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9 14:43:59jean

「錯覺藝術大師 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

(103.5.6)
「錯覺藝術大師 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
全家人看完有充電驚豔的悸動,Q姐和J爸熱烈的討論著內容
其風格獨樹一幟無法歸類的荷蘭藝術大師,
版畫是這次的主角,耐心才能成就此等功力
數學、規律幻化成一張張美學

是下雨的關係嗎,觀展的人群並不多,雖然可以從容輕鬆細看每幅畫作
差異藝術,仍希望艾雪的畫作被人看見!

 

(圖片.簡介摘錄網站)

「錯覺藝術大師 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
展期:2014/02/27~2014/06/02
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區
FB粉絲專頁 : https://zh-tw.facebook.com/Escher.TW

摩利茲‧柯尼利斯‧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 1898 -1972)為知名的荷蘭版畫藝術家,其活躍於義大利、瑞士、比利時與荷蘭地區的60年間,也正好是歐洲歷史上充滿混亂與革命的時代。艾雪的作品反映出幽微的內心世界,是他對於當時歷史事件的反思,也反應了他探求宇宙秩序奧秘的渴望。他以藝術創作呈現出一個獨特、充滿美感,並井然有序的美麗世界。

觀賞艾雪的畫作時,觀眾常被作品中的視覺之謎吸引,然而細細咀嚼玩味後,會發現作品中其實隱含著藝術家對於人性與社會的批判,作品中的視覺圖像實驗,也同時透露出藝術家對於各種科學領域的興趣。舉例而言,他經常以重複排列的圖形填充畫面空間,甚至將平面的畫面轉變為凹或凸的球面,讓圖形排列的透視效果更顯著。他也嘗試讓圖案與背景間的界限趨於模糊,以創造出彷彿無限延伸的視覺效果。

艾雪的版畫技術卓越,足以充分善用不同技巧的優點。他以明顯的黑、白色對比與精準的線條刻劃,樹立了與眾不同的版畫風格;他也創造演繹出複雜奇幻的變形結構,顛覆了自然的規律。

艾雪作品中的卓越技術令人驚艷,然而對於艾雪而言,版畫只是探索大自然與人類世界中規律秩序的媒介。儘管他深入研究圖像技巧,勇於突破技術的挑戰,並最終成為出類拔萃的版畫創作者,但艾雪並不滿足於非凡的技術成就,藉由純熟版畫技巧闡述其個人反思,才是其藝術創作的終極目標。

本次展覽來自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該館之艾雪作品皆由紐約藝術收藏家查爾斯‧克萊莫與家族慷慨捐贈。展覽囊括了艾雪經典作品的豐富風格與多元題材,以自然與科學探索、人物描繪、精湛的版畫技巧、傳說與宗教─聖經故事、旅行南歐的風景畫、心理遊戲般的視覺幻象六個主題,探索錯覺藝術大師艾雪的魔幻風格。

分享艾雪不錯的部落格

《展覽》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探索錯覺藝術大師的版畫人生(下) @ 權釋室內居家設計/人文經典 精湛工藝 :: 痞客邦 PIXNET ::
http://allness.pixnet.net/blog/post/29948699

莊周夢蝶.孰幻?孰真?《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 @ 大象躲進襪子裡 :: 痞客邦 PIXNET ::
http://sun3643.pixnet.net/blog/post/175794480

 

 

展覽介紹荷蘭平面藝術大師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被視為二十世紀藝術繁盛時代的奇葩,其獨樹一幟且無法歸類的美感風格,來自於藝術家善於發掘日常萬物的數學規律,往往蘊藏著無窮盡的美學詩意。艾雪畢生創作488件版畫作品,當中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其運用了數學邏輯、錯覺透視和視覺心理,結合重複的人物造型與不可能之建築體,打造出兼具遊戲式和科學感的謎樣圖像,作品衝擊著觀者的視覺感官,並挑戰著世人固有的邏輯思維。

「錯覺藝術大師-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展出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 (The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所珍藏的152件艾雪作品,展品包括版畫創作、素描手稿、版畫板材、出版品、相片與藝術家雕刻之立體球型等,作品年代涵蓋自1916年艾雪初學版畫之習作,20至30年代於義大利、瑞士和西班牙旅途中所創作的南歐風景,40年代前後發展出以變形為主軸的視覺語彙,以及50至60年代藝術家晚年描繪空間的顛峰之作,為國內首度呈現視覺藝術大師艾雪一生經典創作的展覽,完整勾勒出藝術家的生涯軌跡,給予大眾深入接觸艾雪靈感之源的機會,咀嚼其蘊含深意的迷人作品。   從藝術愛好者到數學家,截然不同背景的人皆深深著迷於艾雪所創造的虛實意境,展覽觀眾在欣賞看似相近的圖像作品中,得以細細品味大異其趣的謎語,挑戰自我的洞察力與解析力,透過艾雪不可思議的魔幻視覺藝術,體驗一場前所未有的跨領域解謎之旅!

 

 《三個世界》是艾雪居住於荷蘭巴恩時期製作的石版畫,描繪他與故鄉深刻的情感連結。這幅畫捕捉到池塘不同層次的深度:魚游在水面下、樹的倒影反映在池塘中、樹葉漂浮在水面上。

 

《日與夜(Day and night, 1938)》,鑲嵌的圖案,從空中到地面,從黑夜到白晝,奇幻的對比,讓人頓時分不清黑夜白晝


《相對論(Relativity, 1953)》,受到愛因斯坦啟發而成的相對論,每個角落看似如此的合理,但卻又帶來了深深的不可實現感,原來所有的事物,都沒有絕對,只有相對。這可是用三個消失點所構成的不可思議空間

 

《上升與下降(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1960)》,你看到圖中正走在階梯上的小人嗎?眼睛告訴我,這是一個合理且一般的構圖,然而,大腦告訴我,怎麼可能越走越高的小人最終卻回到原點,四面階梯可以形成一周而沒有極大的段差呢?


 

《瀑布》(Waterfall, 1961),瀑布看似流了下來,但是以透視法而言,水落下的地方和落地的位置,似乎是在同一個高度上,真實世界中是否真的可以建構完成這樣的瀑布?你的眼睛和腦子開始爭辯了嗎?

 

《陽台》(Balcony, 1945),和艾雪完成他的曲線網格

《畫廊(Print Gallery, 1956)》中的空白處,是艾雪偷懶嗎?還是遭遇瓶頸?
還是這根本是他出的謎題?

 

1946年的作品《三個球體Three Spheres II》使用了鏡射概念,艾雪正在創作版畫身影倒映在球體上,而他再將這樣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另一個特色是將不同材質的球體,細膩地表現在畫作中。


《變形二Metamorphosis II》是一幅以五塊印刷版進行創作的套色木刻版畫,艾雪在其中提出一個迷人的可能性:既沒有發展,也沒有轉移,只是一個前進與衰退的完美循環,無可避免地以接續的方式一再重複。

 

 

右《畫手1948》描繪兩隻正繪出對方的手,手是立體的,袖口卻還是平面的,互相繪製的雙手在意象上也履行著艾雪的無限概念

《蜥蜴1943》繪畫是人們在平面的紙張上呈現立體的空間,用版畫創作的艾雪認為這無比矛盾,他不滿足於創作過程的顛覆,開始在同一個畫面中融入二維和三維的世界

《發展(二)1939》相似但非相同的圖形進行變形創作,正中心點依螺旋弧線向外擴為圓形,先轉變為六角形,最後再變為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