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3 17:09:41顏士凱
戰後的台灣春夢(後記):李安的「小」解
(1)
李安在今年(2006)一月底拿下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時說,他堅信「電影的力量足以改變人類的思維」。李安說的這句話其實早就已經是事實,而不是人類尚待努力的美麗夢想。李大師家是規定不準看小電視的,難怪李安對小螢幕的power,缺乏深遠的體會與宏大的認識。
上世紀九零年代末起至今,聞名全球的「韓流」,靠的不是電影而是電視,徹底征服了當代的亞洲人。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像過去一再把政治新聞放在頭版的平面媒體,一個個地被迫下台鞠躬,過去總是被小看的攸關民生的新聞(禽流感、SARS、氣象、假期、黑心食品),成為平面媒體熱銷的版面;腥羶色的電視新聞24小時被放送到每一個家庭。
縮小為電視螢光幕的電影,24小時在每一個家庭「不再驚奇」地被接收;過去被放大在課堂上的經典之書,而今在電腦螢光幕裡化整為零,閱讀之「書」、寫作之「文」縮小為隨手亂紛飛的blog。
許多過去只能到試片間才看得的電影,已「進化」為可以隨手(可得)帶回家看的(錄影帶而)DVD--這條因為科技進化而縮短的觀影道路,究竟是重新改變了改變電影對人類的「思維」的影響?還是更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這恐怕已經不再是一個電影「在社會中」改變人類思維的時代,而是電視「在生活中」蠶食每一個人身與心的新世紀。
李安在今年(2006)一月底拿下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時說,他堅信「電影的力量足以改變人類的思維」。李安說的這句話其實早就已經是事實,而不是人類尚待努力的美麗夢想。李大師家是規定不準看小電視的,難怪李安對小螢幕的power,缺乏深遠的體會與宏大的認識。
上世紀九零年代末起至今,聞名全球的「韓流」,靠的不是電影而是電視,徹底征服了當代的亞洲人。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像過去一再把政治新聞放在頭版的平面媒體,一個個地被迫下台鞠躬,過去總是被小看的攸關民生的新聞(禽流感、SARS、氣象、假期、黑心食品),成為平面媒體熱銷的版面;腥羶色的電視新聞24小時被放送到每一個家庭。
縮小為電視螢光幕的電影,24小時在每一個家庭「不再驚奇」地被接收;過去被放大在課堂上的經典之書,而今在電腦螢光幕裡化整為零,閱讀之「書」、寫作之「文」縮小為隨手亂紛飛的blog。
許多過去只能到試片間才看得的電影,已「進化」為可以隨手(可得)帶回家看的(錄影帶而)DVD--這條因為科技進化而縮短的觀影道路,究竟是重新改變了改變電影對人類的「思維」的影響?還是更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這恐怕已經不再是一個電影「在社會中」改變人類思維的時代,而是電視「在生活中」蠶食每一個人身與心的新世紀。
(2)
這稿子是應94期《電影欣賞》的七、八月號「美加文學與電影」專題(1998)而寫,時值海明威(1899-1961)冥誕九十九年,我剛從日本旅遊回來,收獲之一是我在東京神保町買到兩本海明威的傳記舊書(註一),而在此的前一年(1997),好萊塢一部關於海明威的早年愛情生活的傳記電影【永遠愛你(In Love and War)】,由Richard Attenborough(註2)執導、珊卓布拉克與克里斯歐唐納聯合主演。
2004年底,我剛從電影線記者退下來,時值海明威已然去世四十週年,但他的小說熱度與影響力,有如一隻鬥不死的西班牙牛,持續在世界各地狂奔。海明威生前出版了十四本小說和短篇故事,死後他的後人與朋友不斷挖掘出他生前的殘稿,總共給他出了九本作品之多。據出版商估計,海明威的著作,每年仍在全世界各地賣一百萬冊,環顧全球,沒有一個作家像他樣子享有旺盛不衰的文學存活力和讀者喜好度。這種不死鳥的後續力與「市場」收入,堪稱文學界的「貓王」(註3)。
問題在於,電影在今天不僅不再像過去是一種只能進戲院才看得到的「神聖」之物,而是隨手可得的「日常生活用品」(DVD連鎖出租店甚至可以租到剛下片沒幾天的院線片,五十年前的舊片也可以到電影圖書館找得到,台灣的有線頻道電視台至少有十一台,更是不捨晝夜地播放古今中外各種類型的電影);而過去在海明威作品中的「神聖(難以企及的)主題」,戰爭、鬥牛、捕魚、狩獵、愛情、暴力、性愛、冒險、徬徨、失落和陽剛之氣等,一再在新出爐的海明威傳記中被一一解構成「世俗的」日常生活片斷。
電影已然從神聖的領域中被解構為世俗的生活用品,所謂的戰鬥與勇氣也很難不被解讀為打鬥與冷酷。當代的日常生活確實變得比「神聖時代」豐富,然而,也許是太也豐富了,當代的觀眾與電影人,已經不知「節奏與空白」所蘊涵的生命秘碼與自然空間,這也令得愈來愈多的電影(與文章),只能用更多的「動作與空蕩」來「豐富」自己--太多的「飲料」只有把口水衝刷掉,而無法積蘊出真正的口水。
註:
1, 一本談到少年海明威(《Along With You:Hemingway the Early Years》1985),一本追尋海明威在西班牙的日子(《Hemingway and Spain:a Pursuit》,1989)。
2,Richard Attenborough這位出生於1923的英國老兄,不僅身兼演、導、製於一身,在好萊塢電影史上屬於重量級的人物--除了在1982年以【甘地】一片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與導演等八項大獎外,2005年由【明天過後】丹尼斯奎德主演的【鳳凰號】,即是重拍1965年的舊片【The Flight of Phonex】,當時由希區考克電影中的男主角詹姆斯史都華,與Richard Attenborough主演,在這部舊片中那位模型飛機師就是由他主演--甚至還在一部在國民黨時代遭到禁演的電影【聖保羅炮艇】,來台與史蒂夫麥昆拍外景。【聖】片我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予以細說。
3,其實這位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並不是美國文學史上最好的作家,更不是西方文學史上名列前茅的小說家,然而,海明威卻是最出名的文體家、最受一般讀者所喜歡的作家以及被最多新一代寫作者刻意模仿和師法的大師。他的知名度遠遠超過其他西方作家的主要原因,乃拜電影之賜。
這稿子是應94期《電影欣賞》的七、八月號「美加文學與電影」專題(1998)而寫,時值海明威(1899-1961)冥誕九十九年,我剛從日本旅遊回來,收獲之一是我在東京神保町買到兩本海明威的傳記舊書(註一),而在此的前一年(1997),好萊塢一部關於海明威的早年愛情生活的傳記電影【永遠愛你(In Love and War)】,由Richard Attenborough(註2)執導、珊卓布拉克與克里斯歐唐納聯合主演。
2004年底,我剛從電影線記者退下來,時值海明威已然去世四十週年,但他的小說熱度與影響力,有如一隻鬥不死的西班牙牛,持續在世界各地狂奔。海明威生前出版了十四本小說和短篇故事,死後他的後人與朋友不斷挖掘出他生前的殘稿,總共給他出了九本作品之多。據出版商估計,海明威的著作,每年仍在全世界各地賣一百萬冊,環顧全球,沒有一個作家像他樣子享有旺盛不衰的文學存活力和讀者喜好度。這種不死鳥的後續力與「市場」收入,堪稱文學界的「貓王」(註3)。
問題在於,電影在今天不僅不再像過去是一種只能進戲院才看得到的「神聖」之物,而是隨手可得的「日常生活用品」(DVD連鎖出租店甚至可以租到剛下片沒幾天的院線片,五十年前的舊片也可以到電影圖書館找得到,台灣的有線頻道電視台至少有十一台,更是不捨晝夜地播放古今中外各種類型的電影);而過去在海明威作品中的「神聖(難以企及的)主題」,戰爭、鬥牛、捕魚、狩獵、愛情、暴力、性愛、冒險、徬徨、失落和陽剛之氣等,一再在新出爐的海明威傳記中被一一解構成「世俗的」日常生活片斷。
電影已然從神聖的領域中被解構為世俗的生活用品,所謂的戰鬥與勇氣也很難不被解讀為打鬥與冷酷。當代的日常生活確實變得比「神聖時代」豐富,然而,也許是太也豐富了,當代的觀眾與電影人,已經不知「節奏與空白」所蘊涵的生命秘碼與自然空間,這也令得愈來愈多的電影(與文章),只能用更多的「動作與空蕩」來「豐富」自己--太多的「飲料」只有把口水衝刷掉,而無法積蘊出真正的口水。
註:
1, 一本談到少年海明威(《Along With You:Hemingway the Early Years》1985),一本追尋海明威在西班牙的日子(《Hemingway and Spain:a Pursuit》,1989)。
2,Richard Attenborough這位出生於1923的英國老兄,不僅身兼演、導、製於一身,在好萊塢電影史上屬於重量級的人物--除了在1982年以【甘地】一片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與導演等八項大獎外,2005年由【明天過後】丹尼斯奎德主演的【鳳凰號】,即是重拍1965年的舊片【The Flight of Phonex】,當時由希區考克電影中的男主角詹姆斯史都華,與Richard Attenborough主演,在這部舊片中那位模型飛機師就是由他主演--甚至還在一部在國民黨時代遭到禁演的電影【聖保羅炮艇】,來台與史蒂夫麥昆拍外景。【聖】片我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予以細說。
3,其實這位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並不是美國文學史上最好的作家,更不是西方文學史上名列前茅的小說家,然而,海明威卻是最出名的文體家、最受一般讀者所喜歡的作家以及被最多新一代寫作者刻意模仿和師法的大師。他的知名度遠遠超過其他西方作家的主要原因,乃拜電影之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