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5 18:38:17雅舍:Formosa文學理論

浪子與遊俠(5)--論詩人鄭愁予詩中的流浪者原型

浪子與遊俠(5)
--論詩人鄭愁予詩中的流浪者原型
以《鄭愁予詩集Ⅰ》為例
謹以本文懷念陳玉玲老師
【肆】結語:浪子情懷與任俠精神的結合
愁予的詩之所以能夠膾炙人口、風靡至今,風格方面除了詩作中瀟灑的的浪子情懷,還有古代劍俠的任性率真的遺風,讀者從他的〈邊塞組曲〉和〈燕雲集〉裡,可以細細琢磨品味。
在創作技巧方面,他能將西方現代主義的表現方法與自身的中國詩詞涵養熔鑄一爐,以接近口語的說話型節奏來開展,同時賦予詩文本以相當的故事性(敘事結構),使得他在同時代的詩人當中,顯得格外突出而耀眼。
作為愁予詩的長期讀者和愛好者,許多五、六年級青年朋友或許和筆者一樣,是在達達馬蹄聲的美麗憧憬中成長的。愁予的詩感動了我們這一代人,雖然我們沒有真實的戰亂經驗,但我們喜歡愁予詩中低吟淺唱的語調,那是自然而然的美麗天籟;我們更著迷於詩中的浪子情懷和任俠精神,那是我們心靈最浪漫的烏托邦(Utopia)。

註1:參見〈詩人總有被愛着的感覺〉一文,中新社記者陳旻訪問著名「浪子詩人」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鄭愁予先生文稿,2002年12月25日。
註2:參見〈何謂詮釋?〉一文,收錄《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第230頁,作者蔡源煌台北、雅典出版社出版,1992年11月修訂7版。
註3:參見〈流浪者〉一文,收錄《內在英雄》(The heroes within),第72頁,作者卡蘿‧皮爾森(Carol‧S‧Pearson,Ph‧D);譯者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二刷
註4:參見楊牧,1974年:〈鄭愁予傳奇〉,收錄於《現代詩導讀:批評篇》第213頁,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11月初版。
註5:同註5,第217頁。楊牧認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依靠韻腳的協調,及格律詩排比對偶的形式,構成音響交錯與協韻,屬於「格律中的變化」;鄭愁予的〈賦別〉則是「變化中的格律」。
註6:相關論述可參考陳啟佑(渡也)教授的〈鄭愁予的一封詩簡〉「這是利用象徵和對比的技巧來寫成的一首短詩。『海』在此詩中象徵漂泊、流浪,而『山』便是象徵棲止、安定,這兩個意象恰好形成強烈的對比,、、、。」,收錄於《渡也論新詩》,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9月初版。
註7:參見蔡源煌撰,〈新批評的主要術語〉,收錄於《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第136頁,台北、雅典出版社出版,1992年11月修訂7版。
註8:參見張漢良導讀,〈邊界酒店〉,收錄於《現代詩導讀:一》第141頁,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11月初版。
註9:參見陳玉玲教授,〈第三章:父權制的家園-第四節:樊籠中的女人之一、閉室恐懼的理論〉,收錄於《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第098頁,台北、南華管理學院。
註10:同註9,第097頁。

主要參考書目
【1】《內在英雄》(The heroes within),作者卡蘿‧皮爾森(Carol‧S‧Pearson,Ph‧D);譯者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二刷
【2】《影響你生命的十二原型》(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作者卡蘿‧皮爾森(Carol‧S‧Pearson,Ph‧D);譯者張蘭馨。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初版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