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1 23:14:15顏士凱

電子媒體論(下):自由的不自由,沈富雄

2005/04/21

沈富雄的政論節目『把脈台灣』將在明天做滿四十集後下檔,令人不禁對於台灣社會今天的「言論自由」,產生更進一步的「遐想」:究竟解嚴近十八年的台灣社會,言論自由到何等程度?眾所認同,台灣在解嚴後言論自由的「開放程度」,在兩岸三地首屈一指,然而,一旦論及「程度」,某些很微妙的「不自由」問題就浮現出來。

解嚴後來到九零年代電子媒體大方光芒的時期,電子媒體急遽走向「悚」動、以致製造「聳」動的方向就愈加明顯。而就近年來熱門的電視政論節目,節目導向之所以愈來愈趨近於「為反而反」,也就不難理解在百家火熱競爭的時代,製造「反動」式話題之所以成為當代電子媒體「顯學」之不得不然--在百無禁忌的民主社會中,再也沒有比「反動」更能具有瞬間刺激的「奇」效。

據此以觀,偏綠的政論性節目之所以淪為收視率上的弱「視」節目,也就不足為奇;而幾近漫天開罵的李豔秋主持的『新聞夜總會』,收視率經常在0.8乃至0.9,也就更不足為奇了--不只因為綠營是現在的執政黨,更且還因為綠營「已經」執政了四年多了,放在急速轉動的電子媒體上的「政論」,要不反不動、平心以論,要不教人以為在學院殿堂也難。

解嚴十年以上的台灣社會,不僅早已不是個「殿堂」的時代,而且已然是非步入「店」堂不可的年代,在如是百無禁忌、百般刺激的商業年代,所謂的「自由」其實是操縱在「不自由」的商業手段之下--我們其實並非生活在一個自由的社會,而是一個「自由的不自由」的「商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