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9 12:41:27jean

閱讀後記《跟著節氣去旅行》范欽慧

 99.11.12《跟著節氣去旅行:親子共享自然的24個旅程》-范欽慧
閱讀後記:
聽了演講後,終於有機會細讀這本書用輕鬆的心情,認真的去閱讀~
一個熱愛大自然的女子,蛻變成孕育下一代母親,而母親的動力,更是引領他們一家人去親近自然。
爸爸牛牛,是幕後大功臣,默默的付出,是功不可沒的支撐力,他的攝影技術更為生活記錄加分。
幸福的一雙女兒,有幸在充滿愛和熱情下,用她們的「腳步」去印證,
在書中有好幾張,小女兒赤腳去探索自然的照片,以一個母親的角度去感受,這才是該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這是一本親子旅遊書、也是最貼近自然的親子教養書。
更是提醒自己,為自己的家人、孩子記錄生活的工具範本書~

 

(內文、圖片摘錄網路)
像魚一樣去感覺
為了要貼近對岸的大片野薑花,我試圖橫越溪流。荳荳也想要跟著下水,從小我們帶著她去過許多小溪戲水,她也非常習慣在水中裸泳,讓每一寸肌膚都跟自然充分接觸,像是一條魚一樣去感覺。
我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在大自然中體會,並不是要刻意去形塑孩子的個性,事實上我發現,孩子的天生氣質可能更加主導一切,這些是來自於她的基因,上天給她的禮物。荳荳雖然擁有各種上山下海的「探險資歷」,但是她並不因此就有「探險性格」,反倒是一位很務實謹慎,卻又敏感細膩的孩子。而大自然所能帶給她的,在這個階段,可能只是「好玩」而已。但是如何讓她這份對自然的孺慕之情,不會被僵化功利的教育環境所淹沒,一直是我努力的課題。
我們可以從一些幼教理論中,看到所謂的「敏感期」,這個理論最早是來自於荷蘭生物學家德佛里斯(Hugo de Vries)的觀察,他發現幼年期的蝴蝶對光線有一種本能的驅動力來幫助牠破蛹而出。而人類先天也有一些本能,若是不能在適當的階段善加培養,就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刻。而大自然對孩子的影響,自古以來就是西方教育專家最重視的內涵,不過早期的論調大多是建構在宗教的道德觀裡,而近代隨著對環境意識的提升,反而更重視自然中的陪伴關係,例如《寂靜的春天》的作者瑞秋卡森說過:「小孩如果要一直擁有他天生的新奇感,那麼,至少要有一個能夠分享他新奇感的大人陪伴著,與他一起重新發現世界的喜樂、驚奇與神祕。」
我的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和她重新去發現周遭的一切,進而影響自己的生命觀。有人說,最能靜靜感受自然的人,要不就是很小很小的孩子,不然就是很老很老的人。也許風燭殘年更能領會自然的開悟,而初生之犢感情單純,與自然更加靈犀相通。大部分的成年人,總是庸庸碌碌地在紅塵中打滾,若不是藉由孩子的角度來看,以孩子的速度來走,恐怕難有閒情在自然中細細關照,產生物我兩忘之情吧!

【分享多一點】
什麼是孩子學習的「敏感期」?
雖然很多書都會提到兒童學習的「敏感期」,但是其實每個孩子的時間還是會有些不同,父母必須要從生活中多多觀察,提供多樣的刺激環境。不過了解孩子成長過程可能會有的「敏感期」,的確也可以提供一些指引,幫助我們更能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有的書上寫到,○至四歲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而美國心理學者韓特認為,如果能對兒童施以適當的早年經驗,和充分的環境刺激,可促進兒童智商達三十分之多。另外,二至五歲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二至三歲是「學習獨立」的關鍵期──如果養育者過於保護、溺愛,或干預過多,孩子長大之後就會依賴成性,甚至產生分離焦慮;所以要鼓勵孩子多方探索,父母在一旁關心、讚美就好。還有三至五歲是「培養挫折容忍」的關鍵期……,不論如何,我們看得出來○到六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而六到九歲的孩子,可以多給他們一些文化的養分,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文化,也關心其他的國際文化,培養開闊的視野,這時候的孩子也開始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力,出去玩時可以安排比較多文化內涵的活動。年紀小的孩子則可以多一些感官性的活動設計。

台灣生態學校http://mtschool.org/

插圖中有他們一家人的足跡~親暱情(圖片摘錄金石堂網路)

 

剎那的永恆,用相片緊握著~

 

生態的觀察,也是自然的一環~

 

 

只有細微的觀察,才能看到動植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