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線引發的化學變化
以底片拍照,是在我買了第一台數位相機之前很久很久…就沒再拍了。
因為我的相機被借走之後沒有回來...
要不回來,只好買新的。當年的第一台數位相機是NIKON coolpixel 4800。小型的數位機,拍起來還蠻清晰的,算是我很喜歡的一台相機。第一次出國去北海道時,就是帶著它出門。那是一個手機可以拍照但是畫質不高的年代。
我的第二台數位相機,是Olempus,sp550,算是一臺類單眼,鏡頭號稱可變焦30X,我一直不是很喜歡這一台,介面操作跟傳輸都有我不理解的邏輯…
但是買了就是要好好的運用。後來買了第一台單眼NIKON D80之後,它就比較少用。
再買第二台單眼就是NIKON D7000,鏡頭就不是原廠的鏡頭,而是換了一顆SIGMA的旅行鏡。清晰度不如原廠鏡的銳利,但是能拍自己喜歡的影像也就很好了。
而底片在科技快速的發展之下,幾乎消失在影像市場上。(我說的不只攝影,包含各行各業如電影、X光片、微縮底片等等)
進到學校學習維護跟保存電影資料檔案,又開始接觸底片,我先去跟朋友借了一台NIKON FM2,拍了一些之後,因為有朋友要賣掉手上的相機,有FM2,就跟他買下來用。
有了底片相機,也開啟了多拍底片的想法。以前拍底片的成本大概是現在的三分之一,現在不論是底片還是沖洗費的都增高了,連底片都不好買了。
還常常拍到忘記自己拍了多少,有一捲只拍了五張就捲回去...只能怪自己沒有做好記錄。花錢買教訓。
因為上課,老師提供了一些電影業所使用的單色底片,讓我們就依著底片的特性(ISO3)去實驗,去體驗使用底片的感覺:感受每一次按快門要慢慢對焦,按下快門之後要捲過底片才能再拍下一張,沖洗時計算溫度和藥液浸泡的時間、等待底片藥膜的化學變化顯現出感光後的影像…
跟現在拿起手機快速按下快門所見即所得的體驗完全不一樣。
所以拍完了一年多之後,總算有機會能夠沖洗。因為使用的藥水跟一般攝影用的藥水成份不同,我們像在實驗室裡一樣,完全不確定底片泡下去之後出來會是什麼樣子。
我認同「鏡頭後面的腦袋比設備重要」這個論點。
拍下的影像是什麼,也代表拍照的人要留下的是什麼。
也表現了拍照的人的思維、所處的環境和身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等等
「每一張照片、每一個觀景窗後面,都反映著創作者不同的『攝影眼』。」__張照堂 2015 影像的追尋_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
光影觸動了拍攝者的心,觸動了按下快門的動作,留下了那個被觸動的瞬間。這樣一直一直將美好的影像感光在片基那一層薄薄的藥膜上,不僅是物質的化學變化,也是心情上的化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