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8 12:58:33jean

等待的選擇  電影》莒哈絲的漫長等待

(109.2.20)

電影》莒哈絲的漫長等待

恐懼與紛亂,二戰將結束之際

丈夫未知的生與死

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

心的折磨,這樣的煎熬,遠超於生死。

終等到了一個結果,

是結束,也是另一個開始。

 

職場,又一個報刊要結束了。

N年前關上晚報的那一扇門,那景像歷歷如昨。

隱藏在心角落的陰影,此刻,再一次地轉在這流裡。

對應現今,也許不那親臨,但一樣的等待,一樣的折騰。

是隨波逐流?

不同的時空,站在十字路口,有沒有不同的可能?

心,是否一樣的無可奈何。

 

耳邊充斥著生死病痛。

同樣的空間。感同身受。

一次次在希望中,透著死亡的恐懼。

一樣的等待,一樣的折磨。

取捨,家人至親,職場成敗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呢?

 

娑婆世界的無常。每天都在演繹。

凡夫,一樣在等待,一樣的折磨。一次次的轉在流裡。

 

一個個的情緒,學著一個個的看破,一個個的放下。

少了情感的糾葛,客觀之,事會變得容易一些否?

 

電影》莒哈絲的漫長等待

劇情簡介

代表法國角逐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伊曼紐爾芬柯執導,米蘭妮蒂莉主演。故事描述瑪格莉特在戰時與丈夫羅伯特被迫分離,參與抗納粹組織的她,積極尋找丈夫下落,也不得不與納粹人士打交道。

「不但等待,還必須寫下這樣的等待」— 莒哈絲

情慾教母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法國作家。敢愛敢恨的她造就筆下狂躁的熾愛世界,現實中的感情生活更富傳奇色彩!1944年二戰期間,莒哈絲的丈夫因為參與抵抗納粹而被逮捕至集中營。為了營救丈夫,莒哈絲甘冒危險,深入敵營與蓋世太保建立戰慄的親近關係,在巴黎展開一場諜對諜的情慾攻防。面對飄忽不定的情報,步步進逼的性命威脅,莒哈絲是否會棄守最後一道防線,只求丈夫平安歸來?

本片改編自莒哈絲記寫於1944年,直至1985年才付梓的自傳小說《痛苦》。她在書中自述,這段狂亂過往原被載於她的兩本日記當中;然而莒哈絲卻「完全不記得有寫日記」。她記得筆跡與描述細節,但潛意識似是阻斷了她與這段痛苦記憶的連結。時間對莒哈絲來說就像殺手,每一秒都在殘殺她的愛與希望。而等待的結局,更讓作家全面翻轉對自己的認知。

莒哈絲,原姓多那杜(Donnadieu),生於印度支那嘉定市(即現今越南的胡志明市)。於異國的成長記憶,成了她創作的靈感源泉。1943年,她將姓氏改為父親故鄉一條小河的名字:莒哈絲。她於1950年出版了成名作《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59年寫出享譽國際的雷奈電影劇本《廣島之戀》。多產的她在超過半世紀的創作生涯交出超過半百作品,並在70歲的高齡寫下名滿天下的作品《情人》,並榮獲1984年龔古爾文學獎。1996年3月3日,莒哈絲因喉癌病逝於巴黎,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