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2 17:29:03喬伊斯之小芝老師

我與婆婆住在一起七年了! 【網路轉貼】中

婆婆與我(各自空間篇)

去年,婆婆去美國幫小小姑坐月子,回來那段時間,我們之間的狀況有點低潮。

那段時間,她整天抱怨她沒有用,想一死百了,而我們無論去哪邊她都要跟著我們,一度讓我覺得很困擾。本來,婆婆是個很開朗的人,每到週末我放假時,她總是周五晚間就開溜,星期一早上才回來。她說:「週一到週五我幫你們照顧小孩,週末我放假!」她會去跟老鄰居打打衛生麻將,或是跟她的親戚朋友玩耍。而我,總是固定在週末回娘家陪陪老爸,或是跟老公出去走走。

沒想到,婆婆從美國回來之後,反常的黏人。我帶著小孩出門,她就一直打電話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連星期六我回娘家,她都打電話來問:「你們在做什麼?」那一陣子因為我跟老公都沒上班,家事無須她做、小孩不用她帶,她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下我也失去了耐性,她越黏人,我就越冷漠。每天一早我出門,忙到晚上才回家,老公也是帶著孩子一早出門,晚上回家。婆婆覺得我們都不太理她,越加沒有安全感。我請小姑勸勸婆婆,小姑說,她在美國就一直唸著要回台灣,帶她去哪裡都不開心,小姑也不太高興。

後來,我還是找時間跟她好好談了一次。婆婆告訴我,她覺得她在這個家裡越來越不重要!好像我們都不需要她了!

我想了一下,坦白告訴她,我覺得這是必然的現象。因為孫子慢慢大了,不再像BABY一樣需要日夜照顧,開始上學、讀書,而我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我告訴她:「媽,每個家庭成員都對這個家庭負有責任,我們的責任是照顧好我們的小孩,妳的責任就是照顧好妳自己。」

我告訴她,雖然她是我們敬愛的媽媽,但她並沒有責任要為我們煮飯、帶孩子。「您的功能就是提供我們協助,這樣就很夠了!能幫我們,我們很開心,不能幫,是應該的。如果妳有一天告訴我,我要去玩、所以不能幫我看小孩,今天不煮飯,我絕對不會怪妳!反而會很開心!因為,妳應該有妳自己的人生。」

在我看來,三代同堂的家庭重點,就是互助合作,但保有彼此空間。我勸她出去交些朋友,也幫她拿了一些社區大學的課程。

同一時間,我也開始覺得我們的房子太小,孩子越來越大,我們越來越需要有更多私人的空間。婆婆喜歡看電視,每天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視。我對這一點非常的反感。每當她在客廳看連續劇,我就只好帶著小孩出門,以免孩子也跟著看電視。而我想要聽聽音樂、上網、彈琴、給孩子念點書,往往也因為婆婆在看電視而不便。

於是,我開始四處找房子,希望可以給彼此有足夠獨立的空間。果然,搬到大房子後,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新房子有院子可以種花、種菜,老人鄰居也多,婆婆開始有了新的社交,及新的嗜好。而我們夫妻決定在所有的公共空間裡都不放電視,讓婆婆在自己的空間裡享受她的連續劇!果然,我跟婆婆的衝突就解決了一大半!

剩下的一個問題,就是婆婆想要跟我們去露營。我很堅持不願意帶她去的原因是,這一個月僅兩天一夜的外宿時間,是我唯一一天不用看到婆婆的時間,我非常希望保有這個僅存的空間。另外客觀的因素是,我們的露營設備並不齊全,不可能五個人擠在一個帳棚裡,而且車子裝載了東西後非常擠,也坐不下。我跟她解釋了好幾次,婆婆總是心存盼望。後來,我去巴黎時,老公終於滿足了婆婆的願望,帶她去露了一次營。

我沒說什麼,只是在心裡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我絕對不會把快樂的希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我對我的好友說:「看到我婆婆這樣的倚賴我們,我很心驚!我絕對不會重蹈覆轍。從現在起,我就要規劃好我自己的銀髮生涯,我要建立自己的興趣、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而不要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這樣,等我老的時候,我找得到人喝下午茶,我找得到我想看的書,我找得到陪我出去住民宿的老友,我可以自己出國。我絕不會自己做了一桌菜,然後抱怨沒有孩子回來吃。」

真的!一個完全不理會兒女的媽媽很恐怖,但把所有希望放在兒女身上的媽媽也同樣的恐怖。孩子終有一天會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我很難想像,我將來會想跟兒子、媳婦的朋友一起出去玩!孩子在媽媽面前能盡興嗎?他們如何能痛快的聊天?我看到我婆婆的盲點,不斷自我警惕,我不要當這樣的媽媽。

婆婆與我(本省與外省篇)

有讀者問到,我是個「芋頭」,公婆是「蕃薯」,相處上有沒有什麼問題呢?

在我們家,因為婆婆不懂也不關心政治,所以問題不大。不過,因為語言、習慣的不同,還是有很多要調適的地方。

我從小生長的環境裡,沒有聽、說台語的機會,所以結婚第一年,到婆婆的娘家過年,面對一窩操著台語的親戚,我完全變成了一個局外人。他們說的笑話我聽不懂,他們說的人我也不認識。不過,我還是找到了一點樂趣,那就是___跟小孩子玩!婆家的親戚小孩多得不得了,我光是跟這些小朋友玩,就可以玩很久了!而且,開玩笑!「新舅媽」多行啊!不但看過張學友、還見過劉德華,哈哈!光是這一點就很可以唬人囉!

不過,也有遇過一些親戚,很喜歡盯著問我「妳為什麼不學台語?」或是「難道妳不認為你是台灣人嗎?」

每遇到這種長輩,我難免也覺得心裡不舒服。剛開始我會笑笑帶過,後來我就會直接說:「我說國語、我婆婆跟老公聽的懂就好啦!不然你來教我嘛!」

語言的使用有其環境使然,像我是浙江人,但我早就不會說浙江話。我母親的常州話我也只會唸一首童謠。那又如何?婆婆倒是從來不在意這一點,她的破國語有時後說的我一頭霧水。比方說,她每次做了「烤麩」,卻總是說成「泡芙」,害我嚇一跳以為她這麼勤快,去上西點課啦!還有她每次說要弄「脆脆」,其實是弄「碎碎」,後來我聽習慣了,往往還要翻譯給小姑跟先生,他們才懂。

我最不習慣的一件事,其實是「稱呼」。剛開始婆婆跟我聊天時,經常說:「妳爸怎樣怎樣、妳阿嬸怎樣怎樣」,我往往會在腦袋裡搜尋一下,我爸哪可能做這種離譜的事?我哪個嬸嬸又曾經再嫁?我很不喜歡我公公,所以有一陣子我很排斥聽到「妳爸」這兩個字,總有個衝動想要跟她說:「我爸才不會這樣!」

後來,轉念一想,婆婆不就是把我當自家人,她對她兒子講話一定也就是這種語氣嘛!於是我就釋懷了!其實,很多想法往往只是一轉念之間,換個角度想,其實就不覺得刺耳了!

另外就是一些生活上的習俗不同。我坐月子時,婆婆很忙碌的泡藥酒、煮麻油雞、薑母鴨、麻油腰花、燒酒雞之類的,我通通都不敢吃。我媽媽這輩子幾乎沒有煎過魚,我家的魚都是紅燒、清蒸的,更別說什麼麻油雞酒了,我連聞到都怕。不用說,這些美食,都下了老公的肚子,我坐月子,他肥了一大圈!婆婆看我一天一天變瘦,很擔心,又不知道該怎麼煮才好!後來我乾脆直接告訴她,「媽,我想吃蕃茄炒蛋」、「我想吃三杯雞」、「啊!香菇雞湯好香喔!」總之,婆婆煮了我敢吃的,就大加讚美,我不敢吃的,就微笑輕嘗。慢慢的,婆婆摸清了我的脾胃,而我也樂的只要動一張嘴,說「哇!超好吃的!」就有山珍海味來囉!

其他差別比較大的,我覺得跟省籍無關,倒是跟環境有關。婆婆從前生活困頓,因此對於日常生活都省吃儉用。剛開始,我不知道這一點,買東西都會老實報價,看到她吃驚的樣子,後來我就學乖了!買東西要不就悄悄藏在包包裡帶回房間,要不就乾脆報假帳!5000的說500,500的說50,反正她也搞不懂,這樣省得她心裡不舒服,我也覺得輕鬆。

不過,偶爾也有陰溝裡翻船的時候。有一次,我帶婆婆去長江三峽玩,路上有人兜售拍照,婆婆嫌貴,一直叫我不要買。但我還是買了一張團體照。婆婆問:「多少錢?」我隨口答:「10元啦!不貴!不貴!」婆婆沒說什麼。過了半天,她跑來問我:「為什麼人家都買20元,妳買10元?」挖咧!原來她去問隊友,害我當場穿幫!

說來好笑,我跟婆婆經常玩這種遊戲。我帶婆婆去東區剪頭髮,她覺得好看,卻嫌剪個頭要500元,好貴!其實,她不知道,剪一個頭其實是800元,只是我跟設計師串通好,要她一律報價500元,不夠的我會去補!哈哈!

有個節省的婆婆其實很好,我給她的錢,她都一毛一毛省下來,為了省一點菜錢,她有時甚至會坐一小時的公車回台北縣去買菜!不過有時後,她省過頭了,我就會提醒她,不要苛刻自己,讓自己過好一點。因此,每次我帶她出門,都會刻意找個好吃的但不貴的小館,帶她吃點小食;有記者會送的小禮物、保養品,我都會先拿給婆婆。這樣,她就很開心了!

也因此,我總是開玩笑的說,要哄我婆婆開心其實很容易,大方點就行!比方說,我婆婆很愛看武俠小說,有一年她生日,我買了一整套金庸武俠小說當禮物,她就高興的不得了!一套書花不了幾千元,但重在心意,每次家來客人,她都會很驕傲的展示給大家看:「這是我媳婦送我的生日禮物!」

此外,老人家愛面子,我經常帶她去攝影棚晃晃,偶爾去採訪節目外景,可以的話也帶她一起去。有一次,我們跟吳宗憲同桌吃飯,她還跟康康聊天,哇!婆婆興奮極了,回娘家得意到走路都有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