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剛好的鞋子 -褚士瑩
大小剛好的鞋子 -褚士瑩
最近仰光進入雨季,我早上在前往一個會議的路上,看到路上行人的拖鞋時,忽然想到多年前初到緬甸工作發生的一件事。
緬甸的正式服裝,無論男女,一定是長到腳踝的沙龍配上紅色呢絨面的牛皮拖鞋。
除了運動選手會在比賽時特地穿上跑鞋,大多數時候看到全民都穿夾腳拖。既然穿拖鞋的時間這麼多,舒適度就很重要。
但是奇怪的是,緬甸人在我眼中好「沒常識」,拖鞋總喜歡買小一號A 292;感覺腳跟都露在拖鞋外面,光是用看的都覺得不舒服。
直到一個當地朋友解釋給我聽:「我們緬甸雨季長,要是拖鞋比腳長,每走一步就會將雨水濺起來,弄溼沙龍的下擺。」
原來「鞋子要比腳大一點點比較好」這種想法,完全不適用生活在一年有半年是雨季地方的人。
如果用我們已知的想法看待緬甸人,自然覺得他們莫名其妙,又不是說小一點的鞋子用料少一點、價格便宜一點,何必那麼委屈呢?
實際上,我問了其他從東南亞國家朋友,尤其是印尼人,也覺得鞋子長度不能超過腳丫子,是理所當然的「常識」。
從那一刻起,我學會了不要用自己的常識來判斷別人,並且尊重在地的生活智慧,後來的十年在緬甸工作、生活,
當時這件小事所帶來的啟示,可以說受用不盡。
我們在工作跟生活當中,也聽到許多人鼻孔哼氣,說「這用腳底想也知道」,或是「那根本就是常識啊」,
每次聽到這樣的評語,我總是會為對方冒一陣冷汗,一個不知道自己認知的常識,往往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人,
恐怕才是最欠缺常識、被人背後當作笑話談論的那個人。
去過世界越多地方,我越覺得自己常識不足。通常夏天在公眾運輸工具上,如果有人坐在一個位置上很久剛起身,我們一定嫌熱不會想要去坐,
直到我去埃及唸書,發現即使旁邊還有空位子,大家卻都會去搶別人剛剛坐過的那個座位,這才知道原來人坐過的位置最涼爽,
因為人的體溫只有37度,但外面的氣溫高達45度。這種埃及人一定都知道的「常識」,任何一個來自夏天不會超過37攝氏度國家的人,都絕對不會有。
我的眼睛朝著自己的腳望去,只能看得到腳背,完全看不到腳底的緬甸拖鞋,
「嗯,這雙大小剛好啊!」我在心裡跟自己說,起身走進雨中的仰光,滿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