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12:35:34jean

致未來——青年力量 吳小莉 (清華演講)

(摘錄清華演講文)
致未來——青年力量     吳小莉
記得我第一次站在清華的報告廳在1999年,那一年我移居香港,在內地走南闖北到處採訪剛好滿6年。 那一年我也曾和你們的學長、學姐們分享我從事新聞工作的點點滴滴,分享了我是如何依照兒時的夢想踏上了傳播之路,逐漸實現我的人生理想。其實我已經不記得當年我到底說了什麼,直到最近有一家出版社為了要蒐集社會人士在校園裡頭對青年學子的演講,結集成一本叫做《正青春》的書,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了當年的講稿,交到了我的手上。回看那一場和各位學長學姐對話的記錄,使我今天再站在這個舞台上和現在的同學們分享的時候,多了一份昔日、今日和未來的傳承感。
2005年我有幸進入了清華經管學院研讀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的課程,成為了各位的校友。在座的現場朋友們有2011年之後的入學麼? 有。 所以你們錯過了百年的校慶,可能還要再等100年。但是沒有關係,你不會錯過所有清華同學的傳承,因為你有很多的學長、學姐們在這裡。我有幸的和在座大部分的同學們一起度過了清華百年的校慶,也因為校慶所以我做了一場紀錄片,講述了清華的故事。 也是99這個數字,但是是99年前的1914年,梁啟超先生在清華大學演講,告訴我們何為君子,為清華留下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作為校友,我常常向別人推薦我們的校訓,我的另一半甚至請余秋雨老師寫下「厚德載物」四個字放在了辦公室,而在我看來,這是中國最剛健雄渾的校訓之一,其中的期待已經包含了生生不息的奮進又有厚重沉穩的心靈力量,它描繪最優秀卓越人士的是德行,也為我們這一些每個平凡的個人安身立命留下準則。
就像卓越本身他即是卓越者的非凡之態,又是每個微小、平凡的個體可以擁有脆弱的但是又堅韌的力量。我和卓越者的對話,不再只是關注他們的成功、不再只是關注眼下的熱點,更多的是關注他們的未來,他們眼中的未來。 而這個未來與其說是他們的,不如說是你們的,因為你們就是卓越者的昨日、今日和來日。
給今天一點時間,那便會成為我們的未來
什麼是卓越?多年前我說我曾經和大家一樣,也坐在台下,仰望著那些社會傑出人士,聽他們在台上說他們的故事。我那時候認為卓越是一種質地,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企及的質地。我必須要仰望,在那個還在仰望的年紀,我和各位一樣,還在懷疑著自己有沒有可能成為卓越的一員。 但是當成長慢慢地把這種仰望拉成平視,當我採訪了無數人,看過無數的卓越者曾經頹然崩潰,也看過頹喪者忽然奮發,一覽眾山小,於是我明白,卓越其實不是一個結果,不是一種恆定的質地,而是一種態度。 《與卓越同行》中的六位中國的領袖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上舞台時也緊張、疑慮,也有需要肯定的瞬間。有一位受訪者,在採訪完畢後不忘給我發了一條短信,問我剛才的效果好麼? 所以說卓越之人也不是堅不可摧,他們只是重視每一次的結果,只是在遇到失敗的時候,比普通人多那麼一點點咬牙重新站起來的倔強。 他們不是不會犯錯,只是在錯誤面前他們比一般人要快一點接受自己的錯誤,並且繼續地前行。 他們不是不知道恐懼,只是在普通人認為恐懼足以使我們停步的時候,他們多一點勇氣說:不,我要去面對。真的,卓越與平凡之間只差一點點,差一個極限自我挑戰一種精神上逆生長的一點堅持。
今天我重回校園來的契機,是因為這本書《吳小莉:與卓越同行》,這是我與卓越者探討未來、尋找未來的過程記錄,於是有人問我,你怎麼看未來?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採訪的這些卓越者,能夠分享令人振奮的可能性、能夠引領未來的方向,但是要實踐和真正看到他們所描繪的未來,它其實就在這裡,在校園裡、在各位青年人的身上、在各位的身上。 所以今天我站在這裡,跟十年前更希望和大家聊一聊的不是別人的未來,而是一個在這樣一個被科技打破無限可能的時代裡,各位,你們這群新世紀裡面青年人的未來,我們這個時代的未來。這個時代是上帝的恩賜,因為今天的年輕人比任何一個以前的時代都具有更多創造奇蹟的機會,可以在毫無參照的情況之下,去創造你們自己的成功。
1999年我到清華做報告的時候,當時發生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發生了被轟炸事件,當時各地的年輕朋友們群起激憤,鳳凰衛視做了一個系列報導叫《中國人今天說不》,當時就有同學問我,怎麼看未來十年的中國? 我說相信未來的十年,中國的國力不會同日而語,除了有硝煙的戰爭,沒有硝煙的戰爭也將繼續,我說有一天世界會接受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經濟。而我們看到這一切正在發生。 十多年後的中國, 孔子學院已經在全球各地紮根,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越來越多的國際事務當中擁有更多的聲音,同時也有更多不可迴避的責任。今天,便是我們十多年前的未來,而未來,毫無疑問的會從眼下開始發芽。 我們常常會有一個誤區,都以為未來在遠處,與今天無關,但其實未來會藏在今天之中。我很喜歡里爾克的一句話他說:「未來走在我們中間,是為了在他發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變我們」,所以未來並不在遠處,我們擁有什麼樣的今天,已經決定了我們參與什麼樣的未來,它走在我們中間。 於是,給今天一點時間,那便會成為我們的未來。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的靈魂?
與其說我今天想和大家說什麼,其實不如說我想為我們將要親歷的未來向大家一起提問,為了這個未來我們做什麼樣的準備?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
我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是否擁有自由的靈魂?我聽過一個試驗,和大家分享。 如果把一群生猛的鯊魚和熱帶魚放在一個大的池子裡頭,中間隔著強化玻璃,那麼鯊魚每一天都要衝撞,每天都頭破血流。它想進入美麗絢爛的熱帶魚圈子,可是老是撞不過去。而同時,一到餵食的時間,鯽魚就會被放進鯊魚的池子裡。終於有一天,它放棄了,它等待每一天的鯽魚,輕而易舉地把它吞下肚。 有一天,工作人員把中間的強化玻璃拿開了,他不再困住鯊魚,但是鯊魚已經不敢再追逐那些熱帶魚,即使鯽魚跑到了熱帶魚那邊,它也躲遠處不敢靠近,因為它怕疼。 鯊魚是海裡的王,生猛的物種,但是在這個試驗之中鯊魚失去了自己衝破一切的本能。我們還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的是關於自由靈魂的喪失。 當鯊魚決定要被玻璃以外的世界視若無睹的時候,其實那就是一個自由靈魂的喪失的開始,這個魚池何嘗不像我們的世界?有一個有鯽魚供我們自由的馳騁的舒適區,也有一個讓我們披荊斬棘、頭破血流,卻不能夠保證是否能有所成就,但是更大、更斑斕、更不可知的世界。靈魂是否自由,取決於決定留在舒適區,還是決定衝撞可能存在的玻璃,去尋向一個未知的未來。 喜歡一句話「堅持下來就是自己的」。 其實幼兒對於這種衝撞是沒有恐懼感的,因為他們天生下來就有一種永生感,只是一次次的疼痛讓我們學習築起高牆,我們習慣在高牆之內生活。
1993年我離開了父母親,離開了我安逸,高薪的,前途一片光明的電視台工作,來到香港。我當時不會說廣東話,我也沒有親戚朋友在那裡。我並不是原來的工作中遇到挫折,想要逃跑,只是想看我沒看過的地方,到一個更大的舞台去闖一闖,走一走。所以我走到了今天。我在採訪馬雲之前跟他聊天,當馬雲還是書生馬雲的時候,他會被當成騙子,吃了很多閉門羹,到現在他談起來還是義憤填膺。 他去了美國,不信基督教的他走進了教堂,他告訴我他聽了牧師的一場永不放棄的福音,他就把這段話帶回來當作座右銘,於是,這時候的馬雲比一般人多堅持了一會兒,往前衝撞就成了游進池子另一邊的鯊魚。
不要擔心在雞蛋裡頭當奇異果
向同學們提第二個問題,今天我們準備好保衛完整的自我了麼?在來的路上我在機場,站了一會兒,書店裡擺的書,70%都在教人如何成功,但是很難找到一本教我們如何觀察我們的內心。成功是外在的世界,如何關照自我的世界,卻是自我存在最重要的秘密。 是否成功取決於你征服多少別人,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外在的規則;而「自我」是內在的世界,它取決於我們在多大程度上保衛了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保衛了自己的不妥協。 我想在座的年輕朋友們,都很有自我主張,因為我們在一個可以自由發聲的網路時代。互聯網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做了一個節目,叫做《電腦號快車》,那個時候互聯網這個東西了不得,終於找到了一個人類可以釋放自己的地方,很快的網上的故事、話語層出不窮,大家總在自我解放。 資訊越來越多,世界也在瘋狂地轉,而每一個頭條只佔據我們幾秒鐘、幾分鐘的時間。 在微博上看到、關注、轉發,以最快的速度來判斷左還是右、黑還是白,一百來個字裡面要說出一段看上去很俏皮又要很聰明的話,但是黑白之間還有別的顏色呢。 我小時候是一個疾惡如仇的人,特別不喜歡壞人,我想大多數都是一樣,一直到我高中的時候有一同學他和我說一句話,說黑和白之間是有個灰的,其實那才是大部分人生活的空間,生存的世界。 所以我想,「自我」是不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是在泯然眾人之時,要保持內心的井然有序,這全部的鎮定是來自於一種自我的力量和思考。 有一個笑話大家可能聽過,就是冰箱了有一排雞蛋,最左邊的雞蛋發現最右邊的雞蛋,長著毛,告訴別人說,快看長毛的雞蛋,最後右邊的雞蛋忍不住大聲地說,嘿,我明明是一顆奇異果。 這就是內心最酷的自我,因為懂得自己,才不畏懼在一群雞蛋裡頭當一隻另類的奇異果。 我曾經把故事分享給廈門大學的同學,我知道鳳凰網的網友裡面有一個廈大特地坐了飛機來看我的同學。 謝謝你。 那天我跟你的同學說了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人問我,他說他的宿舍裡頭其他人都在玩樂的時候,他卻在努力唸書做著學霸,所以他很擔心其他同學排擠,而我就是用這個故事同樣跟他說自己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擔心在雞蛋裡頭當奇異果。
如果沒有好奇,我們不可能讓自己成長
第三個問題我也想問問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仍然充滿著好奇麼? 我為什麼會這樣問? 因為當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的好奇心可能越來越小。 我女兒很小但在她成長過程中發現,一個人學習最快時候,就是在他問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而我也在她不斷地問為什麼時,自我地學習,開啟我另外一段學習的旅程。 我最近很喜歡一個老太太的故事,她說她50歲開始學畫畫,60歲開始學英文,70歲還開畫展,你說這樣子的好奇心,對世界的探索怎麼不令人折服? 我的第一本書《足音》裡面有一章節名,叫做「我是個好奇寶寶」,我到現在才理解原來好奇是引領我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因為我好奇所以我到現場,因為我好奇,所以我想到這裡來看你們,因為我好奇,我願意「翻閱」每一個卓越者,他們都是一好本書。 很多年以後我仍然帶著麥克風走南闖北去面對我的採訪對象,其實這不是特別怡然的輕鬆的工作。 以前我以為自已是一個腦力工作者,現在發現我還是一個體力工作者。 所以如果沒有好奇,我們不可能讓自己堅持和成長。同樣的,如果我們不堅持,隨著成長,我們的好奇心會越來越淡,直到消失。 其實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我們對於八卦的消息不缺好奇心,但是我們卻缺的可能是,求知欲。 求知欲是好奇心的昇華,不僅是對於精神養分的好奇,更是對精神養分的求索。 我們常常說要有足夠的財富,但是光有能夠豐富我們的物質資本還不夠,求知是對精神養分的積攢,是在我們面對無常人生的時候支持我們的精神資本,這一點十分重要。
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住就是流水
第四個問題想問的是,我們都不喜歡失敗,但是我們學會擁抱失敗了麼? 我採訪過很多卓越的領袖、精英,但是說實話,我還沒有看到過一個沒有嚐過失敗的人。 柳傳志說他剛出來做生意就被人家把錢騙了一大半走,幾個晚上睡不著,即使像是大家覺得很神的馬雲,他說他最想出的一本書,是他犯過的一千零一個錯誤,即使現在阿里巴巴仍然在不斷犯錯。
我們今天的題目是「致未來──青年力量」,我剛才向未來的提問,現在我要在向你們身上、青年人身上擁有的幾個重要的力量致敬,因為這個力量在我年輕的時候,在我像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帶我走到了今天,而相信這些力量,也將為你們打開未來。
第一個力量時間的力量。 其實歲月是最公平的主人。 每個人每一天擁有的時間是一樣的的都是24個小時,至於生命的長短要靠我們個人的修為。 香港著名的恒基集團主席李兆基今年85歲,幾年前他接受採訪時有一段話我印象特別的深刻,他說他現在願意用他99%的財富去換取30年的光陰。 他現在財富的估值是1140億元人民幣左右,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座各位比他還要富有。 這就是時間,時間的力量。 但同樣的,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住就是流水。 在我們看似充沛無比的青春裡,歲月仍然是公平的,一個朋友跟我說,他說你的時間用在哪裡? 旁邊的其實看得出來。 運動員有強健的身體,有非常好的成績是因為他們每天堅持鍛煉。 有一些人「腹有詩書氣自華」,那是因為他不斷在學習。 我很喜歡一句話,曾經貼在我鳳凰衛視的最早草創時期的辦公室的牆上。 每一個進我辦公室的人都會看到這句話。它是這樣說的,「智者談論的是思想,普通人談論的是事,只有愚笨的人談論的是他人的是非」。 在小小的辦公室這三句話提醒我也提醒了每一個到我辦公室的人,時光有限,生命有限,我們的時間用在哪? 自己知道,旁人也看得出來。
21世紀看我們與誰綁在一起
第二個力量我們大家都有,尤其是你們,那就是選擇的力量。 我曾經問過我年輕的同事,問他們在校園的時候是什麼感受,他們說大部分同學把自己比喻成玻璃瓶的裡的蝴蝶,覺得前途一片光明,但是腳下無路可走。 出來做事以後,他才發現,當覺得腳步下無路可走的時候,還沒有找到要走的方向。 而理想就是打開玻璃瓶讓蝴蝶自由飛翔的方向。 人生其實就是一連串的選擇,當年我選擇到香港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而今天小到想到我們穿什麼樣的衣服出門、交什麼樣的朋友、看什麼樣的電影、翻什麼樣的書都是選擇,所以我們每一天都有選擇的機會。 而每一天選擇都很重要,比如說此時此刻的你可以選擇讀什麼科系,要不要考研、修博,挑什麼樣的朋友,談什麼樣的戀愛,可以選擇怎樣樣度過你的時間。 我們現在的選擇,可能讓我們有機會發現一群志同道合的中國合夥人,也有可能會像五月天一樣找到一群藝術上的朋友闖出一片天,當然也有可能我們選擇的朋友會帶著我們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繼續在玻璃瓶裡頭做一隻只能看到明媚陽光卻飛不出去的蝴蝶。 最近商界的朋友在流傳著一段話,很有意思,我想問大家,一根稻草可以做什麼?一根稻草如果丟在地上是垃圾,如果綁在大白菜上可以賣大白菜的價錢,但是如果綁在大閘蟹上就可以賣大閘蟹的價錢,所以21世紀看我們與誰綁在一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三個想和大家分享的力量是夢想的力量,是十多年前我的第一本書在內地出版叫《足音》,但是它的香港版叫做《圓人生的夢》。 很多朋友請我簽名的時候我喜歡題八個字: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聯考的時候大家都要報志願,我左思右想我能做什麼呢? 我愛交流、我愛交朋友、我愛對話,所以我就立志要做記者或者是律師,最終的聯考成績讓我進入傳媒行業。 而我在傳媒行業的第一年認識了一位波音公司的外籍公關,和他談天說地的時候,他突然在餐巾上畫出了一個地圖。 你想想看一個剛畢業的孩子就看到了有一個人畫了一個世界地圖給你,他告訴我,你現在的位置在這裡,但是你的舞台應該在這裡-─全世界。 而基於對於美好夢想和世界的憧憬1993年在前景未明的情況下我接受了衛星電視的邀請來到了香港,到了香港才有機會走向世界。 不會說廣東話我隻身一個人到香港成家,現在在香港有自己的窩,北京朋友說:香港太小了,你應該到北京來,北京的舞台大!而我說香港是一個看得到老鷹的地方。在高樓大廈中你會看到老鷹在飛翔,而有人說,看得出老鷹地方是出英雄的地方,所以我想無論我們在哪,我們的心有多大,我們的夢想有多大,我們的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一個人把他的心放在了山頭上,我們的腳就能夠站上山頂。
最後和大家分享第四個力量。 《華嚴經》裡頭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初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信仰,但何嘗不是說我們的夢想最早開始的地方。 夢想的確立應該立志宏大,那麼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我們始終不忘自己的本心。分享一個小故事,釋迦摩尼有一天參佛的時候遇到了瓶頸,他去森林裡頭尋找答案。 他碰到了一個大象,大象問他怎麼了,他說我現在迷失了方向。 大象說我們的頭象從來不迷失方向,而每一次在覓食之前,它都會囑咐我們說,當你迷路時候不要亂跑,要站在原地不動,聽流水的聲音,你就能夠找到家。 佛祖大悟,人生迷路的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找到最初的力量。 在1999年的那場報告中,我留給當時的同學一段話,今天回過頭來我仍然堅持那句話的價值。 今天我再把它們送給你。 那是布袋和尚的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剛開始的時候我是比較喜歡「退步原來是向前」。 退步原來是為了收穫。 但是現在我更喜歡的是後面一句話「低頭便見水中天」。 在耕耘的過程中,低下頭來就能看到一片天。 人生很美,美在它的過程,不要忘了努力耕耘的時候,偶爾低下頭來就能看到美麗的天地。
行動鑄就時代
星雲大師說要「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最有價值的東西應該是生命的信仰,你要改變別人不如你改變自己。 我們要做有用的事、說善意的話,我們心裡要有大智慧,就是對人生有一種透徹的瞭解。 所以要廣結善緣,結好緣,好事就能成。 我喜歡一句話,「25歲以後要對自己的相貌負責」,真的,相由心生。而今天我要說的是,30歲以後要為自己的靈魂負責,相信在座的很多朋友從現在開始都有機會為自己的靈魂前往何處負責。 從五四運動到救國運動再到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喊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反映一代青年精神的口號,清華學子一直在用最先鋒的姿態參與和塑造著每一個時代。 今天,我們再一次站在蘊含巨大可能的時代,就像在我剛才所提到的那樣,未來在我們的手裡,也在你們的手裡,但是歸根結底,這個時代最終將會由你們的力量來鑄就。 清華大學禮堂前的草坪上那一座日晷,我在校慶紀錄片中當中記錄過,上面從庚1920年起便有當年學長們留下的來的勸勉─行勝於言,這是清華的校風也是青年的力量,那就是行動鑄就時代。
(摘錄清華演講文《請問首席執行官》後記)

致未來——青年力量     吳小莉
記得我第一次站在清華的報告廳在1999年,那一年我移居香港,在內地走南闖北到處採訪剛好滿6年。 那一年我也曾和你們的學長、學姐們分享我從事新聞工作的點點滴滴,分享了我是如何依照兒時的夢想踏上了傳播之路,逐漸實現我的人生理想。其實我已經不記得當年我到底說了什麼,直到最近有一家出版社為了要蒐集社會人士在校園裡頭對青年學子的演講,結集成一本叫做《正青春》的書,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了當年的講稿,交到了我的手上。回看那一場和各位學長學姐對話的記錄,使我今天再站在這個舞台上和現在的同學們分享的時候,多了一份昔日、今日和未來的傳承感。

2005年我有幸進入了清華經管學院研讀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的課程,成為了各位的校友。在座的現場朋友們有2011年之後的入學麼? 有。 所以你們錯過了百年的校慶,可能還要再等100年。但是沒有關係,你不會錯過所有清華同學的傳承,因為你有很多的學長、學姐們在這裡。我有幸的和在座大部分的同學們一起度過了清華百年的校慶,也因為校慶所以我做了一場紀錄片,講述了清華的故事。 也是99這個數字,但是是99年前的1914年,梁啟超先生在清華大學演講,告訴我們何為君子,為清華留下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作為校友,我常常向別人推薦我們的校訓,我的另一半甚至請余秋雨老師寫下「厚德載物」四個字放在了辦公室,而在我看來,這是中國最剛健雄渾的校訓之一,其中的期待已經包含了生生不息的奮進又有厚重沉穩的心靈力量,它描繪最優秀卓越人士的是德行,也為我們這一些每個平凡的個人安身立命留下準則。

就像卓越本身他即是卓越者的非凡之態,又是每個微小、平凡的個體可以擁有脆弱的但是又堅韌的力量。我和卓越者的對話,不再只是關注他們的成功、不再只是關注眼下的熱點,更多的是關注他們的未來,他們眼中的未來。 而這個未來與其說是他們的,不如說是你們的,因為你們就是卓越者的昨日、今日和來日。

給今天一點時間,那便會成為我們的未來

什麼是卓越?多年前我說我曾經和大家一樣,也坐在台下,仰望著那些社會傑出人士,聽他們在台上說他們的故事。我那時候認為卓越是一種質地,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企及的質地。我必須要仰望,在那個還在仰望的年紀,我和各位一樣,還在懷疑著自己有沒有可能成為卓越的一員。 但是當成長慢慢地把這種仰望拉成平視,當我採訪了無數人,看過無數的卓越者曾經頹然崩潰,也看過頹喪者忽然奮發,一覽眾山小,於是我明白,卓越其實不是一個結果,不是一種恆定的質地,而是一種態度。 《與卓越同行》中的六位中國的領袖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上舞台時也緊張、疑慮,也有需要肯定的瞬間。有一位受訪者,在採訪完畢後不忘給我發了一條短信,問我剛才的效果好麼? 所以說卓越之人也不是堅不可摧,他們只是重視每一次的結果,只是在遇到失敗的時候,比普通人多那麼一點點咬牙重新站起來的倔強。 他們不是不會犯錯,只是在錯誤面前他們比一般人要快一點接受自己的錯誤,並且繼續地前行。 他們不是不知道恐懼,只是在普通人認為恐懼足以使我們停步的時候,他們多一點勇氣說:不,我要去面對。真的,卓越與平凡之間只差一點點,差一個極限自我挑戰一種精神上逆生長的一點堅持。

今天我重回校園來的契機,是因為這本書《吳小莉:與卓越同行》,這是我與卓越者探討未來、尋找未來的過程記錄,於是有人問我,你怎麼看未來?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採訪的這些卓越者,能夠分享令人振奮的可能性、能夠引領未來的方向,但是要實踐和真正看到他們所描繪的未來,它其實就在這裡,在校園裡、在各位青年人的身上、在各位的身上。 所以今天我站在這裡,跟十年前更希望和大家聊一聊的不是別人的未來,而是一個在這樣一個被科技打破無限可能的時代裡,各位,你們這群新世紀裡面青年人的未來,我們這個時代的未來。這個時代是上帝的恩賜,因為今天的年輕人比任何一個以前的時代都具有更多創造奇蹟的機會,可以在毫無參照的情況之下,去創造你們自己的成功。
1999年我到清華做報告的時候,當時發生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發生了被轟炸事件,當時各地的年輕朋友們群起激憤,鳳凰衛視做了一個系列報導叫《中國人今天說不》,當時就有同學問我,怎麼看未來十年的中國? 我說相信未來的十年,中國的國力不會同日而語,除了有硝煙的戰爭,沒有硝煙的戰爭也將繼續,我說有一天世界會接受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經濟。而我們看到這一切正在發生。 十多年後的中國, 孔子學院已經在全球各地紮根,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越來越多的國際事務當中擁有更多的聲音,同時也有更多不可迴避的責任。今天,便是我們十多年前的未來,而未來,毫無疑問的會從眼下開始發芽。 我們常常會有一個誤區,都以為未來在遠處,與今天無關,但其實未來會藏在今天之中。我很喜歡里爾克的一句話他說:「未來走在我們中間,是為了在他發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變我們」,所以未來並不在遠處,我們擁有什麼樣的今天,已經決定了我們參與什麼樣的未來,它走在我們中間。 於是,給今天一點時間,那便會成為我們的未來。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的靈魂?

與其說我今天想和大家說什麼,其實不如說我想為我們將要親歷的未來向大家一起提問,為了這個未來我們做什麼樣的準備?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
我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是否擁有自由的靈魂?我聽過一個試驗,和大家分享。 如果把一群生猛的鯊魚和熱帶魚放在一個大的池子裡頭,中間隔著強化玻璃,那麼鯊魚每一天都要衝撞,每天都頭破血流。它想進入美麗絢爛的熱帶魚圈子,可是老是撞不過去。而同時,一到餵食的時間,鯽魚就會被放進鯊魚的池子裡。終於有一天,它放棄了,它等待每一天的鯽魚,輕而易舉地把它吞下肚。 有一天,工作人員把中間的強化玻璃拿開了,他不再困住鯊魚,但是鯊魚已經不敢再追逐那些熱帶魚,即使鯽魚跑到了熱帶魚那邊,它也躲遠處不敢靠近,因為它怕疼。 鯊魚是海裡的王,生猛的物種,但是在這個試驗之中鯊魚失去了自己衝破一切的本能。我們還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的是關於自由靈魂的喪失。 當鯊魚決定要被玻璃以外的世界視若無睹的時候,其實那就是一個自由靈魂的喪失的開始,這個魚池何嘗不像我們的世界?有一個有鯽魚供我們自由的馳騁的舒適區,也有一個讓我們披荊斬棘、頭破血流,卻不能夠保證是否能有所成就,但是更大、更斑斕、更不可知的世界。靈魂是否自由,取決於決定留在舒適區,還是決定衝撞可能存在的玻璃,去尋向一個未知的未來。 喜歡一句話「堅持下來就是自己的」。 其實幼兒對於這種衝撞是沒有恐懼感的,因為他們天生下來就有一種永生感,只是一次次的疼痛讓我們學習築起高牆,我們習慣在高牆之內生活。

1993年我離開了父母親,離開了我安逸,高薪的,前途一片光明的電視台工作,來到香港。我當時不會說廣東話,我也沒有親戚朋友在那裡。我並不是原來的工作中遇到挫折,想要逃跑,只是想看我沒看過的地方,到一個更大的舞台去闖一闖,走一走。所以我走到了今天。我在採訪馬雲之前跟他聊天,當馬雲還是書生馬雲的時候,他會被當成騙子,吃了很多閉門羹,到現在他談起來還是義憤填膺。 他去了美國,不信基督教的他走進了教堂,他告訴我他聽了牧師的一場永不放棄的福音,他就把這段話帶回來當作座右銘,於是,這時候的馬雲比一般人多堅持了一會兒,往前衝撞就成了游進池子另一邊的鯊魚。

不要擔心在雞蛋裡頭當奇異果

向同學們提第二個問題,今天我們準備好保衛完整的自我了麼?在來的路上我在機場,站了一會兒,書店裡擺的書,70%都在教人如何成功,但是很難找到一本教我們如何觀察我們的內心。成功是外在的世界,如何關照自我的世界,卻是自我存在最重要的秘密。 是否成功取決於你征服多少別人,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外在的規則;而「自我」是內在的世界,它取決於我們在多大程度上保衛了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保衛了自己的不妥協。 我想在座的年輕朋友們,都很有自我主張,因為我們在一個可以自由發聲的網路時代。互聯網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做了一個節目,叫做《電腦號快車》,那個時候互聯網這個東西了不得,終於找到了一個人類可以釋放自己的地方,很快的網上的故事、話語層出不窮,大家總在自我解放。 資訊越來越多,世界也在瘋狂地轉,而每一個頭條只佔據我們幾秒鐘、幾分鐘的時間。 在微博上看到、關注、轉發,以最快的速度來判斷左還是右、黑還是白,一百來個字裡面要說出一段看上去很俏皮又要很聰明的話,但是黑白之間還有別的顏色呢。 我小時候是一個疾惡如仇的人,特別不喜歡壞人,我想大多數都是一樣,一直到我高中的時候有一同學他和我說一句話,說黑和白之間是有個灰的,其實那才是大部分人生活的空間,生存的世界。 所以我想,「自我」是不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是在泯然眾人之時,要保持內心的井然有序,這全部的鎮定是來自於一種自我的力量和思考。 有一個笑話大家可能聽過,就是冰箱了有一排雞蛋,最左邊的雞蛋發現最右邊的雞蛋,長著毛,告訴別人說,快看長毛的雞蛋,最後右邊的雞蛋忍不住大聲地說,嘿,我明明是一顆奇異果。 這就是內心最酷的自我,因為懂得自己,才不畏懼在一群雞蛋裡頭當一隻另類的奇異果。 我曾經把故事分享給廈門大學的同學,我知道鳳凰網的網友裡面有一個廈大特地坐了飛機來看我的同學。 謝謝你。 那天我跟你的同學說了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人問我,他說他的宿舍裡頭其他人都在玩樂的時候,他卻在努力唸書做著學霸,所以他很擔心其他同學排擠,而我就是用這個故事同樣跟他說自己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擔心在雞蛋裡頭當奇異果

如果沒有好奇,我們不可能讓自己成長

第三個問題我也想問問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仍然充滿著好奇麼? 我為什麼會這樣問? 因為當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的好奇心可能越來越小。 我女兒很小但在她成長過程中發現,一個人學習最快時候,就是在他問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而我也在她不斷地問為什麼時,自我地學習,開啟我另外一段學習的旅程。 我最近很喜歡一個老太太的故事,她說她50歲開始學畫畫,60歲開始學英文,70歲還開畫展,你說這樣子的好奇心,對世界的探索怎麼不令人折服? 我的第一本書《足音》裡面有一章節名,叫做「我是個好奇寶寶」,我到現在才理解原來好奇是引領我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因為我好奇所以我到現場,因為我好奇,所以我想到這裡來看你們,因為我好奇,我願意「翻閱」每一個卓越者,他們都是一好本書。 很多年以後我仍然帶著麥克風走南闖北去面對我的採訪對象,其實這不是特別怡然的輕鬆的工作。 以前我以為自已是一個腦力工作者,現在發現我還是一個體力工作者。 所以如果沒有好奇,我們不可能讓自己堅持和成長。同樣的,如果我們不堅持,隨著成長,我們的好奇心會越來越淡,直到消失。 其實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我們對於八卦的消息不缺好奇心,但是我們卻缺的可能是,求知欲。 求知欲是好奇心的昇華,不僅是對於精神養分的好奇,更是對精神養分的求索。 我們常常說要有足夠的財富,但是光有能夠豐富我們的物質資本還不夠,求知是對精神養分的積攢,是在我們面對無常人生的時候支持我們的精神資本,這一點十分重要。

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住就是流水

第四個問題想問的是,我們都不喜歡失敗,但是我們學會擁抱失敗了麼? 我採訪過很多卓越的領袖、精英,但是說實話,我還沒有看到過一個沒有嚐過失敗的人。 柳傳志說他剛出來做生意就被人家把錢騙了一大半走,幾個晚上睡不著,即使像是大家覺得很神的馬雲,他說他最想出的一本書,是他犯過的一千零一個錯誤,即使現在阿里巴巴仍然在不斷犯錯。

我們今天的題目是「致未來──青年力量」,我剛才向未來的提問,現在我要在向你們身上、青年人身上擁有的幾個重要的力量致敬,因為這個力量在我年輕的時候,在我像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帶我走到了今天,而相信這些力量,也將為你們打開未來。

第一個力量時間的力量。 其實歲月是最公平的主人。 每個人每一天擁有的時間是一樣的的都是24個小時,至於生命的長短要靠我們個人的修為。 香港著名的恒基集團主席李兆基今年85歲,幾年前他接受採訪時有一段話我印象特別的深刻,他說他現在願意用他99%的財富去換取30年的光陰。 他現在財富的估值是1140億元人民幣左右,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座各位比他還要富有。 這就是時間,時間的力量。 但同樣的,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住就是流水。 在我們看似充沛無比的青春裡,歲月仍然是公平的,一個朋友跟我說,他說你的時間用在哪裡? 旁邊的其實看得出來。 運動員有強健的身體,有非常好的成績是因為他們每天堅持鍛煉。 有一些人「腹有詩書氣自華」,那是因為他不斷在學習。 我很喜歡一句話,曾經貼在我鳳凰衛視的最早草創時期的辦公室的牆上。 每一個進我辦公室的人都會看到這句話。它是這樣說的,「智者談論的是思想,普通人談論的是事,只有愚笨的人談論的是他人的是非」。 在小小的辦公室這三句話提醒我也提醒了每一個到我辦公室的人,時光有限,生命有限,我們的時間用在哪? 自己知道,旁人也看得出來。

21世紀看我們與誰綁在一起

第二個力量我們大家都有,尤其是你們,那就是選擇的力量。 我曾經問過我年輕的同事,問他們在校園的時候是什麼感受,他們說大部分同學把自己比喻成玻璃瓶的裡的蝴蝶,覺得前途一片光明,但是腳下無路可走。 出來做事以後,他才發現,當覺得腳步下無路可走的時候,還沒有找到要走的方向。 而理想就是打開玻璃瓶讓蝴蝶自由飛翔的方向。 人生其實就是一連串的選擇,當年我選擇到香港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而今天小到想到我們穿什麼樣的衣服出門、交什麼樣的朋友、看什麼樣的電影、翻什麼樣的書都是選擇,所以我們每一天都有選擇的機會。 而每一天選擇都很重要,比如說此時此刻的你可以選擇讀什麼科系,要不要考研、修博,挑什麼樣的朋友,談什麼樣的戀愛,可以選擇怎樣樣度過你的時間。 我們現在的選擇,可能讓我們有機會發現一群志同道合的中國合夥人,也有可能會像五月天一樣找到一群藝術上的朋友闖出一片天,當然也有可能我們選擇的朋友會帶著我們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繼續在玻璃瓶裡頭做一隻只能看到明媚陽光卻飛不出去的蝴蝶。 最近商界的朋友在流傳著一段話,很有意思,我想問大家,一根稻草可以做什麼?一根稻草如果丟在地上是垃圾,如果綁在大白菜上可以賣大白菜的價錢,但是如果綁在大閘蟹上就可以賣大閘蟹的價錢,所以21世紀看我們與誰綁在一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三個想和大家分享的力量是夢想的力量,是十多年前我的第一本書在內地出版叫《足音》,但是它的香港版叫做《圓人生的夢》。 很多朋友請我簽名的時候我喜歡題八個字: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聯考的時候大家都要報志願,我左思右想我能做什麼呢? 我愛交流、我愛交朋友、我愛對話,所以我就立志要做記者或者是律師,最終的聯考成績讓我進入傳媒行業。 而我在傳媒行業的第一年認識了一位波音公司的外籍公關,和他談天說地的時候,他突然在餐巾上畫出了一個地圖。 你想想看一個剛畢業的孩子就看到了有一個人畫了一個世界地圖給你,他告訴我,你現在的位置在這裡,但是你的舞台應該在這裡-─全世界。 而基於對於美好夢想和世界的憧憬1993年在前景未明的情況下我接受了衛星電視的邀請來到了香港,到了香港才有機會走向世界。 不會說廣東話我隻身一個人到香港成家,現在在香港有自己的窩,北京朋友說:香港太小了,你應該到北京來,北京的舞台大!而我說香港是一個看得到老鷹的地方。在高樓大廈中你會看到老鷹在飛翔,而有人說,看得出老鷹地方是出英雄的地方,所以我想無論我們在哪,我們的心有多大,我們的夢想有多大,我們的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一個人把他的心放在了山頭上,我們的腳就能夠站上山頂。

最後和大家分享第四個力量。 《華嚴經》裡頭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初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信仰,但何嘗不是說我們的夢想最早開始的地方。 夢想的確立應該立志宏大,那麼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我們始終不忘自己的本心。分享一個小故事,釋迦摩尼有一天參佛的時候遇到了瓶頸,他去森林裡頭尋找答案。 他碰到了一個大象,大象問他怎麼了,他說我現在迷失了方向。 大象說我們的頭象從來不迷失方向,而每一次在覓食之前,它都會囑咐我們說,當你迷路時候不要亂跑,要站在原地不動,聽流水的聲音,你就能夠找到家。 佛祖大悟,人生迷路的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找到最初的力量。 在1999年的那場報告中,我留給當時的同學一段話,今天回過頭來我仍然堅持那句話的價值。 今天我再把它們送給你。 那是布袋和尚的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剛開始的時候我是比較喜歡「退步原來是向前」。 退步原來是為了收穫。 但是現在我更喜歡的是後面一句話「低頭便見水中天」。 在耕耘的過程中,低下頭來就能看到一片天。 人生很美,美在它的過程,不要忘了努力耕耘的時候,偶爾低下頭來就能看到美麗的天地。

行動鑄就時代

星雲大師說要「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最有價值的東西應該是生命的信仰,你要改變別人不如你改變自己。 我們要做有用的事、說善意的話,我們心裡要有大智慧,就是對人生有一種透徹的瞭解。 所以要廣結善緣,結好緣,好事就能成。 我喜歡一句話,「25歲以後要對自己的相貌負責」,真的,相由心生。而今天我要說的是,30歲以後要為自己的靈魂負責,相信在座的很多朋友從現在開始都有機會為自己的靈魂前往何處負責。 從五四運動到救國運動再到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喊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反映一代青年精神的口號,清華學子一直在用最先鋒的姿態參與和塑造著每一個時代。 今天,我們再一次站在蘊含巨大可能的時代,就像在我剛才所提到的那樣,未來在我們的手裡,也在你們的手裡,但是歸根結底,這個時代最終將會由你們的力量來鑄就。 清華大學禮堂前的草坪上那一座日晷,我在校慶紀錄片中當中記錄過,上面從庚1920年起便有當年學長們留下的來的勸勉─行勝於言,這是清華的校風也是青年的力量,那就是行動鑄就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