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1.10.7.58 憶父22〉P父三周年&《生命這堂課》
106.11.10.7.58 憶父 22〉P父三周年&《生命這堂課》陳永儀
(109.11.7)
一家人在奉祀,安靜和氣中的度過。
今天是父親三周年的往生忌日。
承天寺圓滿功德第三年。
望著觀音山暈紅落日,是父親的所在。
默禱著,靈魂不生不滅,不管您在何方,持續修行,提起自性,直到究竟。
關懷師,《生命這堂課》分享了急救或臨終生命各種因緣。
曾經覺得A,合適走安寧照顧,
在閲讀這本書的紀事,心念著,年輕的她,是否能承擔,各種人生的死亡撞衝?
孩子給了我答案,她希望醫護不是只有SOP
面對只有一次的死亡,有什麽可以幫到病人,在最後的階段,
安寧照護,病患才能分到多一些時間,得到真切關懷。
A真的長大了,那份真心為他人著想,是醫者本心。
不管她最後選擇如何,相信她有了周全的考量
關懷師,隌伴意外、危急、臨終心靈照顧
跟著醫護,協助安撫不只是病患,包括家屬的情緒和心靈
在變動高壓中又要保持安定,是需要高度智慧和專業的工作
如作者所言,宗教的力量,扮演著重要安定人心的角色
在理性和抉擇中提供靈性的撫慰!
讀著《生命這堂課》,或許已簽下放棄侵入急救
在家人的情執或政令,亦又有不同因緣
讀著一個個故事,領悟業緣果報
人生好好走完全程,壽終正寢是多麼不容易的幸福!
和J每天的定課,在念經念佛中,孩子耳濡目染
一顆顆良善的佛種,紮根在她們的自性中,
學著不迷茫,有覺性的面對娑婆世界的人生課題 !
PS.《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臺灣首部生死心理學,生命中有許多猝不及防的變數── 當摯親驟逝、噩耗突襲、病痛纏身, 那些我們用盡一生追求的目標,是否還有意義?
感人的美文
早安,平安喜悅
鄰人提醒,休養生息,是大自然循環
感恩老師
寂靜的春,在「聽說」裡甦醒
祝平安順心! 2020-11-23 14: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