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25 07:53:05顏士凱

天長地久的一對戀人──【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圖:吉姆卡索維茲主演的【受難記】)



“我深信我們當只讀那些螫咬我們的書。
如果我們所讀的書,無法給予我們當頭棒喝,
則我們讀書何用?
就因為書令我們快樂嗎,你說?
天哪,如果我們沒有書,
我們不也很快樂嗎?“
──卡夫卡:與友人Oscar Pollak書信



一‧「激情」的空洞


身為一個因民主化以致全面世俗化、二十一世紀城市人的我們,梅爾吉勃遜導演的【受難記─最後的激情】,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激情」?遍佈於影片中達到人類視覺經驗極限(這也正是梅導公開揚言的影片目標)的皮開肉綻再肉綻皮開,究竟能「帶動」世俗化的我們什麼樣的「最後」──世俗社會中最不可能──的「激情」經驗?


吊詭的是,這個嚴肅到不行的大哉問,也許也是一個最不正經之問。因為,世俗與激情也早已被我們劃成等號──被遺忘歷史的我們,被不知歷史的我們,被已然拋棄神性、又逐漸遠離人性的我們。卻也正由於我們對歷史的遺忘與不知,成就了我們的全面世俗化,再加上神性與人性一起被我們棄離,「成就」了我們難以救贖的機會。


乖乖,我們需要救贖嗎?早已宣告「上帝已死」的我們,為什麼還需要救贖?我們何罪之有?──這對我們真是比太空還遙遠之問!我們看著這部電影也許會被激起如是激情之問:我們「究竟」(「是否」已經不存在了!)「醉」臥在何處?──否則,我們不會常傾聽到內心空虛的聲音;否則,我們也不會常聽聞到他人空洞的言詞。然而,這恐怕還是一時之間(=空洞?)激情之問罷了。


整部電影的情節走向其實是很簡單的,簡單到近乎空洞:影片從耶穌的最後晚餐之後開始,他雖然已經預感了自己生命的即將終結,以及偉大使命的到來,然而,他還是必須在吃過晚餐之後向他的天父祈禱,祈求他給他力量;在耶穌於林中祈禱過程中,撒旦不斷誘惑他,他的門徒不斷聽到耶穌(在天父與撒旦之間掙扎的)痛苦的哀嚎。祈禱與掙扎結束了,耶穌卻跟著被猶大帶來的羅馬士兵所捕。就從這個地方,耶穌死前十二個小時的人類肉體受難極限也展開了。


羅馬士兵不只用皮鞭痛打耶穌,還用倒勾的刑具一次次刺進耶穌的肉裡面;肉被活生生地掀開來,血像湧泉般當眾噴出來;羅馬士兵的狂笑聲在空中綻放,耶穌的血水在地面上積聚一灘又一灘;他在背面鞭打與掀肉後,繼續被翻轉過來,從正面開始另一場掀肉極刑;但這才只是受苦受難的開幕式而已;羅馬士兵把一頂由鐵蒺藜做成的王冠戴在他的頭頂,因為他耶穌早前宣稱自己是「王」;羅馬教會與民眾一起判他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這在當時是被視為罪大惡極的第一號死刑;他必須扛著他的十字架登上山頂,監視他的羅馬士兵也必須在他爬山的過程中,不斷鞭策他向上前進;他在途中一共昏倒了十三次,還好有一個人幫著他把十字架扛上山;他的母親一路跟到山頂,悄悄跑到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兒子腳下,她吻了他的腳,他頭上的「王水」、皮開肉綻的黑水、腳背被釘爆開來的血水,一起滾進母親的口中與唇上;風雲變色中,耶穌告訴母親「成了!」耶穌就這樣斷了氣;但三天之後,電影敘述耶穌再度復活了。


冷靜而不激情以察,在這麼短短的126分鐘,早已「全面世俗化的我們」最感好奇的,不會是耶穌他老人家在最後十二個小時裡怎麼受苦受難,恐怕也不會是我們的「罪與醉」,而是:我們是否有所謂的「激情」因而「復活」了?



二‧把誘惑煮成激情


事實上,是的,最接近的「事實」是,首先「復活」的其實不是我們,而是我們對另一部電影的記憶,對梅爾吉勃遜(1956-)在【英雄本色】(1995)最後一幕的記憶。


在那場大刑伺候,哀天嗆地的呼嚎聲中,世俗的我們很難忘得了排列在一旁的各種酷刑器具;那像手術檯邊的一排器具,也很像廚師手邊的各種刀;【受難記】中的耶穌在那場被羅馬士兵,從背面拔肉到正面掀肉的恐怖慘景,儼然正就是這部皇皇大片的「續集」,因為就在跪倒在地上的耶穌身旁,同樣展示著一排觸目驚肉的刑具,因為把這場酷刑伺候的慘劇推到極限的,就跟【英雄本色】最後一幕是一樣的,人仰天而臥,刑具一刀刀地將人體切割開來,大地爆炸出一陣陣被撕裂開來的慘叫聲。


「事實」因此是,梅導早在已經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在「受難」。然而,這個「受難」的時間還不是最逼近梅導的內心部位。梅爾吉勃遜說過,遠在1992年(這也是他的【致命武器3】上映那年)時,他就已經展開對耶穌受難的「研究」了。


梅先生說他那時飽受毒癮與酒癮之苦,在醫院中接觸到聖經,在大受感動之下,而痛改前非。也許,梅先生曾經在現實世界中,借助聖靈的啟示,借由自殘或他殘的苦難,得以從毒癮與酒癮中獲得解脫;這,我們無從得知。不過,是的,最接近導演梅爾吉勃遜的「不過」(比較不那麼「也許」)的是,梅先生年輕時的一大志趣(激情?),很是教我們對他對於這種「近乎屠宰式的苦難」,感受到最高度的好奇。


梅爾吉勃遜曾透露過他年輕最想從事的行業,並不是演員而是廚師,他當時甚至對當演員一事既沒有概念更缺乏激情;他說他在進入這行業之前,對演員這行業根本是沒有什麼想法的,當年之所以會去唸演藝學院,全因雪梨的新南威爾斯大學,給他提供獎學金所致。從此,梅先生沒再幹過別的行業,也沒機會、時間、體力(雖然有的是金錢),再回頭去掀翻起他年輕時的激情。


幾乎不曾實現的廚師(只曾在他高中時代到餐聽打工時,些許「目睹」過一小段時間),幾乎已成的世界一流演員,因此對梅導來說,成為一種難以忘懷的激情,成為一股難以言說的痛苦的「誘惑」(成功與成就感的誘惑)──否則他不會在事業瀕臨顛峰之際,反而備感內心空前的空虛,以致失落在酒、毒狂飲中而難以自拔。


然而,演員這行業是很奇特的,尤其是電影演員。奇特的地方在於,演員在極短時間內不僅必須變換成另一個人,一個與世俗之人絕然不同之人(在好萊塢電影中男人常常就是一位英雄),更且在中間下戲的時候,又必須被迫回到(且是面對)世俗世界中的種種,「倒演回去」一個庸俗之人的角色;但是就在拍完整部影片後,電影又要上映了,這個正逐漸要脫離影片的常人,卻在世俗世界中飽受來自各方的「不俗」眼光與言詞,他這次卻是就在世俗世界「之中」,面對世俗與神話難解難分的另一個詭異的分裂世界。


早在2002年三月,梅爾吉勃遜要推出新作【梅爾吉勃遜之勇士們】,飛到倫敦為片宣傳時,在接受BBC電視臺時首度透露,他在十七年前正在拍攝【衝鋒飛車隊3】,曾沈迷於酒精而不自知,當時知名女歌手蒂娜透納丟給了他一張照片,照片的背面寫著「別把這人毀了!」梅先生看了自己那副德性後大夢初醒,方知自己正面臨酒鬼的邊緣。電影殺青後,梅先生退出影壇長達兩年,「躲回老家澳洲的農場照顧牛隻,重新尋回自我」。


對於一個走在事業高峰的演員,兩年是很長的時間,而且光靠「在農場照顧牛隻」,就可以把酒癮徹底戒掉,永絕後患?梅爾吉勃遜在這兩年中間,真正在抗拒的是什麼?這次在為【受難記】宣傳時,他被迫說出了他當年內心的最深層的苦難:他當時要抗拒的除了酒癮,還有毒癮(註)。梅爾吉勃遜說他甚至還產生了跳樓自殺的念頭:「我的精神世界崩潰了,什麼都沒有剩下,絕望,徹底的絕望,覺得那麼一跳也不過如此。」但後來,他從聖經中找到了支援自己的力量,他借助聖經成功地改造了自己的生活,這就是他今天拍出了一部宗教色彩濃厚的【受難記】最深層的原因。


原來做為一名世界一級的電影演員,在電影與現實世界所承受的激情,光靠大自然是難以獲救的,只有從宗教的苦難中,才得以獲得徹底的救贖。然而,不僅祈禱是必須日日反覆加以演練,才能獲得神靈的庇蔭;一旦再度走入充滿激情的電影演員工作崗位,撒旦的誘惑也隨之再度浮現。在這個神靈與撒旦對決的時空中,一個最絕的辦法,就是把他內心中的神直接搬進到撒旦的戰場上。


對於演而優則導的梅爾吉勃遜而言,這還不是最「神」──上帝與魔鬼對決──的地方,最神之處還在於把他內心中另一股被掩埋了多年的激情,加進這個戰場中:一直未能實現的廚師情結。梅爾吉勃遜在那兩年之中,經由對「神」的領悟,而發掘到一種無人可及(神?)的「重新尋回自我」:不是做為一名廚師的色香味快樂(誘惑),而是將自己身兼廚師與被烹煮的食物的「激情」!──十字架成為這種詭異組合的「神」妙象徵。



三‧空洞的激情


是的,是「激情」,而不是激情──是宗教化的「激情」,而不是世俗化的激情;是人類肉體與精神最極端的「激情」,而不是俗世中極盡享樂的激情──是透過耶穌的受難(在拉丁文中passion的原意其實是耶穌的受難),把passion還原為一個人逼近耶穌的受苦受難,而不只是做為一名演員的英雄式的激情。


也許,【英雄本色】對梅爾吉勃遜最震撼的是,即使是嚐盡了奔上英雄的最頂峰的滋味,但在那上面一旦缺乏了肉體的極盡激情,忠誠愛國、民族大義、萬心所繫,這一切極致英雄的激情,竟也不過是一場空!──更不用說一切俗世的極盡享樂,簡直把激情丟進空洞之無底洞。


中國六四民運領袖之一王丹,在1999年首度來台,四月一日到東海大學演講時,一名東海大學的女學生對他提問:「你快樂嗎?」王丹當場傻眼,他頓了許久終於說出一句教當天來聽演講的人,發出僅有的一次快樂的笑聲:「這,這好像是一句流行歌詞。」王丹最後並沒有回答這個疑問,因為這種「東西」,根本無法與政治「激情」相提並論,更無從進入擺脫「流行」的恐怖的政治運動之中。對飽受政治「激情」的人而言,「快樂」這「玩」意兒,有點令他們無從思議,有點教他們無所適從,還有點接近於空洞。


然而,對於這種「有點(快樂或激情)」,古往今來再沒有比卡夫卡以「筆」體驗更深的人了。卡夫卡的秘密不僅在於,他寫出「寫作是一種對上帝的祈禱」如此教常人「無從思議」的句子,更在於卡夫卡是第一個把寫作當作一種宗教經驗來實踐的人。在他各種作品與(滲透到數量更多的)不是作品(日記與書信)中,處處遍佈的恐怖、孤獨、不幸、痛苦等看似俗常的字眼,都被他一再又一再地(激情)演化為受苦受難的極限層次(「激情」)。沒有「激情」的人,只能對卡夫卡激情地誤解;難怪卡夫卡在遺囑中交待摯友Max Brod,要把他的作品銷毀──卡夫卡的「這種」遺言就同時隱藏著他全部寫作的「激情」之秘:慾火一再焚身,神靈因此獲得顯現。


然而,愛情之所以「也」被全面世俗化的今人視為一種宗教體驗,一半或出自於激情的誘惑,另一半也許更來自於愛情獨一無二的「烹煮」手法。是的,愛情真正最教人百味交集之處,又也許與性高潮是很接近的:一種在激情與痛苦之間的慾火「焚」身的「激情」。熱戀是激情,然而,爭吵與失戀那股輾轉反側不已的「煎熬」,才是真正最接近「激情」。對於缺乏宗教信仰的人們而言,真正刻骨銘心的愛情是由激情與「激情」所組成──這才是全面世俗化的我們的愛情經驗中,一對真正天長地久的「戀人」──【受難記】正是把這對「戀人」徹底地分隔開來,因此教我們在內心「最深層」中,對這部電影感到一股說不出來的「不快樂」。(2004/03)




(註)且讓我們聽聽張學良在其口述自傳中,怎麼敘述他在1933年時戒毒的「激情」狀,或許這有稍助於缺乏「激情」的人們,對於梅爾吉勃遜為何如此迷戀於「切開自己的肉」:

“戒毒過程確實苦不堪言。手腳都被捆綁在病床上的張學良,雖然痛感揪腸裂肚,但已束手無策。實在疼痛鑽心時,他或用牙齒撕扯衣服或掙紮著打滾。衣服扯爛了,胳膊被自己咬青了,汗珠落在地板上,他呻吟著,哀號著,聲聲撕人心肺;親朋好友實在忍受不下去了,幾次都想沖進去解救他。「我說過,誰也不許進來?」張學良在屋內吼道,「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許違抗!」當毒癮發作時,張學良便用頭“咚呼”撞牆。這聲音像利劍一樣,刺痛了門外人們的心。漸漸的,那“咚咚”聲越來越小,頻率越來越慢。最後,屋裏一點聲響也沒有了。這時,人們衝進屋裏,只見張學良橫躺在地板上,滿頭是血。米勒博士來到少帥身旁,見他雙眼緊閉,渾身抽搐,知道他正在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米勒從內心佩服少帥的堅強意志,決定給他打安眠針,但從昏迷中醒來的張學良見到針頭,條件反射地大吼道:「我不打針,我不打針,你們都出去!」說到這兒,張學良便又昏了過去。就這樣,一連七天七夜,經過一番死去活來、脫胎換骨的折磨,張學良終於剷除了痼疾,拔掉了病根。(記錄者說) 張學良下狠心戒毒,有如三國時期關雲長刮骨療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