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30 02:31:178cm

2009-09-29‧台灣天文青少年事件簿

 2009-09-30台灣天文青少年事件簿

  十五年前哈雷彗星回歸前不久,筆者有天在台北市立天象館某房間,見到兩位高中生開門進來,各放了一張M42相片在桌上,一段時間以後,兩人進來要取走相片時,發現兩張相片視野角度都太接近(日本天文雜誌的廣告和讀者投稿頁看太多,以致風格完全相同),結果他們二人認不出那張相片才是自己的。當時有了解一下,兩位高中生都是用日本新發表的短焦牛頓鏡。 

  霎時間筆者覺悟了,依賴機材移動攝影已經來臨,大家看多了日文雜誌的讀者投稿,已經認定相片是誰拍的不是重點,是用什麼機材才是關鍵,再來就淡出自理,從此至今只為了試鏡拍過不到十張相片(拍得不好的不算)。

  筆者說過天文攝影不是拍模特兒,沒辦法繞到天體的側面和背面照相的,大家面對相同的天景,只能抉擇相機的相位和曝光的程度,如今攝影進入數位時代,拿了別人的相片增少曝光、轉移相位後適度剪裁,不用辛苦攝影也可衍生另一張天體相片(在著作權法務上稱為「改作」)。

  到底天文攝影容許的改作程序包括那些,檢討起來是很辛苦的,台灣觀星界是否要多費心機,就看小眾幾十人的選擇了。

  很多人在觀星方面過度浪費時間,筆者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要分辨出何者可取?何者不可取?初學入門者能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程度,面對未來五年的經濟不良環境,人生必然順遂,觀星自然愉快。


外出觀星時一人一機是共通原則,但是這種執著是大可不必的,因為一人一機效率很差,二或三人共用一機效率會高得多。只要兩三人具有相同品款或共通機材,就可以兩、三人同機共車,作業起來會輕快很多的,而且組員間操作機材的經驗交流會非常密切且有效實用,返家一人一機時會更加得心應手。

alget 2009-09-30 23:49:11

http://blogs.yahoo.co.jp/solunarneo/47096229.html

似乎是日本天文界的另一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