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14 10:21:52顏士凱

電影為國家根本大業(7之4)

「電影為國家根本大業」系列報導七之四:類型篇(下)

台灣電影如何可以走向類型多元化,恐怕才是台灣電影本體足堪建
設出台灣電影工業的核心問題──即便政府再大力相助,國際合作
資金再豐,若台灣電影自身仍像過去盡是沉迷在「換一個角度/改
變觀點」,以為電影藝術之中心信仰,台灣電影將無「能」創建出
扎扎實實的電影工業來。理由就像好萊塢的電影宣傳並不是等到影
片殺青後才展開,台灣電影要能真正吸取到大筆國際資金、令政府
徹底認識到台灣電影是一種「必然的高科技產業」(幻象兩千若是
台灣最先進的被動國防武器,類型化的台灣電影就是最先進的主動
外交/國防武器),台灣電影的類型化必得率先「運動」開來。

問題走到這裡,我們終於要面對台灣電影二十年來的一大死角:缺乏
運動與勞動。來到這裡,我們必須提及堪稱二十年來台灣電影史上的
一大事,此事就發生今年三月初(現在還在進行中):蔡明亮的全省
走透透電影宣傳活動。我們要先了然的是,頂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95, 《愛情萬歲》)、柏林影展銀熊獎(1997,《河流》)光芒的國
際級大導演蔡明亮,他在這二十年來台灣電影中扮演著代表性角色。

此事足以為二十年來台灣電影史上一大事,不在國際級大導演在台
灣電影史上以史無前例的苦行僧方式,為其新片進行全省走透透的
宣傳活動。無論最後其成效多輝煌,去年二度來台宣傳電影的阿湯
哥(他是全球走透透),這次在台的票房並沒如電影公司所預期,
只要阿湯哥出馬,票房必比原先多出兩到三成;這,証明了一件事
:宣傳成了模式,新聞點便每況愈下。蔡明亮的全省走透透,真正
對於台灣電影的重大意義,當然不在他所謂的「不信國片(票房)
喚不回」,而在他來到台中進行宣傳時,這位當代台灣電影代表性
人物忽然了悟,他「可以在台北以外的地方找到拍電影的靈感」。

我們對這句話個中的「了悟」,當然不是出了台北市拍片,台灣電
影就可以打破缺乏類型化的牢籠,而是回顧二十年來的台灣電影中
那些在國際上闖出名號、拿下大獎的電影,幾乎都圍繞著這麼一種
中心思想在創作:改變觀點;而蔡明亮的全省走透透對台灣電影最
關鍵的意義卻是:(台灣電影人的)身體的勞動。

如果我們仔細翻動這二十年來台港電影之別,其中一大差異就是香
港電影中演員與物體間各種方式的碰撞,演員與演員間各種角度的
碰觸;香港演員在各種身體的勞動與運動中,展現出常人難以企及
的五花八門的肢體語言與影像感。相較下,肢體溫文儒雅、少動聲
色的台灣電影演員,不只普遍展現出片中人物與人物間的疏離、人
與環境(物)的漢界楚河──諷刺、好笑又真實化的是,台灣觀眾
也真的再也難以移動自己的身體,去看這「一」種「不能騷動其想
騷動、或還沒有被騷動」的潛在的身體能量。

如果說當時的台灣新電影確實撥開了台灣人的戒嚴之眼,那麼,積
弱不振近十年的台灣電影票房,所真正反映的是當前的台灣電影還
沒去剝開台灣人的戒嚴身體──台灣人的身體還戒嚴在台灣電影人
的腦袋裡,台灣電影人的身體還沒電影化,台灣電影人的身體並沒
衝破過去的人、物的警戒線,台灣電影人的身體並沒跟上台灣社會
的多元化,台灣電影人的身體還沒膽敢倒過來反咬腦袋一口!──
台灣電影還窩在「看你沒想過的」電影院裡。

如果台灣電影真可以造就出明星,演員身體的勞動與運動以致常人
不可能企及之程度,必也將是個中一大關鍵。阿湯哥御駕親征最「
動」人處,不在於給影迷簽名,而在於其展現地毯式搜索的「馬拉
松式」簽名,這種其他巨星所不可能達到的身體(勞動)奇觀!

庸俗的好萊塢電影為何吸引全球絕大多數人?秘密自不在於其極盡
大膽的媚俗,而在於其多元化(到狂野)地背離庸俗的身體語言;
這是僅次於軍火為全球第二大「商品」的電影,同時足以蔚為另一
國人民之(人體語言)奇觀──這種奇觀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將之劃
入「大使館」的範圍,沒有大使館的國家又怎能不把它劃入「國家
根本大業」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