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3 20:07:16Joy

2005絲路之二_甘肅:莫高窟拍照只能拍個大門 (2017抓蟲)

敦煌,千里長征的開始

在火車上迎接早晨。

戈壁一直就是這樣,石礫的地面,偶爾看到一兩株乾枯的植物...僅有的一點點生機,恐怕和火車的經過有一點的關聯...吹過戈壁的風,有時大得坐在火車中也感覺到震動。

  

 

下車的車站是敦煌附近的柳園,早上八點左右就到達了。

柳園車站可不小,據說鄰近敦煌、酒泉的旅客都在這裡轉運,這一帶也有不少重工業,所以算是個頗熱鬧的小城。甘肅的地陪是位斯文的先生,我們將在甘肅將近一週,他將陪伴我們從甘肅到青海,再從青海回甘肅。先安排大家上了車,領隊和地陪領行李去了,央人先把行李拉出來,當然是要給點服務費的,人家車站人員還把行李拉到遊覽車旁呢,一件5元,還可以接受,服務畢竟是有價的。

行李上了車,就在鄰近的柳園賓館吃早餐,早餐有包子、饅頭、小米粥,小菜是數種醬瓜、花生、白煮蛋;有個紅糟豆腐乳滋味不錯,合我胃口,白煮蛋大概是最貴的,有限量,一人一個,其他隨你添。飲料用古代保溫水瓶裝,挺有懷舊味兒的,有豆漿、牛奶、茶,最神奇的,竟然有咖啡!這咖啡雖然淡薄,總還是聞得到咖啡味,加在牛奶裏,還挺能麻痺一下神經的。

柳園距敦煌有120公里,路面顛簸,車速快不了,長程搭車蠻辛苦的,誰知這只是千里長征的開始,由於中國開發大西部的計畫,要沿著原公路修築高速公路,所以沿路路況都不好,或是得花長時間繞小路,看來想在西北有舒適的公路旅行,得在2008年後了。

到了敦煌已是中午,敦煌附近的新火車站預計要到200511月啟用,唉,又來早了。不過這附近的棉花正是收穫期,棉花田裏看得到爆開的棉花,路上也看得見棉花車。看過亂世佳人這部電影吧,棉花田和收購棉花的盤商看起來都差不多,只差馬車換成了小貨車了。

今天午餐又是風味餐,雪山駝掌,這雪山呢,是用蛋白打到發泡做的假山,駝掌….吃起來就像是豬腳筋,想想哪來那麼多駱駝掌!

莫高窟開放参觀的洞窟有限

今天在敦煌有三個主要景點,日本人拍劇情片『敦煌』所搭的『影城』,莫高窟和月牙泉。由於莫高窟是要預約講解員的,約了下午兩點那一場,就和月牙泉一起安排在下午了。午飯前先去看『影城』,據說日本人拍完片就送給當地政府了,後來整修過就成了一個旅遊景點。沿途遊覽車就放這部片讓大家回味,不過呢,我是建議看看影片就好,看了拍片的場景,心裡有一點小小的失落。

我猜多數人對敦煌最深的印象該是莫高窟的壁畫,飛天。對我個人而言,飛天是對絲路的浪漫夢幻的起點。但是,假如您是跟著旅行團去的,對不起,不一定有機會看到那知名的壁畫。

莫高窟的歷史很輝煌,在電腦上隨便找個查詢網站都可以找到一堆資料,可是因為時日久遠,風化嚴重;多經兵火,文物毀損更甚,所以陸續在做維修工作,所以會開放參觀的洞窟是很有限的,若無人解說,一般人恐怕也看不出個所以然,而解說員帶領之下,ㄧ到兩小時左右大約可以參觀五、六個洞窟。莫高窟當然值得看,但是在時間有限下,或許收獲會低於期待吧。

再來呢,進莫高窟前得先行繳械...相機、錄影機不許帶進去,怕閃光燈傷害壁畫上殘存的顏料,進門前就得先存放在管理室裡,不能免俗的,只能出來在大門的牌樓前來張紀念照,證明的確來莫高窟一遊!

若說我有什麼建議,那就買一本介紹敦煌莫高窟圖書吧,至少書中的圖片要比自己拍得好,還有,中國的書價便宜啊。

  

 

這一天也不完全是過得那麼so-so的。

月牙泉、鳴沙山其實是同一個景點,鳴沙山是由粗粒的黃沙所堆積的一個山丘,據說狂風吹起時會有巨大響聲,而清風吹拂時,又似管絃絲竹,因而得名。月牙泉本由黨河入水,為鳴沙山所環抱,可以千年不乾涸,確是奇觀。可是現在黨河已經斷流了,只能用人工方法維持,旁邊又加建亭台樓閣,賣一些飲料吃食。




從入口處有提供騎駱駝進入景區,也可以搭環保車啦,價格不同;此外鳴沙山也有一特殊活動『滑沙』價格倒是蠻高貴的。

不能免俗的,騎上駱駝便有人沿路拍照,回程時已沖洗好,任君選購。一張照片加紙框,20元,沒任何特價。我家老公有好幾張拍得真好,不過呢,還是挑兩張留個念就好,可是要特別說的是,並沒有強迫購買哦,反正他們就丟在旁邊,人多了還得費心找才有,和其他觀光區不買照片就變臉比起來,教人心理舒服多了。騎完駱駝,導遊的禮物正好是一個小駱駝玩偶,和我家老公的駱駝正好湊一對。

駱駝背上的歐里桑...這是一張人民幣20元的照片!但是拍得還不錯.....


晚上在敦煌山莊過的夜,進房時發現房裏一個水果藍,還驚訝說這旅館服務可真周到,領隊來巡房時還嚷著,為什麼他房裡沒有?結果是人家旅館放錯房,算是個小插曲。晚餐也安排在敦煌山莊,沒什麼特色。這個旅館比較偏僻,晚上不方便出去逛,可是院子倒是很大,可以散步。本來旅館有露天舞台,可容60人,晚上有安排樂舞表演的,一張票幾十元吧,但這一天約莫是賣座不佳,停演了。

搭長途車千萬別吃太飽....

接著要從敦煌拉車往嘉裕關,也就是長城的最西端的關城.......沿途就是所謂的戈壁風光了。雖說領略ㄧ下砂漠風光算難得的體驗,但是數百里的體驗就真的太長了。這段路正是如此,380公里,過去還沒修高速公路時,約5小時即達,現在呢,和昨天ㄧ樣的顛簸,需要八、九小時呢,所以天沒亮就該起床準備出門了。

記得那ㄧ句『春風不度玉門關』嗎?在附近的休息站,碰到此行程以來最恐怖的廁所,正是鼎鼎大名的『土廁』是也。入口當然是沒門的,進去當然也是沒隔間的,如廁是考驗身手靈敏度的,當然要腳步快很準,再加上個失靈的鼻子。當然,這裡好歹有牆和屋頂,比起在野外吸收日精月華,可算是文明多了。


中午在路上不知地名的餐廳解決,當然還是吃粗飽而已,啤酒算是最美味的。但是呢,搭長途車有一點要小心,千萬別吃太飽!這一路路況真的太差,胃的感覺,就像在『騰雲駕霧』。果然有人就開始抓兔子,我本奇怪遊覽車的前、中、後怎麼貼心的吊了一疊垃圾袋,原來是抓兔子用的。唉,我家老公的專長就是哪都能睡、隨時能睡,靠睡覺熬過這一劫。

到了嘉裕關,今天的苦難終於告一段落。

這嘉裕關是明代整修的,沒進門,『天下雄關』的匾就在門口高掛表明身分。嘉裕關維持得的確相當好,連戯台都還在,兩邊城牆一端穿越戈壁,另一端連向黑山懸臂長城,站在城牆上看,的確是『雄壯威武』啊。在關裏的小賣店買了一張圖片,一面是嘉裕關全景,一面是絲路地圖(正是新疆篇的第一張圖)還買了張介紹絲路的DVD,留做此行的紀念之一吧。另外特別推薦一下嘉裕關景區的四星級廁所,頗稱豪華,尤其下午在玉門才有恐怖經驗哪。

 

下午還一個行程就是參觀夜光杯工廠了,雖是購物行程,也是開開眼界。甘肅段還有一個導遊送的禮物是隻小小夜光杯,也是紀念吧。我們出門旅遊,原則上想吃東西就買,想參加自費行程也無妨,其他做觀光客生意的購物店大概很難做到我們多少生意。最多是買點不佔空間、具當地特色的小東西罷了。

酒泉市中心和此地很多城市ㄧ樣,以鐘樓或鼓樓為中心,東南西北四條大街是主要商業區。今晚宿處是酒泉賓館,在市中心區,而且今晚行程鬆一點,總算方便出去逛一逛了。其實旅行社安排的餐雖無特色,但我們通常也飽得無力再吃零食,只想找點水果。正好是蘋果產季,一斤2元、3元的蘋果叫我這個台灣老土驚喜極了。買了橘子、梨、蘋果準備明天路上吃,明天又是長途拉車呢。由於在還在中國國慶期間,到處都有十一特賣,選了一套畫冊回去給我父親,另外買了一本西部行知錄,這是我給自己買的絲路紀念品了。



天若不愛酒,天上無酒星

酒泉既以酒為名,當然有典故的,可不是賣賣夜光杯而已。『天若不愛酒,天上無酒星;地若不愛酒,地底無酒泉。』愛喝酒的人沒讀過這首詩,難免算是太遜了。

進了泉湖公園,這塊碑就說明了這泉水可是以酒為名。這典故呢,相傳是昔日驃姚將軍霍去病打勝仗,漢武帝賞了罈酒,無以分享眾將士,就把酒倒入泉中,大家就喝這泉水,傳說中大概是泉水變成酒之類的,可是現在可就ㄧ點酒味也無,純粹是一個少了傳說點綴,就很普通無趣的公園,真是叫我們這對愛喝酒的夫妻失望得很了。

  

 

從酒泉到張掖,210公里,比起昨天,當然比較容易度過(反正大概也顛習慣了)。張掖大佛寺有個號稱中國最大的室內睡佛,35公尺長。大佛寺外,小店垂柳顯得清幽,頗有悠閒意趣。

 

張掖市也是鐘鼓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大概是時間不多,就飯前一點空檔,出去走馬看花,也看不出所以然來。夜宿華辰酒店,這是此行唯一一個我一點特別印象也沒留下的宿處。

亞熱帶居民對雪的特殊感情

今天,地理惡夢又來了。從甘肅翻越祁連山就是青海,青康藏高原的起點,也開始從回區進入藏區。今天的車程可是360公里呢,這是一開始說敦煌是千里長征的開始的原因了。山路速度是快不了的,幸而路面沒有之前幾天的顛簸,沿路景緻亦不復前日單調。

起初是沿河而上,沿路都是水力發電場,西部大開發應該是玩真的,可別以為西北經濟多落後,電力可是工業的基礎啊,基礎建設普及了,自然有發展的機會。沿路的經濟,現在當然還是畜牧為主啦,沿途老是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羊,叫我們這些都市佬驚嘆不已。

 

進入祁連山區,已經看得到雪了,真是令我們這些亞熱帶來的觀光客雀躍,,。找到一個可以安全暫時停車之處,就下車玩起雪來。亞熱帶居民對雪的特殊感情,大概是長時間與冰雪為伍的人難以理解的吧?

   

 

這一路都是山路,人嘛,總有『自然的呼喚』要解決。沒廁所,就只能就地取材了。

一群男人們童心一起竟然在公路旁一字排開進行施肥工作。女士們可就辛苦了,『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真的不假,找掩蔽可不是件容易事,只能集體行動,靠雨傘互相掩護了。

本來此程多是高速路,預定八個小時就該到青海西寧的,誰知路上碰上兩次修路,多耽擱不少時間,足足走了十二小時。台灣一般修路是單線輪流通車,唯恐交通受阻。這中國式修路可不得了,一線修路,另一線可就用工程機具擋住了,這正是『此路由我開、此樹由我栽,若要由此過,留下買路財』但是人家現在文明了,哪好硬搶?就看有沒有懂事的過往車輛去疏通一下,沒?那就大家等著唄,這一耗,就是兩個半小時,睡了又醒、醒了再睡,隨身零食全交換遍了,耗到不行了才得動身。三點半才趕到預定吃午餐的地點,門遠是沿途比較有點商業的村子了,可是誰還吃得下,肚裏都是零食哪。

再次上路,路邊看到旄泥堆,已進入藏區,青海到了。

2017抓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