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7 14:33:35jean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何培鈞
(105.8.14)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
〈天空的院子〉,6/18在講座中感受到何培鈞的創業熱情
在大學中已清楚自己的夢想、目標
一步步有企圖的去學習、建構所需的課程、知識
勇敢築夢,千萬貸款,轉化每月12個房間行銷
化整為零,轉念壓力,一步步完成階段任務
「運動」和不停的「閱讀」,撞擊出無數創意點子的火花
「閱讀可以累積很多個案和策略在腦海裡,需要時就會跳出來幫你,
閱讀也可以讓你超越現有的限制,看到改變的可能性。」
閱讀《張忠謀自傳》激發出「小鎮文創」免費換宿,青年創意多元
是我最欣賞他的遇困難,「轉念」的功力
一個人能力有限,匯流大家的專業、創意,才是改變地方最大的助益!
在閱讀《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一書,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人與土地的凝聚力、文創力、力量的匯聚,從點、線、面
影響在地,推廣願力至全台,甚至國際的理念!
我想何培均會不停的「跑」,不斷用「藏書」的願力,潛移默化在生活中。
文創,是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重要方式之一,
是隨時間愈沈愈香,不被取代的氣息
為自己、為我們生活的台灣,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努力去深耕!
6/18講座‧8/14著作隨筆摘錄~
同一件事,是分析好再做
還是想解決的方法,怎麼做!
p28不為文憑考試,學習,是為了明確的未來而積極準備
想了解,企業主管在管理實務上,可能經歷的困難和解決方案
去思考想做的事,有企圖心去讀,去找,去旁聽
(大三時跨系、跨校、跨領域的自主學習,聽想學的課程)
面對未來要有「想像視野」,不要怕辛苦
吸引養分,為未來做佈局
p19外公93歲,那是一動盪不安與充滿苦難的年代
我經常問外公,「您在生活艱困的時候,如何讓自己克服眼前一切考驗?」
外公淡淡說,「當別人受不了,我可以忍耐;當別人放棄了,我可以堅持!」
當下,我就決定把外公告訴我的話,放在內心,永遠不忘記
p76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要適應生活、調整態度、積極面對、最壞的打算、最樂觀的期待、專注當下
情緒的十字路口,放下情緒歸零、找事實基礎
面對每月6萬的貸款,只要每個12個房間即打平,不要只想有1500萬負債,
白天跑業務,晚上網路行銷,寄信予行政單位,推薦予文化團體
p72在發展中發現,真正的市場來自客戶的需求,持續保持熱誠與客人互動,調整策略市場就出現了
p88翻轉人生心法2: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每個困難是不是看到背後的機會
p137轉念,「飽島小吃店」轉變為「小鎮文創」用免費住宿讓年輕人用各用專長、創意帶進竹山
小鎮專長換宿募集中,借力使力,用七千租120坪,免費住宿換創新點子
p138翻轉人生心法3:莫忘初衷
初衷、傾聽心底的聲音、轉念、不輕易放棄
p162改變最貴的成本並不是資源和資金,而是每個人的改變時間太久
改變愈快愈好,不立刻行動,會失去效果
p164唯有行動才能改變自己,無論是工作或學習,要隨時懷疑、自問
p199翻轉人生心法4:運動(身心保持最佳狀態,自我療癒
p214翻轉人生心法5:愈分享,愈有熱情
選擇合適、持續、善用時間、享受路跑、與自己對話
三項創意的來源
每月31日的論壇「竹山地方青年光點」,談想法,解決問題的方法,真實實踐知識的力量
「竹馬之友慢跑步」周三,路跑,改變社區,凝聚熱情
「小鎮文創」專長換宿募集中,一個人的創意,遠不及一堆人的創意
p222資助「品研文創」從在地「竹山」轉變為「台灣」
p244「竹巢學堂」鄉鎮翻轉教學的平台
闢「藏書」空間(書,突破瓶頸,撞擊不同火花,轉化成自己的策略。書本文字有別網閱,較深入、專注、精闢,對生活影響力,改變、實踐
p258翻轉人生心法5:閱讀
善用零碎時間、
找重點(讀完,整理歸納,做註記,好的概念和觀點留下來,讓每次閱讀都有實穫
尋找典範(有目性的閱讀,年輕時讀傳記找典範,現在讀則是情境學習
數位閱讀(透過閱讀認識企業家後,會上YouTube看這企業家的網路演講或報導學習更多元;要認識一個人先了解對方的觀念和想法,見面時會給對方好印象
橫向閱讀(廣度,可以打破專業領域,對人生無限可能的限制
閱讀可以累積很多個案和策略在腦海裡,需要時就會跳出來幫你,閱讀也可以讓你超越現有的限制,看到改變的可能性。
*********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翻轉地方的夢想、信念、價值》
何培鈞/著, 振鑫/採訪整理, 林宜諄/採訪整理
內容簡介
當你知道追逐夢影的百鍊艱辛與圓夢後的甘甜美味,
我想,你也會愛上有夢的感覺。
我們始終相信,有一種信念,能夠凝聚一群人,
造就一個勢,最後萌動了一座山城……
夢想,從廢墟裡再生
一切,都必須從遇到這座
被遺落在山林間的百年古宅
開始說起……
十多年前,年輕的兄弟扛下鉅額貸款,
誓言要讓破落古宅重生。
這座全台灣最美的民宿──天空的院子,
開啟了小鎮的改變:
人才、活力、創意逐漸湧進街弄,
竹山從靜默的鄉鎮,
翻轉成帶著濃濃在地味的文創小鎮。
且來聽聽竹山小城的故事。
小鎮的天空,沒有極限
你擁有的夢想,比你想像的還巨大
座落於竹山山上的古宅民宿「天空的院子」,十多年前由一位剛退伍的大學畢業生何培鈞,與擁有建築師魂的急診室醫師古孟偉一手改造、創建。
十多年來,「天空的院子」不但成為一間熱門的民宿,何培鈞還繼續創辦了「小鎮文創」,試圖結合竹山小鎮的各種在地特產、商家、人才……希望以眾人之力為沒落小鎮注入活力,永續發展。他又陸續在竹山當地以「打工換宿」、「青創平台」、「竹藝復興運動」、「竹馬之友慢跑步」、「廟口分享」、「小鎮未來行動平台」……等活動,吸引年輕人到小鎮,創造在地生產與活力。
他希望能將這些想法移植到其他台灣偏遠小鎮,一步一步將更多年輕人拉到鄉鎮,參與改變,也喚醒在地人對自己土地的愛。
本書有何培鈞自己的個人故事,也有許多珍貴的創業經驗,及對鄉鎮文化與經濟的獨特看法與實踐,是一本有熱血故事,也有實務經驗的實用書。
作者簡介:何培鈞
「天空的院子」民宿、「小鎮文創」創辦人。希望培育更多青年朋友捲起袖子,到鄉鎮來參與改變。
1979年出生,南投水里人,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畢業。大學二年級那年到竹山遊玩,意外發現一座無人居住但形貌完整的三合院,對於傳統文化建築式微興起感嘆,進而保存文化的熱血種籽在他心中悄悄萌芽。後歷經一年整修,從舉債創業、經營艱困考驗,直到這座藏身山裡的「天空的院子」民宿,被譽為台灣最美民宿。後來試圖結合竹山小鎮的各種在地特產、商家、人才……希望以眾人之力為古有「前山第一城」之稱的竹山小鎮注入活力,永續發展。
2010年創辦「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推動「專長換宿」,拉年輕人進竹山。2012年創辦「竹巢學堂」,讓累積十年社區在地發展實務經驗轉化為學習課程,希望未來培育更多青年朋友捲起袖子,到鄉鎮來參與改變。
採訪整理者簡介:振鑫
曾獲第五屆溫世仁百萬武俠小說賞評審獎。著有《格鬥棋王:勝負手》(天下文化)、《八百鬼》等七十餘部小說。
林宜諄
政大新聞系畢業,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研究碩士。曾先後擔任多家財經媒體記者及出版社主編多年,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著有《企業社會責任入門手冊》、《走進稻香的世界》、合著有《閱讀的力量》、《我們都是大同寶寶II》等。喜愛文字工作,學習友善農耕,期待進入「半農半X」的耕讀生活。
目錄
推薦序──他是一位文創過動兒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推薦序──水牛精神的韌性創業家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 & 共同創辦人
好評推薦──田定豐、林以涵、廖嘉展
作者序 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何培鈞
我有一個夢
夢想,緣起
古老的宅院
關於追尋,你需要的是……
父親,母親
堅持
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照著心底的熱情去走!
翻轉人生心法2: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從民宿到社區
大鞍山城風味餐廳
聯結過去與現在的大鞍古道
台灣鄉鎮的問題
我的小鎮事業
飽島,意外的波折
翻轉人生心法3:莫忘初衷
青年回來了
找到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文憑與夢想
竹藝復興運動
廟口路跑,竹山動起來
翻轉人生心法4:運動
點亮地方的光點論壇
翻轉人生心法5:愈分享,愈有熱情
來竹山圓夢:青創平台
我從「創業」學到的幾件事
小鎮文創2.0
把遊客變成社會學家
竹巢學堂:鄉鎮知識的累積轉型
小鎮知識庫
翻轉人生心法6:閱讀
小鎮夢想製造機
青年創業圓夢網
收回
推薦序 他是一位文創過動兒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他很容易解讀,因為沒有什麼心機,熱情奔放。他也不容易解讀,因為總有過度投入的旺盛熱情,所為何來?
去年,因為拍攝「浩克慢遊」投宿了「天空的院子」,那次的錄影主題是「山城」,先拍攝了埔里,再趕路夜奔竹山,準備隔天山上的竹林與茶園。盤桓山路到了「天空的院子」民宿,抵達的時候已經十點多了,山上的夜讓人有些迷惘與興奮,可是必須早起,拴起大門,上床時間已是近十二點了。半夜的山雨下得急,被驚醒然後再度沉沉睡去,在如此不真實地感受下,我懷疑那陣山雨是我的幻覺。清晨五點要起床了,因為待會要錄影。
為何要如此早起,因為民宿主人何培鈞要趕著去遠地演講,他要早早動身,所以整個攝影團隊空著肚子開始錄影。劉克襄與我配合他的出發時間,算是搶拍吧。我終於遇見這位過動兒的毅力了,常常看見他的臉書說今天又去哪裡演講,昨天又參加了什麼座談會。一次的舟車勞累沒有問題,五次也可以挺得過去,可是一年近百次的苦行僧南北奔波,那就蹊蹺了,他在忙什麼?他所為何來?
他曾經邀約我回竹山,向在文創路上努力的一群年輕人,分享我在台南的文創經驗。「回竹山」那是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某種惶恐」,也是重新檢視我曾經熟悉的故鄉小鎮,有一種「雀躍的虛名」。然而這個約定,我還等著他的召喚。雖是如此,我已經環視了何培鈞的「小鎮文創」種種,隱然的喝采,訝然的驚喜。我是竹山人,何培鈞不是;何培鈞在竹山,而我不在。這種交換立場的觀察,真是有趣。
其實趣說他是過動兒,是欽佩,是高度肯定。現代很少人像他帶有唐吉軻德的傻勁,前進,不成功,再試;效果不佳,再換個方法;挫折,再試一次……。當年他將一座半頹的老房子煥然新生,就是如此。從此「天空的院子」的晴亮,就像他清湛的眉宇,山林的雲雨與霧靄,就成了他的心路寫照。何培鈞營造自在的山野生活形式,卻是效率騰騰。他創建的悠閒山居空間,過程則成了年輕人的心靈雞湯,裡面蘊含了激發動力的啟發。演講中,年輕人專注地傾聽他的山路與心路,甚至哲學式的生命價值與行銷思考。
我也喜歡聽他說著那一段「天空的院子」從動心起念開始,一路奮起不懈的往事,故事總是如進行曲一般,有強烈的節奏,輕鬆中卻又鬥志昂揚。然而,我卻更感興趣他的「小鎮文創」景色。
文創,文化創意,而「文化」兩字的精煉意涵,就如余秋雨所說的「精神價值,生活型態」。文創絕對不是華山、松菸那種財團公主所展示的型態,如果你知道了何培鈞的小鎮文創演化過程,你一定會同意我的說法,那是地方小鎮特質與居民生活型態的創意呈現,精采而有質感,感動而有未來。
竹山,是南投縣西南隅的小鎮,歷史久遠,也曾是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當然她沒落許久了,九二一地震後更顯小鎮的寥落,人口外移的數量加劇。然而,這個小鎮開始文創之後,年輕人回來了,怎麼辦到的?發生什麼事?有無其他正在掙扎的小鎮可以借鏡的地方?
讓小鎮動起來,這是大事。現在不流行大有為政府了,小鎮要走出自己的希望,要有年輕人回來。然而要年輕人回來,要先讓他們看到「活力與希望」,於是一些留守小鎮的文青開始路跑、夜跑,他們從「改變安靜」開始,揪人也揪心,小鎮的街道跑動起來了。把小鎮的資源仔細盤整,熱心達人清單列出,明白「在地化與國際化」是不相悖的,接著「青創平台」建構出來了。
這時,何培鈞與一群人提出「把遊客變成了社會學家:知識經濟鄉鎮」,把小鎮的問題變成資源,許多外地年輕人來此以工換宿,他們到了一個友善的小鎮學習,也創新小鎮的可能性,在地人與外來者一起把「小鎮資料庫」建立起來,開始向外傳授經驗。
這是驚人的行動累積與成果,也清晰的宣告「方法比熱情重要」。小鎮的希望,看到了;青年的未來,可以碰觸得到了。我明白何培鈞是旗手,他真的是一位無可救藥的文創過動兒,令人欽佩。我也期待台灣有更多的過動文創者在各地,起飛。
推薦序 水牛精神的韌性創業家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共同創辦人
我跟培鈞都是第一屆行政院青年顧問團的成員,這個在318學運後應運而生的非正式團體,一共有二十七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年輕人參與,定期開會,認養議題,扮演政府和人民溝通的角色。我認養的議題是教育和青年創業,培鈞則是青年鄉鎮發展……等。因為青顧團的關係,我和培鈞也常常有機會互動交換意見。每次青顧團開會他必定準時出席,準備充分,積極的參與,由於他住在南投竹山的山上,每次要發言時他總是會說:「今天我從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上前來與各位見面。」
前些時日,我終於有機會到培鈞的「天空的院子」住上一晚。這個位於南投竹山的百年三合院,與其說是民宿,更是記載一個年輕人奮鬥、展現生命力的最佳寫照,而這個故事也是一個社會創新的實踐。從竹山沿著山路緩緩上山,盡收眼底的是綠油油的竹林和層次分明的茶園,隨著海拔線的上升,遠方的山已經被山嵐環繞,陽光透過雲層若隱若現。我和太太抵達時已經是傍晚,車子駛入停車區,培鈞已經在那兒招手,用他那招牌的微笑、永遠不變的「小鎮文創」白T-shirt和大圓框眼鏡迎接我們。
「天空的院子」是一個三合院建築,座落在一個小山丘上,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南投,四周種滿了欒樹、松樹,院子有六間房間,入住時已經有一個外國家庭在院子的中庭乘涼聊天。培鈞在三合院的川堂(現為會客室)砌好一壺茶,細數當年如何創建這個心中的夢想。原來,他在大學時就邂逅這間房子,當時算是一個廢墟。他借貸了上千萬,修整這座廢墟。從來沒有經營民宿的經驗,他從做中學,被拒絕過上百次,過程中還遇到了他的父親病危,每天醫院民宿兩邊跑。
培鈞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真真實實的,他的眼睛充滿熱情和希望,我問他:「是否曾經想要放棄?」想想他遇到的困難,培鈞說:「有啊,好幾次都瀕臨絕望了……」我心想,是什麼原因讓他撐下去,讓他走到今天?他說那段醫院民宿兩頭跑的日子,所有人連醫生都建議他拔管放棄治療,但他堅持讓父親繼續治療,希望有一天他能看到「天空的院子」成功的樣子。而奇蹟似的,父親竟然慢慢有知覺,可以講話,漸漸復原了!培鈞的努力感動天,幾年以後他在「天空的院子」舉行婚禮,父親也參加了。我依稀記得那天傍晚談到這段往事,培鈞的眼眶濕潤了。
夜裡山上的涼風吹得竹林沙沙響,有種安詳的氣息,睡得也特別甜。隔天,用過早餐後,培鈞邀請我到他的另外一個社會企業「小鎮文創」參觀。「小鎮文創」是培鈞在竹山建立的一個社會創新顧問公司,在於用社會觀察以群眾之力來解決社會問題。
培鈞的做法總是令人耳目一新,他與在地年輕人在廟口辦路跑比賽,把竹山的年輕人凝聚起來;他租下一棟透天厝,用提案換宿的方式,一年吸引了數十個各路英雄好漢幫竹山提案,有些想法、做法也被實踐了。他還帶我去看正進行中的「台西客運轉運站」活化案,他想把一個廢棄的客運站,重新改裝,成為社會創新的基地。我們穿過竹山鎮的大街小巷,拜訪竹子工藝工作坊、當地的打鐵鋪。每到一個地方,透過他的眼睛、理想和熱情,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在他的眼裡,困難是挑戰,資源匱乏正好讓他發揮創意,他是一個真正的翻轉創業家。這是我認識的何培鈞。
我很開心也很榮幸替培鈞的新書寫推薦序。我覺得台灣需要多一點領袖,各行各業的領袖,需要更多人站出來承擔責任。培鈞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勇於承擔責任。他的光芒不是光輝絢爛,稍縱即逝的,他是持續不疑的水牛精神。這一個世代的台灣需要有更多的韌性,而培鈞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
作者序 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何培鈞
十年的累積,一直受到社會各界持續的鼓勵與照顧,今天終於完成了《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一書,我們都非常珍惜。這本書書寫了我從家庭、學校教育,到社會創業等不同階段的生活紀錄與省思,期許能夠提供台灣青年一種安定的力量與未來的嚮往。
身為六年級生的我,出生在早已脫離貧窮的社會,是一個可以念大學、有勞健保、週休二日,還有機會出國旅遊等的美好年代;相對的,這個年代,也是房價高、薪資低、物價高漲的壓力年代。每個時代都在變動,每個時代都在包容,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矛盾與掙扎。
九十三歲的外公,至今仍與我們同住。每當我看著白髮蒼蒼的他,每天規律的看書、吃飯、運動跟休息,我總是難以想像他們那個年代所經歷的一切。那是一個動盪不安與充滿苦難的年代。小時候曾聽外公回憶起他的孩童時期,我無法想像,如果是現在的我,可有那樣的勇氣與毅力,去經歷那個年代的宿命與包袱?我經常問外公:「您在生活艱困的時候,如何讓自己克服眼前一切考驗?」外公淡淡的說:「當別人受不了,我可以忍耐;當別人放棄了,我可以堅持。」當下,我就決定把外公告訴我的話,放在內心,永遠不忘記。
尤其,從「天空的院子」到「小鎮文創」,每個艱困經營的階段,都是在許多夥伴與家人不間斷的支持之下,才能一步一腳印,在鄉鎮裡扎下了根,發出了芽,長出了葉,最後開出了花。至今,我們仍在竹山持續努力營造社會共好的發展生態。
最近,我們承租下竹山鎮上「台西客運站」閒置運輸空間,預計用半年時間,將這個空間轉化成一個從產地到餐桌、把竹子工藝融入餐飲空間的「竹光工藝咖啡館」。「竹光工藝咖啡館」除了象徵交通客運站被活化的個案外,也支持農夫生產的在地食材,並且將竹編工藝導入建築空間運用。很多第一次在地發想的理念,持續推動竹山的改變。
為了鼓勵更多在地居民持續改變、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也同步建構「小鎮未來行動平台」,與在地朋友一起打造自己的夢想計畫、透過網路平台凝聚人氣、邀請外地的旅客來支持參與,成為在地夢想的行動參與者,讓「觀光客成為社會學家」的觀點,成為竹山小鎮最具體的實踐典範。如果可以,我們也期許「小鎮未來行動平台」能帶給台灣鄉鎮居民更多改變的動力,讓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最後,我們把在竹山累積十年的發展實務經驗,透過與雲林科技大學張文山老師合作,整合歸納為「小鎮文創」在地知識學習系統「竹巢聚落經理人」實務課程,讓竹山從觀光體驗提升為知識學習的場域。期許未來能引領更多華人世界的青年朋友,到竹山「小鎮文創」進行深度學習。
青年朋友們,別輕易就讓自己失去了人生理想。縱使現實生活經常要我們認輸,我們的內心,也絕對不能輸。我們一定要讓竹山小鎮恢復元氣,一定要讓台灣鄉鎮發展創新,一定要讓國家社會充滿朝氣,只要我們願意持續努力,就有翻轉的契機。
夢想,緣起 我開始懂得喜歡現在
喜歡現在就一直 充分準備的自己
記得,我大學時就曾盼望,畢業以後的生活,自己會喜歡。大二那年夏天,父母親從故鄉南投水里移居竹山鎮大鞍里生活。我對這座海拔八百公尺的村莊很陌生,但或許因為懷有這樣的信念,很快就被美麗的山林與平靜自然深深吸引。
大學期間,只要是假日,我經常揹著背包坐上火車,滿心期待能夠上山感受繁華大城市所無法體會的感觸,一個人沉浸在整片美麗的山景中,慢慢走完一段又一段的林間小路。每次在山路途中望見金色陽光,穿透竹葉葉緣灑落的光影,總是令人心境特別平和。
某天,突然在滿山竹林環繞的山路夾縫中,發現一條由石板堆砌而成的階梯,石階表面布滿綿密青苔而有些滄桑。我順著石階的方向走去,不知為何,當下內心也悄悄的感受到不安與期待。我踏著古老的石階往上走,一階接著一階,然後加快了腳步。突然,出現在我眼前的,竟是一座看似雄偉壯觀,卻又殘破不堪的古老廢墟。
百年廢墟似乎禁不起歲月的無情摧殘,任憑時光流逝靜靜的沉潛著。我試圖想像在這座百年廢墟中曾經發生過的一切,心中突然湧起一陣很深的感觸。我邊走邊想,看著遠方山腳下城市築起的高樓,那些繁華中的擁擠、熱鬧,與眼前頹圮的景象,存在著一種強烈對比。
這座百年古厝與我並無特別淵源,為何我卻感覺難過與不捨?這種內心不捨的感觸,是否因為傳統文化被生活的冷漠所遺忘?我並不清楚。只是看著這些過往我們珍惜的風土文化,竟隨著工業化而逐漸逝去,令人唏噓。天色漸晚,我帶著內心的激動下山。也就在大學二年級那年,我開始試圖努力找回早已深存我們心中的古老記憶。於是,我立下了志願。
衝破迷惘
騎著機車回家的路上,沿途兩旁的山林茂密而安靜無聲,思緒卻澎湃激昂格外清晰。雖然眼前的路,我還不清楚,對於未來的態度,卻有一種篤定的激情與決心。
我念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因為在山上的深刻體悟,回到學校後,我開始為自己由衷嚮往的未來著手準備。表面上看似一成不變的大學校園生活,內心深處卻早已有一種說不出的迫切感,不斷的期許自己,希望逝去的傳統建築文化,能在我們這代人的手中重新喚回。
因為開始懷有這樣的理想與抱負,讓我在學校的學習態度產生了自信,並且深信學校所學的一切,是為了讓自己邁向更長遠的未來。我發現了一個迥然不同的大學風情,彷彿突然明白了人生的一些事情。
人生總是有許多當下,縱使輪廓初始不那麼清晰,經常徘徊思考,只為了在撲朔迷離中發現一條明確的道路,這並不容易。在大學三年級時,我成為班上少數沒報考研究所的學生,更開始積極的跨系、跨校、跨領域的自主學習,也特別參加顧問公司為企業主管規劃的中階實務管理培訓課程,因為我想更清楚的了解,企業主管在管理實務上,可能經歷的困難與解決方案。
不為文憑與考試
同學對於我的決定感到非常訝異,因為我額外付出時間學習的類別科目,其實並沒有學分文憑的相關證明,更不是系所對於學生的期待與規劃。然而,如果我們在大學裡的學習,僅是為了文憑學歷,一旦沒有考試學分制度,很容易就停止學習,反而失去了教育最終的社會價值與意義。有鑑於此,在學校的匆匆歲月裡,我始終努力學習,把握大學稍縱即逝的光陰。大學於我而言,不再只是為文憑考試而學習,更是為了自己擁有明確的未來而積極準備。
台灣每年有幾十萬名大學畢業生,如果每位青年都能以更開放與關懷社會的胸襟,找到自己人生的夢想,那麼,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一定能夠透過學生的主動學習與熱情實踐,而產生無限的力量。反觀,如果青年對於學習感到迷惘,僅是為了滿足社會各種形式制度指標,學習價值失去了意義,非常可惜。於是,我在大學期間,就一直在充分準備自己,對於未來,我不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後。
堅持 有房客入住時 壓力大到很崩潰
沒有房客來住 也很令人崩潰
「天空的院子」完工開幕之後,表哥也回醫院工作了。少了表哥的院子,總覺得靜悄悄的,靜得有些冷落,靜得好空虛。
在這之前從未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我,必須獨自負責這座占地八百多坪古老莊園的營運與大小事宜,從除草園藝、水電維護、房務清潔、接待旅者、架設網站、撰寫文案、財務會計......全部一手包辦。對於當時的我而言,「經營院子」實在是嚴峻艱辛的苦役。
三個月過去了,再怎麼絞盡腦汁,再如何刻苦勤奮,卻僅能用「慘澹度日」來形容。因為積欠銀行繳息無法正常,終於,銀行發出了最後通牒,若是再無法在期限內清償債務,「天空的院子」將面臨銀行查封拍賣的可能。
那時我警悟到,在「理想抱負」、「現實周旋」間的衝擊,心中經常出現尖銳的矛盾,以及面臨無法調和的兩難窘境。
獨挑大梁
在房客於十一點退房後,我總是獨自一人戰戰兢兢的整理每一個房間,快速的替換床單被單、用吸塵器吸地、拖地、收垃圾,從早上十一點一直清掃到下午三點四十五分。總是在渾身大汗淋漓,工作告一個階段,準備坐下來吃中飯時,我的手機就響了:「管家你好,我是今天的房客,提早十五分鐘到,現在就在門口,麻煩你開門。」
「不好意思,麻煩等我三分鐘,我馬上為您開門。」
說完,我把身旁幾個大垃圾袋往臥室裡扔,洗了個三十秒的冷水澡,趕快換上管家制服衝去開門,然後以最優雅的姿態服務每一位客人,彷彿任何困難都沒發生過。
有房客住房的時候,壓力大到很崩潰;沒有房客來住,又擔心倒閉,也很想崩潰。無論有客人或沒客人,我都處於隨時會崩潰的邊緣。那時我如果說NO,停止「天空的院子」的經營,我就解脫了,但是我沒有!
之所以這麼專注的經營院子,那是因為這正是我想做的事。
我不應該擔心社會紛擾,不應該害怕景氣不好,而是要為自己真心信仰的事情全力以赴才是。我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體力與壓力極限中,不斷鼓舞自己、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對於面臨充滿艱辛考驗的過程,我從未想過放棄,擁有的只是一心想著如何克服度過。我也相信,唯有更勤奮努力的投入,才能找到自己在社會存在的價值。
「院子」開始營業的頭幾個月,生意非常慘澹,一個月要繳六萬元的本金利息,還款壓力異常沉重。如果遇到經營不樂觀,也許代表過去的策略不夠準確,於是我調整方法,實際計算究竟要賣多少房間?跑多少業務?然後把市場從無到有建立起來才是。
「天空的院子」有六個房間,客滿能有三萬元收入。因此我規劃,如果一個月需繳六萬元貸款,每個月只要客滿兩次,也就是賣出十二個房間,就能安全度過。
一個月只要賣出十二個房間就可以過關,與積欠銀行上千萬負債的沉重壓力,這兩者其實是同一件事,但思維方式卻差異非常大。想法一轉換,我當然選擇不放棄,繼續努力!整個思考邏輯過程,只用了簡單的加減乘除。諷刺的是,我們都學過如何開根號、三角函數......我們最大的問題在於學得太多,可是缺乏靈活運用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著我把拜訪客戶的成功率算一成,一個月要賣出十二個房間,等於要拜訪一百二十間企業。而且員工二十人以上的企業,才有包棟的能力。
客人在哪裡?
晚上,我寫信給各個企業的老闆,問他們能不能見我一面。白天則是到竹山、草屯、斗六等地跑業務,只要哪個老闆願意見我,我就向他們介紹我的民宿。過程中,客人當然會以最嚴格的要求讓我難堪,再加上我的業務經驗生澀,經常介紹到一半就被轟出門。
「介紹一下你們的餐點。」A老闆問。
「我們提供廚房設備,讓你們可以自己煮,享受親自炊食的鄉間野趣。」我說。
「要我自己煮飯?你在開什麼玩笑!」
「我樂意拿出三萬元包棟,支助年輕人的夢想。不過,你們有提供麻將嗎?」B老闆問。
「沒有。麻將可以在家打,既然到了山上,何不把握機會,享受和家人相處的時光。」我搬出自以為完美的台詞。
「有沒有卡拉OK?」
「沒有卡拉OK,但你可以聽聽鳥囀蟲鳴,看看雲海和日出,洗滌心靈。」
「我的心靈需要麻將和卡拉OK,等你裝了卡拉OK再來找我。」
「房間有沒有電視和網路?」C老闆問。
「都沒有。難得全家一起上山,不妨離開電視,好好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沒電視......那附近有景點嗎?」
「『天空的院子』本身就是可以停留的最好景點。」
「沒電視又沒景點,整天就待在一間老房子裡,為什麼我不去鄉下住就好,還大老遠開車到你的民宿!」C老闆震怒拍桌,我當場嚇得落荒而逃,即使跑出了辦公室大門,心臟仍然不聽使喚的狂跳,耳邊淨是咚咚咚的心跳聲。
轉念,危機變轉機
就在某個風雨交加的夜裡,雨勢愈下愈猛,整個村莊彷彿在暴雨中柔弱的顫抖著。我看著窗外,聽著冷風颼颼,心中頻頻自問,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夠繼續走下去?究竟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如果繼續跑業務,每位老闆都刁難相同的問題,這樣下去只會讓我的自信心崩潰。我應該把老闆的需求,轉化成民宿經營調整的方向,或許我還有機會藉此成長。
大家雖然住在民宿,晚上難免還是想看電視,可能是擔心無聊乏味,也可能是不知如何自處。於是,我在「天空的院子」網頁上公告:晚上八點到九點,院子廣場有一場露天星光電影院。我買了單槍投影機、布幕,以及懸吊喇叭。且幾乎每天晚上,我都在院子廣場跟客人分享理念。從一開始的木訥、不知所云,透過每天晚上大量練習,分享一百場次、一千場次、一萬場次,應該就可以駕輕就熟!
餐點部分,要出門旅遊的人自己準備,確實有相當的難度。加上山上食材取得不易,於是我經常拜託母親幫忙準備餐點,送到民宿讓客人享用。現代人出門觀光都要景點,沒有景點的社區,要如何吸引遊客?因此我幫山間風景優美的小徑取了名字,成為我自己的私房景點,讓更多人來體驗。
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我發現,真正的市場其實來自客戶的需求。我們只要持續保持熱誠與客人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即使客人用尖酸刻薄的話語來挑剔,讓我們難堪、刺到我們心坎裡,我們仍然願意了解並調整策略,市場就出現了!
於是,在我逐漸累積經驗,並仔細構思經營方式之後,我開始思考,沒有任何資源的我們,應該先找到正確的傳遞媒介才是。於是,我整理民宿資料、寫文案、準備照片影音光碟,將「天空的院子」推薦給台灣文化機構,介紹給許多文化團體。我心想,無論如何,千萬不能再讓「天空的院子」深藏在這座孤山裡。
音樂與古宅的相遇
不久之後,「天空的院子」有了一個轉變的契機。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承辦人員致電告訴我們,國際知名的加拿大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即將蒞臨「天空的院子」,我感受到無與倫比的狂喜。馬修‧連恩接受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邀約,在日月潭巡迴演出。傍晚表演結束之後,由文化局長親自陪同馬修與隨行演出人員,初次到訪我們兄弟倆的山中夢想國度。
沒想到,大家與古老院子所散發出的文化歲月氛圍,是如此的契合,尤其是馬修,他對於台灣傳統文化更是充滿濃厚的興趣。我細細為每位客人敘述,當時我們兄弟倆是如何歷盡艱辛,與百年廢墟一同走向新舊融合的全新面貌。大家聽了,滿心珍惜與感恩。
第二天晴朗的清晨,天邊灑落微微晨光,蟲鳴鳥叫參雜各種腔調默契十足的搭配,任憑風的自由來去,營造出一種悠悠揚揚的豐富旋律。瞬間,大家彷彿感受到天地的包容。只見馬修與音樂夥伴隨手拿起了樂器,一脈溫情的演奏起來,當下,如魔法般的音樂竄入了「天空的院子」每個角落,我坐在一旁,出神的聆聽欣賞,心靈被美妙沁人的音符融合寧定。
隔日一早,我們與馬修一行人依依不捨的互道別離。幾個月後,當馬修再次來到中部演出,大夥居然決定再次上山投宿,我心底高興的驚呼著。這次見面,似乎有種朦朧又熟悉的氣息,好似久違的老友又上山重逢。
火花
那天夜裡,對音樂熱中執著的宙斯愛樂管弦樂團歐聰陽大哥告訴我,「天空的院子」讓他產生了音樂創作的靈感。他們邀請馬修‧連恩,希望可以與「天空的院子」合作一張客家古典音樂同名專輯,以傳統懷舊歌曲融入新古典樂器,避免使用過多機器混音,把「天空的院子」的初衷引領到音樂領域上,與更多人分享。我們非常欣喜的期待這張專輯問世。
「天空的院子」同名專輯耗時一年時間,費心盡力才錄製完成,並且,專輯入圍了那年金曲獎的最佳客家古典音樂獎項。所有參與專輯錄製的音樂家,在我們離別一年之後,帶著這張入圍金曲獎的古典專輯再次上山,他們終於把「天空的院子」送到了「天空的院子」裡。
在古典音樂與百年古宅相遇的瞬間,我終於看見這座過去一直沉淪在山中,被天地默默滋養的古老廢墟,藉由這張同名專輯的音樂旋律,撫平了許多旅客的心。從廢墟誕生了夢想,產生了勇氣,衍生了情感,更激發出了新的生命火花。
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人生難免遇上低潮、挫折、泥淖,該怎麼辦呢?
態度,是距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我們往往因為懂得太多,想得太雜,想要完美而顧慮更多,反而讓自己進退不得。如果我們把複雜的當下,想得很簡單,專注在當下,反而能夠快樂且令人羨慕的活著。
你要告訴自己:
1 生活不可能適應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你要適應生活!
2 調整態度,就能幫助你走出人生的泥淖。
3 遇到困難,要積極面對。
4 做最壞的打算,但要最樂觀的期待。
5 努力專注當下,用最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應對,未來就有機會更好。(105.8.14)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
〈天空的院子〉,6/18在講座中感受到何培鈞的創業熱情
在大學中已清楚自己的夢想、目標
一步步有企圖的去學習、建構所需的課程、知識
勇敢築夢,千萬貸款,轉化每月12個房間行銷
化整為零,轉念壓力,一步步完成階段任務
「運動」和不停的「閱讀」,撞擊出無數創意點子的火花
「閱讀可以累積很多個案和策略在腦海裡,需要時就會跳出來幫你,
閱讀也可以讓你超越現有的限制,看到改變的可能性。」
閱讀《張忠謀自傳》激發出「小鎮文創」免費換宿,青年創意多元
是我最欣賞他的遇困難,「轉念」的功力
一個人能力有限,匯流大家的專業、創意,才是改變地方最大的助益!
在閱讀《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一書,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人與土地的凝聚力、文創力、力量的匯聚,從點、線、面
影響在地,推廣願力至全台,甚至國際的理念!
我想何培均會不停的「跑」,不斷用「藏書」的願力,潛移默化在生活中。
文創,是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重要方式之一,
是隨時間愈沈愈香,不被取代的氣息
為自己、為我們生活的台灣,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努力去深耕!
6/18講座‧8/14著作隨筆摘錄~
同一件事,是分析好再做
還是想解決的方法,怎麼做!
p28不為文憑考試,學習,是為了明確的未來而積極準備
想了解,企業主管在管理實務上,可能經歷的困難和解決方案
去思考想做的事,有企圖心去讀,去找,去旁聽
(大三時跨系、跨校、跨領域的自主學習,聽想學的課程)
面對未來要有「想像視野」,不要怕辛苦
吸引養分,為未來做佈局
p19外公93歲,那是一動盪不安與充滿苦難的年代
我經常問外公,「您在生活艱困的時候,如何讓自己克服眼前一切考驗?」
外公淡淡說,「當別人受不了,我可以忍耐;當別人放棄了,我可以堅持!」
當下,我就決定把外公告訴我的話,放在內心,永遠不忘記
p76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要適應生活、調整態度、積極面對、最壞的打算、最樂觀的期待、專注當下
情緒的十字路口,放下情緒歸零、找事實基礎
面對每月6萬的貸款,只要每個12個房間即打平,不要只想有1500萬負債,
白天跑業務,晚上網路行銷,寄信予行政單位,推薦予文化團體
p72在發展中發現,真正的市場來自客戶的需求,持續保持熱誠與客人互動,調整策略市場就出現了
p88翻轉人生心法2: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每個困難是不是看到背後的機會
p137轉念,「飽島小吃店」轉變為「小鎮文創」用免費住宿讓年輕人用各用專長、創意帶進竹山
小鎮專長換宿募集中,借力使力,用七千租120坪,免費住宿換創新點子
p138翻轉人生心法3:莫忘初衷
初衷、傾聽心底的聲音、轉念、不輕易放棄
p162改變最貴的成本並不是資源和資金,而是每個人的改變時間太久
改變愈快愈好,不立刻行動,會失去效果
p164唯有行動才能改變自己,無論是工作或學習,要隨時懷疑、自問
p199翻轉人生心法4:運動(身心保持最佳狀態,自我療癒
p214翻轉人生心法5:愈分享,愈有熱情
選擇合適、持續、善用時間、享受路跑、與自己對話
三項創意的來源
每月31日的論壇「竹山地方青年光點」,談想法,解決問題的方法,真實實踐知識的力量
「竹馬之友慢跑步」周三,路跑,改變社區,凝聚熱情
「小鎮文創」專長換宿募集中,一個人的創意,遠不及一堆人的創意
p222資助「品研文創」從在地「竹山」轉變為「台灣」
p244「竹巢學堂」鄉鎮翻轉教學的平台
闢「藏書」空間(書,突破瓶頸,撞擊不同火花,轉化成自己的策略。書本文字有別網閱,較深入、專注、精闢,對生活影響力,改變、實踐
p258翻轉人生心法5:閱讀
善用零碎時間、
找重點(讀完,整理歸納,做註記,好的概念和觀點留下來,讓每次閱讀都有實穫
尋找典範(有目性的閱讀,年輕時讀傳記找典範,現在讀則是情境學習
數位閱讀(透過閱讀認識企業家後,會上YouTube看這企業家的網路演講或報導學習更多元;要認識一個人先了解對方的觀念和想法,見面時會給對方好印象
橫向閱讀(廣度,可以打破專業領域,對人生無限可能的限制
閱讀可以累積很多個案和策略在腦海裡,需要時就會跳出來幫你,閱讀也可以讓你超越現有的限制,看到改變的可能性。
*********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翻轉地方的夢想、信念、價值》
何培鈞/著, 振鑫/採訪整理, 林宜諄/採訪整理
內容簡介
當你知道追逐夢影的百鍊艱辛與圓夢後的甘甜美味,
我想,你也會愛上有夢的感覺。
我們始終相信,有一種信念,能夠凝聚一群人,
造就一個勢,最後萌動了一座山城……
夢想,從廢墟裡再生
一切,都必須從遇到這座
被遺落在山林間的百年古宅
開始說起……
十多年前,年輕的兄弟扛下鉅額貸款,
誓言要讓破落古宅重生。
這座全台灣最美的民宿──天空的院子,
開啟了小鎮的改變:
人才、活力、創意逐漸湧進街弄,
竹山從靜默的鄉鎮,
翻轉成帶著濃濃在地味的文創小鎮。
且來聽聽竹山小城的故事。
小鎮的天空,沒有極限
你擁有的夢想,比你想像的還巨大
座落於竹山山上的古宅民宿「天空的院子」,十多年前由一位剛退伍的大學畢業生何培鈞,與擁有建築師魂的急診室醫師古孟偉一手改造、創建。
十多年來,「天空的院子」不但成為一間熱門的民宿,何培鈞還繼續創辦了「小鎮文創」,試圖結合竹山小鎮的各種在地特產、商家、人才……希望以眾人之力為沒落小鎮注入活力,永續發展。他又陸續在竹山當地以「打工換宿」、「青創平台」、「竹藝復興運動」、「竹馬之友慢跑步」、「廟口分享」、「小鎮未來行動平台」……等活動,吸引年輕人到小鎮,創造在地生產與活力。
他希望能將這些想法移植到其他台灣偏遠小鎮,一步一步將更多年輕人拉到鄉鎮,參與改變,也喚醒在地人對自己土地的愛。
本書有何培鈞自己的個人故事,也有許多珍貴的創業經驗,及對鄉鎮文化與經濟的獨特看法與實踐,是一本有熱血故事,也有實務經驗的實用書。
作者簡介:何培鈞
「天空的院子」民宿、「小鎮文創」創辦人。希望培育更多青年朋友捲起袖子,到鄉鎮來參與改變。
1979年出生,南投水里人,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畢業。大學二年級那年到竹山遊玩,意外發現一座無人居住但形貌完整的三合院,對於傳統文化建築式微興起感嘆,進而保存文化的熱血種籽在他心中悄悄萌芽。後歷經一年整修,從舉債創業、經營艱困考驗,直到這座藏身山裡的「天空的院子」民宿,被譽為台灣最美民宿。後來試圖結合竹山小鎮的各種在地特產、商家、人才……希望以眾人之力為古有「前山第一城」之稱的竹山小鎮注入活力,永續發展。
2010年創辦「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推動「專長換宿」,拉年輕人進竹山。2012年創辦「竹巢學堂」,讓累積十年社區在地發展實務經驗轉化為學習課程,希望未來培育更多青年朋友捲起袖子,到鄉鎮來參與改變。
採訪整理者簡介:振鑫
曾獲第五屆溫世仁百萬武俠小說賞評審獎。著有《格鬥棋王:勝負手》(天下文化)、《八百鬼》等七十餘部小說。
林宜諄
政大新聞系畢業,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研究碩士。曾先後擔任多家財經媒體記者及出版社主編多年,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著有《企業社會責任入門手冊》、《走進稻香的世界》、合著有《閱讀的力量》、《我們都是大同寶寶II》等。喜愛文字工作,學習友善農耕,期待進入「半農半X」的耕讀生活。
目錄
推薦序──他是一位文創過動兒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推薦序──水牛精神的韌性創業家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 & 共同創辦人
好評推薦──田定豐、林以涵、廖嘉展
作者序 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何培鈞
我有一個夢
夢想,緣起
古老的宅院
關於追尋,你需要的是……
父親,母親
堅持
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照著心底的熱情去走!
翻轉人生心法2: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從民宿到社區
大鞍山城風味餐廳
聯結過去與現在的大鞍古道
台灣鄉鎮的問題
我的小鎮事業
飽島,意外的波折
翻轉人生心法3:莫忘初衷
青年回來了
找到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文憑與夢想
竹藝復興運動
廟口路跑,竹山動起來
翻轉人生心法4:運動
點亮地方的光點論壇
翻轉人生心法5:愈分享,愈有熱情
來竹山圓夢:青創平台
我從「創業」學到的幾件事
小鎮文創2.0
把遊客變成社會學家
竹巢學堂:鄉鎮知識的累積轉型
小鎮知識庫
翻轉人生心法6:閱讀
小鎮夢想製造機
青年創業圓夢網
收回
推薦序 他是一位文創過動兒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他很容易解讀,因為沒有什麼心機,熱情奔放。他也不容易解讀,因為總有過度投入的旺盛熱情,所為何來?
去年,因為拍攝「浩克慢遊」投宿了「天空的院子」,那次的錄影主題是「山城」,先拍攝了埔里,再趕路夜奔竹山,準備隔天山上的竹林與茶園。盤桓山路到了「天空的院子」民宿,抵達的時候已經十點多了,山上的夜讓人有些迷惘與興奮,可是必須早起,拴起大門,上床時間已是近十二點了。半夜的山雨下得急,被驚醒然後再度沉沉睡去,在如此不真實地感受下,我懷疑那陣山雨是我的幻覺。清晨五點要起床了,因為待會要錄影。
為何要如此早起,因為民宿主人何培鈞要趕著去遠地演講,他要早早動身,所以整個攝影團隊空著肚子開始錄影。劉克襄與我配合他的出發時間,算是搶拍吧。我終於遇見這位過動兒的毅力了,常常看見他的臉書說今天又去哪裡演講,昨天又參加了什麼座談會。一次的舟車勞累沒有問題,五次也可以挺得過去,可是一年近百次的苦行僧南北奔波,那就蹊蹺了,他在忙什麼?他所為何來?
他曾經邀約我回竹山,向在文創路上努力的一群年輕人,分享我在台南的文創經驗。「回竹山」那是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某種惶恐」,也是重新檢視我曾經熟悉的故鄉小鎮,有一種「雀躍的虛名」。然而這個約定,我還等著他的召喚。雖是如此,我已經環視了何培鈞的「小鎮文創」種種,隱然的喝采,訝然的驚喜。我是竹山人,何培鈞不是;何培鈞在竹山,而我不在。這種交換立場的觀察,真是有趣。
其實趣說他是過動兒,是欽佩,是高度肯定。現代很少人像他帶有唐吉軻德的傻勁,前進,不成功,再試;效果不佳,再換個方法;挫折,再試一次……。當年他將一座半頹的老房子煥然新生,就是如此。從此「天空的院子」的晴亮,就像他清湛的眉宇,山林的雲雨與霧靄,就成了他的心路寫照。何培鈞營造自在的山野生活形式,卻是效率騰騰。他創建的悠閒山居空間,過程則成了年輕人的心靈雞湯,裡面蘊含了激發動力的啟發。演講中,年輕人專注地傾聽他的山路與心路,甚至哲學式的生命價值與行銷思考。
我也喜歡聽他說著那一段「天空的院子」從動心起念開始,一路奮起不懈的往事,故事總是如進行曲一般,有強烈的節奏,輕鬆中卻又鬥志昂揚。然而,我卻更感興趣他的「小鎮文創」景色。
文創,文化創意,而「文化」兩字的精煉意涵,就如余秋雨所說的「精神價值,生活型態」。文創絕對不是華山、松菸那種財團公主所展示的型態,如果你知道了何培鈞的小鎮文創演化過程,你一定會同意我的說法,那是地方小鎮特質與居民生活型態的創意呈現,精采而有質感,感動而有未來。
竹山,是南投縣西南隅的小鎮,歷史久遠,也曾是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當然她沒落許久了,九二一地震後更顯小鎮的寥落,人口外移的數量加劇。然而,這個小鎮開始文創之後,年輕人回來了,怎麼辦到的?發生什麼事?有無其他正在掙扎的小鎮可以借鏡的地方?
讓小鎮動起來,這是大事。現在不流行大有為政府了,小鎮要走出自己的希望,要有年輕人回來。然而要年輕人回來,要先讓他們看到「活力與希望」,於是一些留守小鎮的文青開始路跑、夜跑,他們從「改變安靜」開始,揪人也揪心,小鎮的街道跑動起來了。把小鎮的資源仔細盤整,熱心達人清單列出,明白「在地化與國際化」是不相悖的,接著「青創平台」建構出來了。
這時,何培鈞與一群人提出「把遊客變成了社會學家:知識經濟鄉鎮」,把小鎮的問題變成資源,許多外地年輕人來此以工換宿,他們到了一個友善的小鎮學習,也創新小鎮的可能性,在地人與外來者一起把「小鎮資料庫」建立起來,開始向外傳授經驗。
這是驚人的行動累積與成果,也清晰的宣告「方法比熱情重要」。小鎮的希望,看到了;青年的未來,可以碰觸得到了。我明白何培鈞是旗手,他真的是一位無可救藥的文創過動兒,令人欽佩。我也期待台灣有更多的過動文創者在各地,起飛。
推薦序 水牛精神的韌性創業家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共同創辦人
我跟培鈞都是第一屆行政院青年顧問團的成員,這個在318學運後應運而生的非正式團體,一共有二十七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年輕人參與,定期開會,認養議題,扮演政府和人民溝通的角色。我認養的議題是教育和青年創業,培鈞則是青年鄉鎮發展……等。因為青顧團的關係,我和培鈞也常常有機會互動交換意見。每次青顧團開會他必定準時出席,準備充分,積極的參與,由於他住在南投竹山的山上,每次要發言時他總是會說:「今天我從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上前來與各位見面。」
前些時日,我終於有機會到培鈞的「天空的院子」住上一晚。這個位於南投竹山的百年三合院,與其說是民宿,更是記載一個年輕人奮鬥、展現生命力的最佳寫照,而這個故事也是一個社會創新的實踐。從竹山沿著山路緩緩上山,盡收眼底的是綠油油的竹林和層次分明的茶園,隨著海拔線的上升,遠方的山已經被山嵐環繞,陽光透過雲層若隱若現。我和太太抵達時已經是傍晚,車子駛入停車區,培鈞已經在那兒招手,用他那招牌的微笑、永遠不變的「小鎮文創」白T-shirt和大圓框眼鏡迎接我們。
「天空的院子」是一個三合院建築,座落在一個小山丘上,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南投,四周種滿了欒樹、松樹,院子有六間房間,入住時已經有一個外國家庭在院子的中庭乘涼聊天。培鈞在三合院的川堂(現為會客室)砌好一壺茶,細數當年如何創建這個心中的夢想。原來,他在大學時就邂逅這間房子,當時算是一個廢墟。他借貸了上千萬,修整這座廢墟。從來沒有經營民宿的經驗,他從做中學,被拒絕過上百次,過程中還遇到了他的父親病危,每天醫院民宿兩邊跑。
培鈞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真真實實的,他的眼睛充滿熱情和希望,我問他:「是否曾經想要放棄?」想想他遇到的困難,培鈞說:「有啊,好幾次都瀕臨絕望了……」我心想,是什麼原因讓他撐下去,讓他走到今天?他說那段醫院民宿兩頭跑的日子,所有人連醫生都建議他拔管放棄治療,但他堅持讓父親繼續治療,希望有一天他能看到「天空的院子」成功的樣子。而奇蹟似的,父親竟然慢慢有知覺,可以講話,漸漸復原了!培鈞的努力感動天,幾年以後他在「天空的院子」舉行婚禮,父親也參加了。我依稀記得那天傍晚談到這段往事,培鈞的眼眶濕潤了。
夜裡山上的涼風吹得竹林沙沙響,有種安詳的氣息,睡得也特別甜。隔天,用過早餐後,培鈞邀請我到他的另外一個社會企業「小鎮文創」參觀。「小鎮文創」是培鈞在竹山建立的一個社會創新顧問公司,在於用社會觀察以群眾之力來解決社會問題。
培鈞的做法總是令人耳目一新,他與在地年輕人在廟口辦路跑比賽,把竹山的年輕人凝聚起來;他租下一棟透天厝,用提案換宿的方式,一年吸引了數十個各路英雄好漢幫竹山提案,有些想法、做法也被實踐了。他還帶我去看正進行中的「台西客運轉運站」活化案,他想把一個廢棄的客運站,重新改裝,成為社會創新的基地。我們穿過竹山鎮的大街小巷,拜訪竹子工藝工作坊、當地的打鐵鋪。每到一個地方,透過他的眼睛、理想和熱情,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在他的眼裡,困難是挑戰,資源匱乏正好讓他發揮創意,他是一個真正的翻轉創業家。這是我認識的何培鈞。
我很開心也很榮幸替培鈞的新書寫推薦序。我覺得台灣需要多一點領袖,各行各業的領袖,需要更多人站出來承擔責任。培鈞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勇於承擔責任。他的光芒不是光輝絢爛,稍縱即逝的,他是持續不疑的水牛精神。這一個世代的台灣需要有更多的韌性,而培鈞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
作者序 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何培鈞
十年的累積,一直受到社會各界持續的鼓勵與照顧,今天終於完成了《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一書,我們都非常珍惜。這本書書寫了我從家庭、學校教育,到社會創業等不同階段的生活紀錄與省思,期許能夠提供台灣青年一種安定的力量與未來的嚮往。
身為六年級生的我,出生在早已脫離貧窮的社會,是一個可以念大學、有勞健保、週休二日,還有機會出國旅遊等的美好年代;相對的,這個年代,也是房價高、薪資低、物價高漲的壓力年代。每個時代都在變動,每個時代都在包容,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矛盾與掙扎。
九十三歲的外公,至今仍與我們同住。每當我看著白髮蒼蒼的他,每天規律的看書、吃飯、運動跟休息,我總是難以想像他們那個年代所經歷的一切。那是一個動盪不安與充滿苦難的年代。小時候曾聽外公回憶起他的孩童時期,我無法想像,如果是現在的我,可有那樣的勇氣與毅力,去經歷那個年代的宿命與包袱?我經常問外公:「您在生活艱困的時候,如何讓自己克服眼前一切考驗?」外公淡淡的說:「當別人受不了,我可以忍耐;當別人放棄了,我可以堅持。」當下,我就決定把外公告訴我的話,放在內心,永遠不忘記。
尤其,從「天空的院子」到「小鎮文創」,每個艱困經營的階段,都是在許多夥伴與家人不間斷的支持之下,才能一步一腳印,在鄉鎮裡扎下了根,發出了芽,長出了葉,最後開出了花。至今,我們仍在竹山持續努力營造社會共好的發展生態。
最近,我們承租下竹山鎮上「台西客運站」閒置運輸空間,預計用半年時間,將這個空間轉化成一個從產地到餐桌、把竹子工藝融入餐飲空間的「竹光工藝咖啡館」。「竹光工藝咖啡館」除了象徵交通客運站被活化的個案外,也支持農夫生產的在地食材,並且將竹編工藝導入建築空間運用。很多第一次在地發想的理念,持續推動竹山的改變。
為了鼓勵更多在地居民持續改變、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也同步建構「小鎮未來行動平台」,與在地朋友一起打造自己的夢想計畫、透過網路平台凝聚人氣、邀請外地的旅客來支持參與,成為在地夢想的行動參與者,讓「觀光客成為社會學家」的觀點,成為竹山小鎮最具體的實踐典範。如果可以,我們也期許「小鎮未來行動平台」能帶給台灣鄉鎮居民更多改變的動力,讓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最後,我們把在竹山累積十年的發展實務經驗,透過與雲林科技大學張文山老師合作,整合歸納為「小鎮文創」在地知識學習系統「竹巢聚落經理人」實務課程,讓竹山從觀光體驗提升為知識學習的場域。期許未來能引領更多華人世界的青年朋友,到竹山「小鎮文創」進行深度學習。
青年朋友們,別輕易就讓自己失去了人生理想。縱使現實生活經常要我們認輸,我們的內心,也絕對不能輸。我們一定要讓竹山小鎮恢復元氣,一定要讓台灣鄉鎮發展創新,一定要讓國家社會充滿朝氣,只要我們願意持續努力,就有翻轉的契機。
夢想,緣起 我開始懂得喜歡現在
喜歡現在就一直 充分準備的自己
記得,我大學時就曾盼望,畢業以後的生活,自己會喜歡。大二那年夏天,父母親從故鄉南投水里移居竹山鎮大鞍里生活。我對這座海拔八百公尺的村莊很陌生,但或許因為懷有這樣的信念,很快就被美麗的山林與平靜自然深深吸引。
大學期間,只要是假日,我經常揹著背包坐上火車,滿心期待能夠上山感受繁華大城市所無法體會的感觸,一個人沉浸在整片美麗的山景中,慢慢走完一段又一段的林間小路。每次在山路途中望見金色陽光,穿透竹葉葉緣灑落的光影,總是令人心境特別平和。
某天,突然在滿山竹林環繞的山路夾縫中,發現一條由石板堆砌而成的階梯,石階表面布滿綿密青苔而有些滄桑。我順著石階的方向走去,不知為何,當下內心也悄悄的感受到不安與期待。我踏著古老的石階往上走,一階接著一階,然後加快了腳步。突然,出現在我眼前的,竟是一座看似雄偉壯觀,卻又殘破不堪的古老廢墟。
百年廢墟似乎禁不起歲月的無情摧殘,任憑時光流逝靜靜的沉潛著。我試圖想像在這座百年廢墟中曾經發生過的一切,心中突然湧起一陣很深的感觸。我邊走邊想,看著遠方山腳下城市築起的高樓,那些繁華中的擁擠、熱鬧,與眼前頹圮的景象,存在著一種強烈對比。
這座百年古厝與我並無特別淵源,為何我卻感覺難過與不捨?這種內心不捨的感觸,是否因為傳統文化被生活的冷漠所遺忘?我並不清楚。只是看著這些過往我們珍惜的風土文化,竟隨著工業化而逐漸逝去,令人唏噓。天色漸晚,我帶著內心的激動下山。也就在大學二年級那年,我開始試圖努力找回早已深存我們心中的古老記憶。於是,我立下了志願。
衝破迷惘
騎著機車回家的路上,沿途兩旁的山林茂密而安靜無聲,思緒卻澎湃激昂格外清晰。雖然眼前的路,我還不清楚,對於未來的態度,卻有一種篤定的激情與決心。
我念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因為在山上的深刻體悟,回到學校後,我開始為自己由衷嚮往的未來著手準備。表面上看似一成不變的大學校園生活,內心深處卻早已有一種說不出的迫切感,不斷的期許自己,希望逝去的傳統建築文化,能在我們這代人的手中重新喚回。
因為開始懷有這樣的理想與抱負,讓我在學校的學習態度產生了自信,並且深信學校所學的一切,是為了讓自己邁向更長遠的未來。我發現了一個迥然不同的大學風情,彷彿突然明白了人生的一些事情。
人生總是有許多當下,縱使輪廓初始不那麼清晰,經常徘徊思考,只為了在撲朔迷離中發現一條明確的道路,這並不容易。在大學三年級時,我成為班上少數沒報考研究所的學生,更開始積極的跨系、跨校、跨領域的自主學習,也特別參加顧問公司為企業主管規劃的中階實務管理培訓課程,因為我想更清楚的了解,企業主管在管理實務上,可能經歷的困難與解決方案。
不為文憑與考試
同學對於我的決定感到非常訝異,因為我額外付出時間學習的類別科目,其實並沒有學分文憑的相關證明,更不是系所對於學生的期待與規劃。然而,如果我們在大學裡的學習,僅是為了文憑學歷,一旦沒有考試學分制度,很容易就停止學習,反而失去了教育最終的社會價值與意義。有鑑於此,在學校的匆匆歲月裡,我始終努力學習,把握大學稍縱即逝的光陰。大學於我而言,不再只是為文憑考試而學習,更是為了自己擁有明確的未來而積極準備。
台灣每年有幾十萬名大學畢業生,如果每位青年都能以更開放與關懷社會的胸襟,找到自己人生的夢想,那麼,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一定能夠透過學生的主動學習與熱情實踐,而產生無限的力量。反觀,如果青年對於學習感到迷惘,僅是為了滿足社會各種形式制度指標,學習價值失去了意義,非常可惜。於是,我在大學期間,就一直在充分準備自己,對於未來,我不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後。
堅持 有房客入住時 壓力大到很崩潰
沒有房客來住 也很令人崩潰
「天空的院子」完工開幕之後,表哥也回醫院工作了。少了表哥的院子,總覺得靜悄悄的,靜得有些冷落,靜得好空虛。
在這之前從未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我,必須獨自負責這座占地八百多坪古老莊園的營運與大小事宜,從除草園藝、水電維護、房務清潔、接待旅者、架設網站、撰寫文案、財務會計......全部一手包辦。對於當時的我而言,「經營院子」實在是嚴峻艱辛的苦役。
三個月過去了,再怎麼絞盡腦汁,再如何刻苦勤奮,卻僅能用「慘澹度日」來形容。因為積欠銀行繳息無法正常,終於,銀行發出了最後通牒,若是再無法在期限內清償債務,「天空的院子」將面臨銀行查封拍賣的可能。
那時我警悟到,在「理想抱負」、「現實周旋」間的衝擊,心中經常出現尖銳的矛盾,以及面臨無法調和的兩難窘境。
獨挑大梁
在房客於十一點退房後,我總是獨自一人戰戰兢兢的整理每一個房間,快速的替換床單被單、用吸塵器吸地、拖地、收垃圾,從早上十一點一直清掃到下午三點四十五分。總是在渾身大汗淋漓,工作告一個階段,準備坐下來吃中飯時,我的手機就響了:「管家你好,我是今天的房客,提早十五分鐘到,現在就在門口,麻煩你開門。」
「不好意思,麻煩等我三分鐘,我馬上為您開門。」
說完,我把身旁幾個大垃圾袋往臥室裡扔,洗了個三十秒的冷水澡,趕快換上管家制服衝去開門,然後以最優雅的姿態服務每一位客人,彷彿任何困難都沒發生過。
有房客住房的時候,壓力大到很崩潰;沒有房客來住,又擔心倒閉,也很想崩潰。無論有客人或沒客人,我都處於隨時會崩潰的邊緣。那時我如果說NO,停止「天空的院子」的經營,我就解脫了,但是我沒有!
之所以這麼專注的經營院子,那是因為這正是我想做的事。
我不應該擔心社會紛擾,不應該害怕景氣不好,而是要為自己真心信仰的事情全力以赴才是。我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體力與壓力極限中,不斷鼓舞自己、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對於面臨充滿艱辛考驗的過程,我從未想過放棄,擁有的只是一心想著如何克服度過。我也相信,唯有更勤奮努力的投入,才能找到自己在社會存在的價值。
「院子」開始營業的頭幾個月,生意非常慘澹,一個月要繳六萬元的本金利息,還款壓力異常沉重。如果遇到經營不樂觀,也許代表過去的策略不夠準確,於是我調整方法,實際計算究竟要賣多少房間?跑多少業務?然後把市場從無到有建立起來才是。
「天空的院子」有六個房間,客滿能有三萬元收入。因此我規劃,如果一個月需繳六萬元貸款,每個月只要客滿兩次,也就是賣出十二個房間,就能安全度過。
一個月只要賣出十二個房間就可以過關,與積欠銀行上千萬負債的沉重壓力,這兩者其實是同一件事,但思維方式卻差異非常大。想法一轉換,我當然選擇不放棄,繼續努力!整個思考邏輯過程,只用了簡單的加減乘除。諷刺的是,我們都學過如何開根號、三角函數......我們最大的問題在於學得太多,可是缺乏靈活運用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著我把拜訪客戶的成功率算一成,一個月要賣出十二個房間,等於要拜訪一百二十間企業。而且員工二十人以上的企業,才有包棟的能力。
客人在哪裡?
晚上,我寫信給各個企業的老闆,問他們能不能見我一面。白天則是到竹山、草屯、斗六等地跑業務,只要哪個老闆願意見我,我就向他們介紹我的民宿。過程中,客人當然會以最嚴格的要求讓我難堪,再加上我的業務經驗生澀,經常介紹到一半就被轟出門。
「介紹一下你們的餐點。」A老闆問。
「我們提供廚房設備,讓你們可以自己煮,享受親自炊食的鄉間野趣。」我說。
「要我自己煮飯?你在開什麼玩笑!」
「我樂意拿出三萬元包棟,支助年輕人的夢想。不過,你們有提供麻將嗎?」B老闆問。
「沒有。麻將可以在家打,既然到了山上,何不把握機會,享受和家人相處的時光。」我搬出自以為完美的台詞。
「有沒有卡拉OK?」
「沒有卡拉OK,但你可以聽聽鳥囀蟲鳴,看看雲海和日出,洗滌心靈。」
「我的心靈需要麻將和卡拉OK,等你裝了卡拉OK再來找我。」
「房間有沒有電視和網路?」C老闆問。
「都沒有。難得全家一起上山,不妨離開電視,好好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沒電視......那附近有景點嗎?」
「『天空的院子』本身就是可以停留的最好景點。」
「沒電視又沒景點,整天就待在一間老房子裡,為什麼我不去鄉下住就好,還大老遠開車到你的民宿!」C老闆震怒拍桌,我當場嚇得落荒而逃,即使跑出了辦公室大門,心臟仍然不聽使喚的狂跳,耳邊淨是咚咚咚的心跳聲。
轉念,危機變轉機
就在某個風雨交加的夜裡,雨勢愈下愈猛,整個村莊彷彿在暴雨中柔弱的顫抖著。我看著窗外,聽著冷風颼颼,心中頻頻自問,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夠繼續走下去?究竟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如果繼續跑業務,每位老闆都刁難相同的問題,這樣下去只會讓我的自信心崩潰。我應該把老闆的需求,轉化成民宿經營調整的方向,或許我還有機會藉此成長。
大家雖然住在民宿,晚上難免還是想看電視,可能是擔心無聊乏味,也可能是不知如何自處。於是,我在「天空的院子」網頁上公告:晚上八點到九點,院子廣場有一場露天星光電影院。我買了單槍投影機、布幕,以及懸吊喇叭。且幾乎每天晚上,我都在院子廣場跟客人分享理念。從一開始的木訥、不知所云,透過每天晚上大量練習,分享一百場次、一千場次、一萬場次,應該就可以駕輕就熟!
餐點部分,要出門旅遊的人自己準備,確實有相當的難度。加上山上食材取得不易,於是我經常拜託母親幫忙準備餐點,送到民宿讓客人享用。現代人出門觀光都要景點,沒有景點的社區,要如何吸引遊客?因此我幫山間風景優美的小徑取了名字,成為我自己的私房景點,讓更多人來體驗。
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我發現,真正的市場其實來自客戶的需求。我們只要持續保持熱誠與客人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即使客人用尖酸刻薄的話語來挑剔,讓我們難堪、刺到我們心坎裡,我們仍然願意了解並調整策略,市場就出現了!
於是,在我逐漸累積經驗,並仔細構思經營方式之後,我開始思考,沒有任何資源的我們,應該先找到正確的傳遞媒介才是。於是,我整理民宿資料、寫文案、準備照片影音光碟,將「天空的院子」推薦給台灣文化機構,介紹給許多文化團體。我心想,無論如何,千萬不能再讓「天空的院子」深藏在這座孤山裡。
音樂與古宅的相遇
不久之後,「天空的院子」有了一個轉變的契機。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承辦人員致電告訴我們,國際知名的加拿大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即將蒞臨「天空的院子」,我感受到無與倫比的狂喜。馬修‧連恩接受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邀約,在日月潭巡迴演出。傍晚表演結束之後,由文化局長親自陪同馬修與隨行演出人員,初次到訪我們兄弟倆的山中夢想國度。
沒想到,大家與古老院子所散發出的文化歲月氛圍,是如此的契合,尤其是馬修,他對於台灣傳統文化更是充滿濃厚的興趣。我細細為每位客人敘述,當時我們兄弟倆是如何歷盡艱辛,與百年廢墟一同走向新舊融合的全新面貌。大家聽了,滿心珍惜與感恩。
第二天晴朗的清晨,天邊灑落微微晨光,蟲鳴鳥叫參雜各種腔調默契十足的搭配,任憑風的自由來去,營造出一種悠悠揚揚的豐富旋律。瞬間,大家彷彿感受到天地的包容。只見馬修與音樂夥伴隨手拿起了樂器,一脈溫情的演奏起來,當下,如魔法般的音樂竄入了「天空的院子」每個角落,我坐在一旁,出神的聆聽欣賞,心靈被美妙沁人的音符融合寧定。
隔日一早,我們與馬修一行人依依不捨的互道別離。幾個月後,當馬修再次來到中部演出,大夥居然決定再次上山投宿,我心底高興的驚呼著。這次見面,似乎有種朦朧又熟悉的氣息,好似久違的老友又上山重逢。
火花
那天夜裡,對音樂熱中執著的宙斯愛樂管弦樂團歐聰陽大哥告訴我,「天空的院子」讓他產生了音樂創作的靈感。他們邀請馬修‧連恩,希望可以與「天空的院子」合作一張客家古典音樂同名專輯,以傳統懷舊歌曲融入新古典樂器,避免使用過多機器混音,把「天空的院子」的初衷引領到音樂領域上,與更多人分享。我們非常欣喜的期待這張專輯問世。
「天空的院子」同名專輯耗時一年時間,費心盡力才錄製完成,並且,專輯入圍了那年金曲獎的最佳客家古典音樂獎項。所有參與專輯錄製的音樂家,在我們離別一年之後,帶著這張入圍金曲獎的古典專輯再次上山,他們終於把「天空的院子」送到了「天空的院子」裡。
在古典音樂與百年古宅相遇的瞬間,我終於看見這座過去一直沉淪在山中,被天地默默滋養的古老廢墟,藉由這張同名專輯的音樂旋律,撫平了許多旅客的心。從廢墟誕生了夢想,產生了勇氣,衍生了情感,更激發出了新的生命火花。
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人生難免遇上低潮、挫折、泥淖,該怎麼辦呢?
態度,是距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我們往往因為懂得太多,想得太雜,想要完美而顧慮更多,反而讓自己進退不得。如果我們把複雜的當下,想得很簡單,專注在當下,反而能夠快樂且令人羨慕的活著。
你要告訴自己:
1 生活不可能適應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你要適應生活!
2 調整態度,就能幫助你走出人生的泥淖。
3 遇到困難,要積極面對。
4 做最壞的打算,但要最樂觀的期待。
5 努力專注當下,用最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應對,未來就有機會更好。
(105.8.14)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
〈天空的院子〉,6/18在講座中感受到何培鈞的創業熱情
在大學中已清楚自己的夢想、目標
一步步有企圖的去學習、建構所需的課程、知識
勇敢築夢,千萬貸款,轉化每月12個房間行銷
化整為零,轉念壓力,一步步完成階段任務
「運動」和不停的「閱讀」,撞擊出無數創意點子的火花
「閱讀可以累積很多個案和策略在腦海裡,需要時就會跳出來幫你,
閱讀也可以讓你超越現有的限制,看到改變的可能性。」
閱讀《張忠謀自傳》激發出「小鎮文創」免費換宿,青年創意多元
是我最欣賞他的遇困難,「轉念」的功力
一個人能力有限,匯流大家的專業、創意,才是改變地方最大的助益!
在閱讀《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一書,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人與土地的凝聚力、文創力、力量的匯聚,從點、線、面
影響在地,推廣願力至全台,甚至國際的理念!
我想何培均會不停的「跑」,不斷用「藏書」的願力,潛移默化在生活中。
文創,是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重要方式之一,
是隨時間愈沈愈香,不被取代的氣息
為自己、為我們生活的台灣,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努力去深耕!
6/18講座‧8/14著作隨筆摘錄~
同一件事,是分析好再做
還是想解決的方法,怎麼做!
p28不為文憑考試,學習,是為了明確的未來而積極準備
想了解,企業主管在管理實務上,可能經歷的困難和解決方案
去思考想做的事,有企圖心去讀,去找,去旁聽
(大三時跨系、跨校、跨領域的自主學習,聽想學的課程)
面對未來要有「想像視野」,不要怕辛苦
吸引養分,為未來做佈局
p19外公93歲,那是一動盪不安與充滿苦難的年代
我經常問外公,「您在生活艱困的時候,如何讓自己克服眼前一切考驗?」
外公淡淡說,「當別人受不了,我可以忍耐;當別人放棄了,我可以堅持!」
當下,我就決定把外公告訴我的話,放在內心,永遠不忘記
p76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要適應生活、調整態度、積極面對、最壞的打算、最樂觀的期待、專注當下
情緒的十字路口,放下情緒歸零、找事實基礎
面對每月6萬的貸款,只要每個12個房間即打平,不要只想有1500萬負債,
白天跑業務,晚上網路行銷,寄信予行政單位,推薦予文化團體
p72在發展中發現,真正的市場來自客戶的需求,持續保持熱誠與客人互動,調整策略市場就出現了
p88翻轉人生心法2: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每個困難是不是看到背後的機會
p137轉念,「飽島小吃店」轉變為「小鎮文創」用免費住宿讓年輕人用各用專長、創意帶進竹山
小鎮專長換宿募集中,借力使力,用七千租120坪,免費住宿換創新點子
p138翻轉人生心法3:莫忘初衷
初衷、傾聽心底的聲音、轉念、不輕易放棄
p162改變最貴的成本並不是資源和資金,而是每個人的改變時間太久
改變愈快愈好,不立刻行動,會失去效果
p164唯有行動才能改變自己,無論是工作或學習,要隨時懷疑、自問
p199翻轉人生心法4:運動(身心保持最佳狀態,自我療癒
p214翻轉人生心法5:愈分享,愈有熱情
選擇合適、持續、善用時間、享受路跑、與自己對話
三項創意的來源
每月31日的論壇「竹山地方青年光點」,談想法,解決問題的方法,真實實踐知識的力量
「竹馬之友慢跑步」周三,路跑,改變社區,凝聚熱情
「小鎮文創」專長換宿募集中,一個人的創意,遠不及一堆人的創意
p222資助「品研文創」從在地「竹山」轉變為「台灣」
p244「竹巢學堂」鄉鎮翻轉教學的平台
闢「藏書」空間(書,突破瓶頸,撞擊不同火花,轉化成自己的策略。書本文字有別網閱,較深入、專注、精闢,對生活影響力,改變、實踐
p258翻轉人生心法5:閱讀
善用零碎時間、
找重點(讀完,整理歸納,做註記,好的概念和觀點留下來,讓每次閱讀都有實穫
尋找典範(有目性的閱讀,年輕時讀傳記找典範,現在讀則是情境學習
數位閱讀(透過閱讀認識企業家後,會上YouTube看這企業家的網路演講或報導學習更多元;要認識一個人先了解對方的觀念和想法,見面時會給對方好印象
橫向閱讀(廣度,可以打破專業領域,對人生無限可能的限制
閱讀可以累積很多個案和策略在腦海裡,需要時就會跳出來幫你,閱讀也可以讓你超越現有的限制,看到改變的可能性。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翻轉地方的夢想、信念、價值》
何培鈞/著, 振鑫/採訪整理, 林宜諄/採訪整理
內容簡介
當你知道追逐夢影的百鍊艱辛與圓夢後的甘甜美味,
我想,你也會愛上有夢的感覺。
我們始終相信,有一種信念,能夠凝聚一群人,
造就一個勢,最後萌動了一座山城……
夢想,從廢墟裡再生
一切,都必須從遇到這座
被遺落在山林間的百年古宅
開始說起……
十多年前,年輕的兄弟扛下鉅額貸款,
誓言要讓破落古宅重生。
這座全台灣最美的民宿──天空的院子,
開啟了小鎮的改變:
人才、活力、創意逐漸湧進街弄,
竹山從靜默的鄉鎮,
翻轉成帶著濃濃在地味的文創小鎮。
且來聽聽竹山小城的故事。
小鎮的天空,沒有極限
你擁有的夢想,比你想像的還巨大
座落於竹山山上的古宅民宿「天空的院子」,十多年前由一位剛退伍的大學畢業生何培鈞,與擁有建築師魂的急診室醫師古孟偉一手改造、創建。
十多年來,「天空的院子」不但成為一間熱門的民宿,何培鈞還繼續創辦了「小鎮文創」,試圖結合竹山小鎮的各種在地特產、商家、人才……希望以眾人之力為沒落小鎮注入活力,永續發展。他又陸續在竹山當地以「打工換宿」、「青創平台」、「竹藝復興運動」、「竹馬之友慢跑步」、「廟口分享」、「小鎮未來行動平台」……等活動,吸引年輕人到小鎮,創造在地生產與活力。
他希望能將這些想法移植到其他台灣偏遠小鎮,一步一步將更多年輕人拉到鄉鎮,參與改變,也喚醒在地人對自己土地的愛。
本書有何培鈞自己的個人故事,也有許多珍貴的創業經驗,及對鄉鎮文化與經濟的獨特看法與實踐,是一本有熱血故事,也有實務經驗的實用書。
作者簡介:何培鈞
「天空的院子」民宿、「小鎮文創」創辦人。希望培育更多青年朋友捲起袖子,到鄉鎮來參與改變。
1979年出生,南投水里人,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畢業。大學二年級那年到竹山遊玩,意外發現一座無人居住但形貌完整的三合院,對於傳統文化建築式微興起感嘆,進而保存文化的熱血種籽在他心中悄悄萌芽。後歷經一年整修,從舉債創業、經營艱困考驗,直到這座藏身山裡的「天空的院子」民宿,被譽為台灣最美民宿。後來試圖結合竹山小鎮的各種在地特產、商家、人才……希望以眾人之力為古有「前山第一城」之稱的竹山小鎮注入活力,永續發展。
2010年創辦「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推動「專長換宿」,拉年輕人進竹山。2012年創辦「竹巢學堂」,讓累積十年社區在地發展實務經驗轉化為學習課程,希望未來培育更多青年朋友捲起袖子,到鄉鎮來參與改變。
採訪整理者簡介:振鑫
曾獲第五屆溫世仁百萬武俠小說賞評審獎。著有《格鬥棋王:勝負手》(天下文化)、《八百鬼》等七十餘部小說。
林宜諄
政大新聞系畢業,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研究碩士。曾先後擔任多家財經媒體記者及出版社主編多年,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著有《企業社會責任入門手冊》、《走進稻香的世界》、合著有《閱讀的力量》、《我們都是大同寶寶II》等。喜愛文字工作,學習友善農耕,期待進入「半農半X」的耕讀生活。
目錄
推薦序──他是一位文創過動兒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推薦序──水牛精神的韌性創業家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 & 共同創辦人
好評推薦──田定豐、林以涵、廖嘉展
作者序 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何培鈞
我有一個夢
夢想,緣起
古老的宅院
關於追尋,你需要的是……
父親,母親
堅持
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照著心底的熱情去走!
翻轉人生心法2: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從民宿到社區
大鞍山城風味餐廳
聯結過去與現在的大鞍古道
台灣鄉鎮的問題
我的小鎮事業
飽島,意外的波折
翻轉人生心法3:莫忘初衷
青年回來了
找到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文憑與夢想
竹藝復興運動
廟口路跑,竹山動起來
翻轉人生心法4:運動
點亮地方的光點論壇
翻轉人生心法5:愈分享,愈有熱情
來竹山圓夢:青創平台
我從「創業」學到的幾件事
小鎮文創2.0
把遊客變成社會學家
竹巢學堂:鄉鎮知識的累積轉型
小鎮知識庫
翻轉人生心法6:閱讀
小鎮夢想製造機
青年創業圓夢網
推薦序 他是一位文創過動兒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他很容易解讀,因為沒有什麼心機,熱情奔放。他也不容易解讀,因為總有過度投入的旺盛熱情,所為何來?
去年,因為拍攝「浩克慢遊」投宿了「天空的院子」,那次的錄影主題是「山城」,先拍攝了埔里,再趕路夜奔竹山,準備隔天山上的竹林與茶園。盤桓山路到了「天空的院子」民宿,抵達的時候已經十點多了,山上的夜讓人有些迷惘與興奮,可是必須早起,拴起大門,上床時間已是近十二點了。半夜的山雨下得急,被驚醒然後再度沉沉睡去,在如此不真實地感受下,我懷疑那陣山雨是我的幻覺。清晨五點要起床了,因為待會要錄影。
為何要如此早起,因為民宿主人何培鈞要趕著去遠地演講,他要早早動身,所以整個攝影團隊空著肚子開始錄影。劉克襄與我配合他的出發時間,算是搶拍吧。我終於遇見這位過動兒的毅力了,常常看見他的臉書說今天又去哪裡演講,昨天又參加了什麼座談會。一次的舟車勞累沒有問題,五次也可以挺得過去,可是一年近百次的苦行僧南北奔波,那就蹊蹺了,他在忙什麼?他所為何來?
他曾經邀約我回竹山,向在文創路上努力的一群年輕人,分享我在台南的文創經驗。「回竹山」那是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某種惶恐」,也是重新檢視我曾經熟悉的故鄉小鎮,有一種「雀躍的虛名」。然而這個約定,我還等著他的召喚。雖是如此,我已經環視了何培鈞的「小鎮文創」種種,隱然的喝采,訝然的驚喜。我是竹山人,何培鈞不是;何培鈞在竹山,而我不在。這種交換立場的觀察,真是有趣。
其實趣說他是過動兒,是欽佩,是高度肯定。現代很少人像他帶有唐吉軻德的傻勁,前進,不成功,再試;效果不佳,再換個方法;挫折,再試一次……。當年他將一座半頹的老房子煥然新生,就是如此。從此「天空的院子」的晴亮,就像他清湛的眉宇,山林的雲雨與霧靄,就成了他的心路寫照。何培鈞營造自在的山野生活形式,卻是效率騰騰。他創建的悠閒山居空間,過程則成了年輕人的心靈雞湯,裡面蘊含了激發動力的啟發。演講中,年輕人專注地傾聽他的山路與心路,甚至哲學式的生命價值與行銷思考。
我也喜歡聽他說著那一段「天空的院子」從動心起念開始,一路奮起不懈的往事,故事總是如進行曲一般,有強烈的節奏,輕鬆中卻又鬥志昂揚。然而,我卻更感興趣他的「小鎮文創」景色。
文創,文化創意,而「文化」兩字的精煉意涵,就如余秋雨所說的「精神價值,生活型態」。文創絕對不是華山、松菸那種財團公主所展示的型態,如果你知道了何培鈞的小鎮文創演化過程,你一定會同意我的說法,那是地方小鎮特質與居民生活型態的創意呈現,精采而有質感,感動而有未來。
竹山,是南投縣西南隅的小鎮,歷史久遠,也曾是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當然她沒落許久了,九二一地震後更顯小鎮的寥落,人口外移的數量加劇。然而,這個小鎮開始文創之後,年輕人回來了,怎麼辦到的?發生什麼事?有無其他正在掙扎的小鎮可以借鏡的地方?
讓小鎮動起來,這是大事。現在不流行大有為政府了,小鎮要走出自己的希望,要有年輕人回來。然而要年輕人回來,要先讓他們看到「活力與希望」,於是一些留守小鎮的文青開始路跑、夜跑,他們從「改變安靜」開始,揪人也揪心,小鎮的街道跑動起來了。把小鎮的資源仔細盤整,熱心達人清單列出,明白「在地化與國際化」是不相悖的,接著「青創平台」建構出來了。
這時,何培鈞與一群人提出「把遊客變成了社會學家:知識經濟鄉鎮」,把小鎮的問題變成資源,許多外地年輕人來此以工換宿,他們到了一個友善的小鎮學習,也創新小鎮的可能性,在地人與外來者一起把「小鎮資料庫」建立起來,開始向外傳授經驗。
這是驚人的行動累積與成果,也清晰的宣告「方法比熱情重要」。小鎮的希望,看到了;青年的未來,可以碰觸得到了。我明白何培鈞是旗手,他真的是一位無可救藥的文創過動兒,令人欽佩。我也期待台灣有更多的過動文創者在各地,起飛。
推薦序 水牛精神的韌性創業家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共同創辦人
我跟培鈞都是第一屆行政院青年顧問團的成員,這個在318學運後應運而生的非正式團體,一共有二十七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年輕人參與,定期開會,認養議題,扮演政府和人民溝通的角色。我認養的議題是教育和青年創業,培鈞則是青年鄉鎮發展……等。因為青顧團的關係,我和培鈞也常常有機會互動交換意見。每次青顧團開會他必定準時出席,準備充分,積極的參與,由於他住在南投竹山的山上,每次要發言時他總是會說:「今天我從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上前來與各位見面。」
前些時日,我終於有機會到培鈞的「天空的院子」住上一晚。這個位於南投竹山的百年三合院,與其說是民宿,更是記載一個年輕人奮鬥、展現生命力的最佳寫照,而這個故事也是一個社會創新的實踐。從竹山沿著山路緩緩上山,盡收眼底的是綠油油的竹林和層次分明的茶園,隨著海拔線的上升,遠方的山已經被山嵐環繞,陽光透過雲層若隱若現。我和太太抵達時已經是傍晚,車子駛入停車區,培鈞已經在那兒招手,用他那招牌的微笑、永遠不變的「小鎮文創」白T-shirt和大圓框眼鏡迎接我們。
「天空的院子」是一個三合院建築,座落在一個小山丘上,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南投,四周種滿了欒樹、松樹,院子有六間房間,入住時已經有一個外國家庭在院子的中庭乘涼聊天。培鈞在三合院的川堂(現為會客室)砌好一壺茶,細數當年如何創建這個心中的夢想。原來,他在大學時就邂逅這間房子,當時算是一個廢墟。他借貸了上千萬,修整這座廢墟。從來沒有經營民宿的經驗,他從做中學,被拒絕過上百次,過程中還遇到了他的父親病危,每天醫院民宿兩邊跑。
培鈞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真真實實的,他的眼睛充滿熱情和希望,我問他:「是否曾經想要放棄?」想想他遇到的困難,培鈞說:「有啊,好幾次都瀕臨絕望了……」我心想,是什麼原因讓他撐下去,讓他走到今天?他說那段醫院民宿兩頭跑的日子,所有人連醫生都建議他拔管放棄治療,但他堅持讓父親繼續治療,希望有一天他能看到「天空的院子」成功的樣子。而奇蹟似的,父親竟然慢慢有知覺,可以講話,漸漸復原了!培鈞的努力感動天,幾年以後他在「天空的院子」舉行婚禮,父親也參加了。我依稀記得那天傍晚談到這段往事,培鈞的眼眶濕潤了。
夜裡山上的涼風吹得竹林沙沙響,有種安詳的氣息,睡得也特別甜。隔天,用過早餐後,培鈞邀請我到他的另外一個社會企業「小鎮文創」參觀。「小鎮文創」是培鈞在竹山建立的一個社會創新顧問公司,在於用社會觀察以群眾之力來解決社會問題。
培鈞的做法總是令人耳目一新,他與在地年輕人在廟口辦路跑比賽,把竹山的年輕人凝聚起來;他租下一棟透天厝,用提案換宿的方式,一年吸引了數十個各路英雄好漢幫竹山提案,有些想法、做法也被實踐了。他還帶我去看正進行中的「台西客運轉運站」活化案,他想把一個廢棄的客運站,重新改裝,成為社會創新的基地。我們穿過竹山鎮的大街小巷,拜訪竹子工藝工作坊、當地的打鐵鋪。每到一個地方,透過他的眼睛、理想和熱情,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在他的眼裡,困難是挑戰,資源匱乏正好讓他發揮創意,他是一個真正的翻轉創業家。這是我認識的何培鈞。
我很開心也很榮幸替培鈞的新書寫推薦序。我覺得台灣需要多一點領袖,各行各業的領袖,需要更多人站出來承擔責任。培鈞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勇於承擔責任。他的光芒不是光輝絢爛,稍縱即逝的,他是持續不疑的水牛精神。這一個世代的台灣需要有更多的韌性,而培鈞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
作者序 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何培鈞
十年的累積,一直受到社會各界持續的鼓勵與照顧,今天終於完成了《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一書,我們都非常珍惜。這本書書寫了我從家庭、學校教育,到社會創業等不同階段的生活紀錄與省思,期許能夠提供台灣青年一種安定的力量與未來的嚮往。
身為六年級生的我,出生在早已脫離貧窮的社會,是一個可以念大學、有勞健保、週休二日,還有機會出國旅遊等的美好年代;相對的,這個年代,也是房價高、薪資低、物價高漲的壓力年代。每個時代都在變動,每個時代都在包容,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矛盾與掙扎。
九十三歲的外公,至今仍與我們同住。每當我看著白髮蒼蒼的他,每天規律的看書、吃飯、運動跟休息,我總是難以想像他們那個年代所經歷的一切。那是一個動盪不安與充滿苦難的年代。小時候曾聽外公回憶起他的孩童時期,我無法想像,如果是現在的我,可有那樣的勇氣與毅力,去經歷那個年代的宿命與包袱?我經常問外公:「您在生活艱困的時候,如何讓自己克服眼前一切考驗?」外公淡淡的說:「當別人受不了,我可以忍耐;當別人放棄了,我可以堅持。」當下,我就決定把外公告訴我的話,放在內心,永遠不忘記。
尤其,從「天空的院子」到「小鎮文創」,每個艱困經營的階段,都是在許多夥伴與家人不間斷的支持之下,才能一步一腳印,在鄉鎮裡扎下了根,發出了芽,長出了葉,最後開出了花。至今,我們仍在竹山持續努力營造社會共好的發展生態。
最近,我們承租下竹山鎮上「台西客運站」閒置運輸空間,預計用半年時間,將這個空間轉化成一個從產地到餐桌、把竹子工藝融入餐飲空間的「竹光工藝咖啡館」。「竹光工藝咖啡館」除了象徵交通客運站被活化的個案外,也支持農夫生產的在地食材,並且將竹編工藝導入建築空間運用。很多第一次在地發想的理念,持續推動竹山的改變。
為了鼓勵更多在地居民持續改變、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也同步建構「小鎮未來行動平台」,與在地朋友一起打造自己的夢想計畫、透過網路平台凝聚人氣、邀請外地的旅客來支持參與,成為在地夢想的行動參與者,讓「觀光客成為社會學家」的觀點,成為竹山小鎮最具體的實踐典範。如果可以,我們也期許「小鎮未來行動平台」能帶給台灣鄉鎮居民更多改變的動力,讓鄉鎮最美的風景,是在地最動人的夢想。
最後,我們把在竹山累積十年的發展實務經驗,透過與雲林科技大學張文山老師合作,整合歸納為「小鎮文創」在地知識學習系統「竹巢聚落經理人」實務課程,讓竹山從觀光體驗提升為知識學習的場域。期許未來能引領更多華人世界的青年朋友,到竹山「小鎮文創」進行深度學習。
青年朋友們,別輕易就讓自己失去了人生理想。縱使現實生活經常要我們認輸,我們的內心,也絕對不能輸。我們一定要讓竹山小鎮恢復元氣,一定要讓台灣鄉鎮發展創新,一定要讓國家社會充滿朝氣,只要我們願意持續努力,就有翻轉的契機。
夢想,緣起 我開始懂得喜歡現在
喜歡現在就一直 充分準備的自己
記得,我大學時就曾盼望,畢業以後的生活,自己會喜歡。大二那年夏天,父母親從故鄉南投水里移居竹山鎮大鞍里生活。我對這座海拔八百公尺的村莊很陌生,但或許因為懷有這樣的信念,很快就被美麗的山林與平靜自然深深吸引。
大學期間,只要是假日,我經常揹著背包坐上火車,滿心期待能夠上山感受繁華大城市所無法體會的感觸,一個人沉浸在整片美麗的山景中,慢慢走完一段又一段的林間小路。每次在山路途中望見金色陽光,穿透竹葉葉緣灑落的光影,總是令人心境特別平和。
某天,突然在滿山竹林環繞的山路夾縫中,發現一條由石板堆砌而成的階梯,石階表面布滿綿密青苔而有些滄桑。我順著石階的方向走去,不知為何,當下內心也悄悄的感受到不安與期待。我踏著古老的石階往上走,一階接著一階,然後加快了腳步。突然,出現在我眼前的,竟是一座看似雄偉壯觀,卻又殘破不堪的古老廢墟。
百年廢墟似乎禁不起歲月的無情摧殘,任憑時光流逝靜靜的沉潛著。我試圖想像在這座百年廢墟中曾經發生過的一切,心中突然湧起一陣很深的感觸。我邊走邊想,看著遠方山腳下城市築起的高樓,那些繁華中的擁擠、熱鬧,與眼前頹圮的景象,存在著一種強烈對比。
這座百年古厝與我並無特別淵源,為何我卻感覺難過與不捨?這種內心不捨的感觸,是否因為傳統文化被生活的冷漠所遺忘?我並不清楚。只是看著這些過往我們珍惜的風土文化,竟隨著工業化而逐漸逝去,令人唏噓。天色漸晚,我帶著內心的激動下山。也就在大學二年級那年,我開始試圖努力找回早已深存我們心中的古老記憶。於是,我立下了志願。
衝破迷惘
騎著機車回家的路上,沿途兩旁的山林茂密而安靜無聲,思緒卻澎湃激昂格外清晰。雖然眼前的路,我還不清楚,對於未來的態度,卻有一種篤定的激情與決心。
我念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因為在山上的深刻體悟,回到學校後,我開始為自己由衷嚮往的未來著手準備。表面上看似一成不變的大學校園生活,內心深處卻早已有一種說不出的迫切感,不斷的期許自己,希望逝去的傳統建築文化,能在我們這代人的手中重新喚回。
因為開始懷有這樣的理想與抱負,讓我在學校的學習態度產生了自信,並且深信學校所學的一切,是為了讓自己邁向更長遠的未來。我發現了一個迥然不同的大學風情,彷彿突然明白了人生的一些事情。
人生總是有許多當下,縱使輪廓初始不那麼清晰,經常徘徊思考,只為了在撲朔迷離中發現一條明確的道路,這並不容易。在大學三年級時,我成為班上少數沒報考研究所的學生,更開始積極的跨系、跨校、跨領域的自主學習,也特別參加顧問公司為企業主管規劃的中階實務管理培訓課程,因為我想更清楚的了解,企業主管在管理實務上,可能經歷的困難與解決方案。
不為文憑與考試
同學對於我的決定感到非常訝異,因為我額外付出時間學習的類別科目,其實並沒有學分文憑的相關證明,更不是系所對於學生的期待與規劃。然而,如果我們在大學裡的學習,僅是為了文憑學歷,一旦沒有考試學分制度,很容易就停止學習,反而失去了教育最終的社會價值與意義。有鑑於此,在學校的匆匆歲月裡,我始終努力學習,把握大學稍縱即逝的光陰。大學於我而言,不再只是為文憑考試而學習,更是為了自己擁有明確的未來而積極準備。
台灣每年有幾十萬名大學畢業生,如果每位青年都能以更開放與關懷社會的胸襟,找到自己人生的夢想,那麼,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一定能夠透過學生的主動學習與熱情實踐,而產生無限的力量。反觀,如果青年對於學習感到迷惘,僅是為了滿足社會各種形式制度指標,學習價值失去了意義,非常可惜。於是,我在大學期間,就一直在充分準備自己,對於未來,我不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後。
堅持 有房客入住時 壓力大到很崩潰
沒有房客來住 也很令人崩潰
「天空的院子」完工開幕之後,表哥也回醫院工作了。少了表哥的院子,總覺得靜悄悄的,靜得有些冷落,靜得好空虛。
在這之前從未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我,必須獨自負責這座占地八百多坪古老莊園的營運與大小事宜,從除草園藝、水電維護、房務清潔、接待旅者、架設網站、撰寫文案、財務會計......全部一手包辦。對於當時的我而言,「經營院子」實在是嚴峻艱辛的苦役。
三個月過去了,再怎麼絞盡腦汁,再如何刻苦勤奮,卻僅能用「慘澹度日」來形容。因為積欠銀行繳息無法正常,終於,銀行發出了最後通牒,若是再無法在期限內清償債務,「天空的院子」將面臨銀行查封拍賣的可能。
那時我警悟到,在「理想抱負」、「現實周旋」間的衝擊,心中經常出現尖銳的矛盾,以及面臨無法調和的兩難窘境。
獨挑大梁
在房客於十一點退房後,我總是獨自一人戰戰兢兢的整理每一個房間,快速的替換床單被單、用吸塵器吸地、拖地、收垃圾,從早上十一點一直清掃到下午三點四十五分。總是在渾身大汗淋漓,工作告一個階段,準備坐下來吃中飯時,我的手機就響了:「管家你好,我是今天的房客,提早十五分鐘到,現在就在門口,麻煩你開門。」
「不好意思,麻煩等我三分鐘,我馬上為您開門。」
說完,我把身旁幾個大垃圾袋往臥室裡扔,洗了個三十秒的冷水澡,趕快換上管家制服衝去開門,然後以最優雅的姿態服務每一位客人,彷彿任何困難都沒發生過。
有房客住房的時候,壓力大到很崩潰;沒有房客來住,又擔心倒閉,也很想崩潰。無論有客人或沒客人,我都處於隨時會崩潰的邊緣。那時我如果說NO,停止「天空的院子」的經營,我就解脫了,但是我沒有!
之所以這麼專注的經營院子,那是因為這正是我想做的事。
我不應該擔心社會紛擾,不應該害怕景氣不好,而是要為自己真心信仰的事情全力以赴才是。我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體力與壓力極限中,不斷鼓舞自己、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對於面臨充滿艱辛考驗的過程,我從未想過放棄,擁有的只是一心想著如何克服度過。我也相信,唯有更勤奮努力的投入,才能找到自己在社會存在的價值。
「院子」開始營業的頭幾個月,生意非常慘澹,一個月要繳六萬元的本金利息,還款壓力異常沉重。如果遇到經營不樂觀,也許代表過去的策略不夠準確,於是我調整方法,實際計算究竟要賣多少房間?跑多少業務?然後把市場從無到有建立起來才是。
「天空的院子」有六個房間,客滿能有三萬元收入。因此我規劃,如果一個月需繳六萬元貸款,每個月只要客滿兩次,也就是賣出十二個房間,就能安全度過。
一個月只要賣出十二個房間就可以過關,與積欠銀行上千萬負債的沉重壓力,這兩者其實是同一件事,但思維方式卻差異非常大。想法一轉換,我當然選擇不放棄,繼續努力!整個思考邏輯過程,只用了簡單的加減乘除。諷刺的是,我們都學過如何開根號、三角函數......我們最大的問題在於學得太多,可是缺乏靈活運用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著我把拜訪客戶的成功率算一成,一個月要賣出十二個房間,等於要拜訪一百二十間企業。而且員工二十人以上的企業,才有包棟的能力。
客人在哪裡?
晚上,我寫信給各個企業的老闆,問他們能不能見我一面。白天則是到竹山、草屯、斗六等地跑業務,只要哪個老闆願意見我,我就向他們介紹我的民宿。過程中,客人當然會以最嚴格的要求讓我難堪,再加上我的業務經驗生澀,經常介紹到一半就被轟出門。
「介紹一下你們的餐點。」A老闆問。
「我們提供廚房設備,讓你們可以自己煮,享受親自炊食的鄉間野趣。」我說。
「要我自己煮飯?你在開什麼玩笑!」
「我樂意拿出三萬元包棟,支助年輕人的夢想。不過,你們有提供麻將嗎?」B老闆問。
「沒有。麻將可以在家打,既然到了山上,何不把握機會,享受和家人相處的時光。」我搬出自以為完美的台詞。
「有沒有卡拉OK?」
「沒有卡拉OK,但你可以聽聽鳥囀蟲鳴,看看雲海和日出,洗滌心靈。」
「我的心靈需要麻將和卡拉OK,等你裝了卡拉OK再來找我。」
「房間有沒有電視和網路?」C老闆問。
「都沒有。難得全家一起上山,不妨離開電視,好好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沒電視......那附近有景點嗎?」
「『天空的院子』本身就是可以停留的最好景點。」
「沒電視又沒景點,整天就待在一間老房子裡,為什麼我不去鄉下住就好,還大老遠開車到你的民宿!」C老闆震怒拍桌,我當場嚇得落荒而逃,即使跑出了辦公室大門,心臟仍然不聽使喚的狂跳,耳邊淨是咚咚咚的心跳聲。
轉念,危機變轉機
就在某個風雨交加的夜裡,雨勢愈下愈猛,整個村莊彷彿在暴雨中柔弱的顫抖著。我看著窗外,聽著冷風颼颼,心中頻頻自問,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夠繼續走下去?究竟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如果繼續跑業務,每位老闆都刁難相同的問題,這樣下去只會讓我的自信心崩潰。我應該把老闆的需求,轉化成民宿經營調整的方向,或許我還有機會藉此成長。
大家雖然住在民宿,晚上難免還是想看電視,可能是擔心無聊乏味,也可能是不知如何自處。於是,我在「天空的院子」網頁上公告:晚上八點到九點,院子廣場有一場露天星光電影院。我買了單槍投影機、布幕,以及懸吊喇叭。且幾乎每天晚上,我都在院子廣場跟客人分享理念。從一開始的木訥、不知所云,透過每天晚上大量練習,分享一百場次、一千場次、一萬場次,應該就可以駕輕就熟!
餐點部分,要出門旅遊的人自己準備,確實有相當的難度。加上山上食材取得不易,於是我經常拜託母親幫忙準備餐點,送到民宿讓客人享用。現代人出門觀光都要景點,沒有景點的社區,要如何吸引遊客?因此我幫山間風景優美的小徑取了名字,成為我自己的私房景點,讓更多人來體驗。
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我發現,真正的市場其實來自客戶的需求。我們只要持續保持熱誠與客人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即使客人用尖酸刻薄的話語來挑剔,讓我們難堪、刺到我們心坎裡,我們仍然願意了解並調整策略,市場就出現了!
於是,在我逐漸累積經驗,並仔細構思經營方式之後,我開始思考,沒有任何資源的我們,應該先找到正確的傳遞媒介才是。於是,我整理民宿資料、寫文案、準備照片影音光碟,將「天空的院子」推薦給台灣文化機構,介紹給許多文化團體。我心想,無論如何,千萬不能再讓「天空的院子」深藏在這座孤山裡。
音樂與古宅的相遇
不久之後,「天空的院子」有了一個轉變的契機。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承辦人員致電告訴我們,國際知名的加拿大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即將蒞臨「天空的院子」,我感受到無與倫比的狂喜。馬修‧連恩接受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邀約,在日月潭巡迴演出。傍晚表演結束之後,由文化局長親自陪同馬修與隨行演出人員,初次到訪我們兄弟倆的山中夢想國度。
沒想到,大家與古老院子所散發出的文化歲月氛圍,是如此的契合,尤其是馬修,他對於台灣傳統文化更是充滿濃厚的興趣。我細細為每位客人敘述,當時我們兄弟倆是如何歷盡艱辛,與百年廢墟一同走向新舊融合的全新面貌。大家聽了,滿心珍惜與感恩。
第二天晴朗的清晨,天邊灑落微微晨光,蟲鳴鳥叫參雜各種腔調默契十足的搭配,任憑風的自由來去,營造出一種悠悠揚揚的豐富旋律。瞬間,大家彷彿感受到天地的包容。只見馬修與音樂夥伴隨手拿起了樂器,一脈溫情的演奏起來,當下,如魔法般的音樂竄入了「天空的院子」每個角落,我坐在一旁,出神的聆聽欣賞,心靈被美妙沁人的音符融合寧定。
隔日一早,我們與馬修一行人依依不捨的互道別離。幾個月後,當馬修再次來到中部演出,大夥居然決定再次上山投宿,我心底高興的驚呼著。這次見面,似乎有種朦朧又熟悉的氣息,好似久違的老友又上山重逢。
火花
那天夜裡,對音樂熱中執著的宙斯愛樂管弦樂團歐聰陽大哥告訴我,「天空的院子」讓他產生了音樂創作的靈感。他們邀請馬修‧連恩,希望可以與「天空的院子」合作一張客家古典音樂同名專輯,以傳統懷舊歌曲融入新古典樂器,避免使用過多機器混音,把「天空的院子」的初衷引領到音樂領域上,與更多人分享。我們非常欣喜的期待這張專輯問世。
「天空的院子」同名專輯耗時一年時間,費心盡力才錄製完成,並且,專輯入圍了那年金曲獎的最佳客家古典音樂獎項。所有參與專輯錄製的音樂家,在我們離別一年之後,帶著這張入圍金曲獎的古典專輯再次上山,他們終於把「天空的院子」送到了「天空的院子」裡。
在古典音樂與百年古宅相遇的瞬間,我終於看見這座過去一直沉淪在山中,被天地默默滋養的古老廢墟,藉由這張同名專輯的音樂旋律,撫平了許多旅客的心。從廢墟誕生了夢想,產生了勇氣,衍生了情感,更激發出了新的生命火花。
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人生難免遇上低潮、挫折、泥淖,該怎麼辦呢?
態度,是距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我們往往因為懂得太多,想得太雜,想要完美而顧慮更多,反而讓自己進退不得。如果我們把複雜的當下,想得很簡單,專注在當下,反而能夠快樂且令人羨慕的活著。
你要告訴自己:
1 生活不可能適應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你要適應生活!
2 調整態度,就能幫助你走出人生的泥淖。
3 遇到困難,要積極面對。
4 做最壞的打算,但要最樂觀的期待。
5 努力專注當下,用最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應對,未來就有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