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11:55:17jean

見山是山 《生死之間》柯文哲

見山是山 《生死之間》柯文哲

 

(111.5.22/6.19)

柯文哲說:從醫心路歷程從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

最後又回到見山是山

看似繞了一圈,

其實境界截然不同,

從對醫療科技的追求,回到了正視人性。

 

不會死,不代表是活著。

那怎樣才算活著呢?

從基礎醫學出發,發展到尖端醫療,

但最終我們還是必須走回人性,去了解生命的本質!

 

《生死之間》《生死之間2

30年醫轉政,仍是轉娑婆

是慈悲,是使命

闔上了生死糾結書,

禮敬、讚嘆,阿彌陀佛!

 

不延命,不做無謂醫療

生死有時不是自己能決定。

 

不能好好活,捨和放下,是唯一要做的。

特別是告之家人,在身不由己的無常來時,不情執的幫忙放下。

 

 

隨筆摘錄

1-p156,收癌末的初衷,醫生也無法做有意義的治療,只能安排他住院。喘得厲害,把他床頭搖高30,給他掛氧氣,讓他呼吸能順暢一些;會拉肚子,換紙尿布;肚子很脹、會痛,所以給他打兩毫克嗎啡,讓他能夠舒服一點。

 

1-p160,急診後送病房,凡是各科不要收的,就去住你的病房。

(7D病房 or 德蕾莎病房

 

1-p280,十七年外科加護病房,看盡、看透生死,就會發現,世俗的名利,對人的影響並不那麼絕對。

活著的際遇不同,只有死而平等。領悟這點,某種程度是自由,成敗都不過是短暫人生的一部分,有些事過了,再回首去看,一切已雲淡風輕。

圖片摘錄網路

何方 2022-07-18 17:47:10

P.S: 醫護、宗教、生命哲學 ...等
關生死探討的學問
都算是接觸生死的課題啦

何方 2022-07-18 17:42:11

能說 能越早接到觸生死的課題
是越幸福的
不見得能全然參透
但至少更懂得 把握與珍惜
關鍵時刻不亂抓浮木
懂得甚麼是最好的 傷懷難免
但是不慌 不亂踏實篤定在心中呢
尤其在碰上醫護的助力
面對生命課題也能身心安頓如是呢

版主回應
面對生死,知識仍是我學習的開始
<老衰死:自然老死的高質量告別>,”陪伴”是開始,
自然老死不延命,也照護陪伴者的心,推薦之
<當呼吸化為空氣> <凝視死亡>
藉由醫生自己和醫生父親生病後的心路,一步步藉實境了知
<生命這堂課>急診室,快速看見生死無常,學放下

彷彿是菩薩的指引,深夜未眠,安靜心讀
半年的陪伴<無量壽經>生命哲學,種子紮根
連結了所有,如同您說,關鍵時刻,心靜,不慌忙
與情執和解,沒有遺憾!

<人生的最後期末考>,是為自己讀的,
提醒前置去自簽,為自己預立醫療決定
不實施維生醫療,不實施心肺復甦術

分水嶺後,生死如常談,無常來時,不掛礙!

感恩分享,祝平安!


Ps.以上書目,皆分享部落格中,有興趣,可參考喔!
2022-07-19 10:51:37
荷塘詩韻 二 2022-07-18 14:26:49

我網路 找了好多他的 演講 。 深刻領略 生與死

真的 醫生 醫生 不醫死, 放手 需要大智慧, 有些無意義的搶救 是 資源 延續了生命 但 病人可能承受 更大的 痛苦。


有個 朋友 家庭手足 對父親的醫療 意見不一, 不肯放手

17 年 他每個月的薪水 都幫忙支付 醫療費用 ..
病人沒品質 家屬也是 ....他最過得去 因為他也從醫 。耗費 大把金錢 也等同丟到水裡, 換得一口氣 在 而已。 根本從未清醒 ....

版主回應
五年前,因為父親,我開始學習生死大課
後續家親接二連三的離開,才懂得每一人的因緣都不同
情執,是情感的糾結,捨離和放下很難,需要在生活就練習
不延命需要前置的從容,能自簽先去做,也要讓家親知道自己抉擇

疫病延年,感知無常,懺悔人的我慢
日日讀經.念佛,心慢慢在戒定中,一點一滴去領悟<無量壽經>的智慧
如同文的第一句,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到見山又是山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凡夫如我,唯有老實念佛!

感恩分享,阿彌陀佛!
2022-07-18 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