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1 10:00:00AMCT 醫學會 會員

疼痛症的最佳選擇

    醫學會 會員    葉承家老師

 疼痛可以說是人類的通病,幾乎每個人都曾有某種疼痛症的經驗,近年來醫學發達,診斷的方法日新月異,藥物、物理治療及外科技術也都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各種疼痛症並沒有減少的趨勢。很多病人因為腰痠背痛、五十肩、膝關節退化等問題必須花錢,花時間看病,又因為長期的疼痛而導致精神沮喪,工作乏味,甚至因此失業。

   我們都知道疼痛是透過交感神經傳導的,疼痛症真的很難治療,若某一脊椎發生移位、粘連、旋轉或側彎,即會引起椎間孔狹窄而壓迫神經,造成該神經所支配的四肢或體表肌肉痠麻疼痛或無力,因此各大醫院幾乎都開設疼痛科或疼痛特別門診,但疼痛症的患者都經常看遍各大醫院,卻疼痛如故,關鍵即在於沒有找到疼痛的真正根源。

   通常骨架的錯位除會造成局部的肌肉痙攣、僵硬、緊張和觸痛之外,疼痛還會反射到頸、肩、肘、手腕、腰、臀、膝關節、踝、腳趾、等部位因此疼痛除了局部肌肉的舒緩之外,還須矯正偏移或錯位導正。

   如果能找到真正的痛源,並做正確的治療,疼痛症通常很快可達到痊癒的神奇效果,而且通常經一次治療疼痛即明顯減輕,我們即用平衡骨架肌肉活化術與痠痛綜合治療學的手法治癒許多每天吃止痛藥,每天看病,痛到晚上無法入睡,甚至喪失工作能力的病人。

   為什麼平衡骨架肌肉活化術與痠痛綜合治療學對疼痛的治療特別有效呢?基本上疼痛可分為局部痛和反射痛兩大類。局部痛約佔三分之一,如急慢性的扭挫傷、跌打損傷之類。反射痛約佔三分之二,有肌肉病變的反射痛、脊椎錯位的反射痛、關節錯位的反射痛、必須精確診斷出疼痛的痛源來自何處?才可以偵對病變處做正確的矯正。而目前許多人對疼痛的認識和臨床上的處理都是以局部痛為主,因此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疼痛症患者得到滿意的療效。我們對疼痛症的診療必須同時考慮到反射痛,即要做整體考量,找出疼痛的真正根源,而不是採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治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