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8 02:00:128cm

2010-06-08‧M57未發見記

2010-06-08M57未發見記
 員工自殺事件讓大家驚覺手機製造成本竟然遠遠低於售價,因此手機商最好搶先在新式手機發表前夕支援代工廠宣示未來加薪,以便力挺手機售價。


  昨天晚間多雲,想要從雲隙觀星也不容易,就暫時忙於其他事務,晚間九點看到已經放晴,等到諸事完結已經非常疲憊,仍於十點多喝杯咖啡開鏡觀星,雖然知道透明度不算極佳,但是還是把握難得的好天氣全力一拼。
連這樣的天氣都不開鏡的話,一年到頭就沒多少日子可以開鏡了。

  在作業之前先觀察亮星,透過清晰銳利的回折像確認空氣非常穩定。看到南方低空的心宿二,想了一下還是放棄M4了,在這裡觀察多年,M4一直都是看不見的。

  幸虧有鄰屋遮蔽天頂附近,觀察天頂天体時鄰屋屋簷提供了非常靠近的參考位置,天体導入速度很快,但是花了很久還是無法察覺M57星雲,也覺得視力狀態不良(還是該先服用葉黃素才對),決定先用100倍繪下目視暗星,再比對電腦星圖極限星等是10.15等,或許沒能看到比10.5等更暗的星,就不能看見M57了吧。

  近日的溼度很高,因為筆者傍晚看了溼度是75%(台北平地溼度經常在75%左右的的),深夜濕度則是88%,或許空氣更淨一些就能看到M57。

  因為鄰屋遮蔽的關係,容許觀察M57的時間只有一小時左右,而且受到鄰屋的廚房燈光干擾,有機會還是會繼續試圖觀察。

          



資料來源:
http://www.city.asakuchi.okayama.jp/museum/event.htm#stamp

  • ステラスコープ(筒型星座早見盤)・作り方(PDF 558KB)New!
  • ステラスコープの星図など(PDF 747KB)New!
  • ペーパー分光器(紙コップ バージョン)・作り方 (PDF 607KB) New!
  • 火星の飛び出すカード・作り方 (PDF 221KB) 
  • 火星の飛び出すカード・型紙 (GIF 634KB) 
  • アクアタワー (PDF 43KB) 
  • かんたん万華鏡・2種類 (PDF 49KB) 
  • ペットボトルで作るミニプラネタリウム (PDF 66KB)
  • ミニプラネタリウムで使う星図(GIF 206KB)
  • ペットボトルで作る望遠鏡の架台 (PDF 47KB)

  •   





    alget 2010-06-08 12:08:35

    M4是個光度分散的天體, 容易受光害影響. 以前我用10x50可以"勉強看到", 用15x70可以"輕易看到", 用4吋折射鏡可以"看得很清楚". 現在用4吋折射鏡才"勉強看到"罷了.

    嗯, 題外話, 我發現有不少外國同好, 他們的言論和閣下的很相近, 大家都認為小鏡子有很大的潛力, 大家都認為書籍上的望遠鏡極限星等已經不合時宜, 大會都認為高倍率有助觀看和識別深空天體.

    可見閣下的觀察水平也相當的國際化啊.

    版主回應
    M4仰角在香港會比台北高些,十幾年前20cm鏡設置在台北近郊山上,曾經勉強察覺M4核心。現在自宅觀察,南方光害稍重,仰角不高的M4真是完全無法察覺的,俟透明度良好時會再努力。

    也許會先用廣角攝影確認M4是否完全隱沒於光害,以不同曝光實攝,如果顯示相對亮度不足的話,當然也無法目視了。

    有關小口徑望遠鏡的性能討論,都是基於筆者實驗的結果,只要是真的有細心在看星星,也該有類似心得才對,筆者只是做了實驗,又試圖對這些實驗現象提出解釋,以便將一品一級一地的觀察經驗,延伸到其他品級機材與地點。

    現代數位攝影飛躍式的進步,讓小口徑輕巧機材也能發揮很大的效力,了解其中道理,就可以省下金錢和體力。

    以近日討論木星撞擊影片為例,非關赤道儀等級,與光學性能關聯不大,關鍵幾乎全繫在數位攝影機。

    總之感謝閣下提供其他同好見解,大家都是真的在看星星,而不是專心偷瞄別人的機材。筆者在觀星方面不敢說有「國際化」,只是基於台北都會的天地環境,做些「實際化」的探討而已。

    要擺脫人云亦云聽說轉述道聽途說,就要學會駕馭危險錯誤,這是明知故犯的技巧,非但正確而且與眾不同。最孤高的技巧,通常包含多重禁忌技法。

    老師千萬交代不要做的行為,其中有些指向非但正確而且與眾不同的孤高技法,「世界第一」通常是這樣來的,筆者自身經驗是這樣,有些商業電影也包含這樣的情節,有機會再引用參考。
    2010-06-08 13: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