真是小小小
下一篇:戲劇藝術的十五堂課(上)-2
陳獅子
2009-03-06 17:13:06
妳要是那麼有耐心的話
現在也不會在台中某大學裡嬉戲囉~~~小淘氣!
我有寫短的啊
不多而已
可是我比較喜歡寫長的
而且它整篇都是重點
妳叫我怎麼畫呢?
妳說說看,妳說說看啊! 2009-03-07 19:29:46
天吶 它長的我都不想看了
有沒有出讀者文摘呀
要不畫個重點吧
想看短一點了
版主回應
想也知道........妳要是那麼有耐心的話
現在也不會在台中某大學裡嬉戲囉~~~小淘氣!
我有寫短的啊
不多而已
可是我比較喜歡寫長的
而且它整篇都是重點
妳叫我怎麼畫呢?
妳說說看,妳說說看啊! 2009-03-07 19:29:46
你果然是喜歡長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