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9 14:23:31jean

《想做的事就去做》 大前研一

(97.5.17)
「在旅行中學習,靠房地產而博學」大前研一,是用此方法掌握有關當地生活訊息,獲得好像已在當地住了好幾年的經驗。
是個可快速深入狀況的好方法,也許沒太多機會可以到那麼多國家,但在生活中,敏銳的觀察和與人互動,轉而成自己的能量和知識的累積。

想做的事就去做!

(圖片出處博客來網路書局)
以下是重點整理,書中摘錄:

*人生繞路未必不好,有時候繞路也是捷徑。偶爾走上岔路的樂趣也不壞,因為有的景色要走岔路才看得到。即使多繞一些路,人生還有足夠的時間,結果可能亳無差別,甚至到達更好的地步。至少,在死亡的那一刻沒有遺憾。

*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想做的時候正當其時,沒有延後的理由。現在覺得快樂的事,上了年紀以後不一定覺得快樂。
更積極地說,現在覺得快樂的事,才能學會年老也覺得快樂的方法,退休後就能成為真正的玩家,快樂地生活。

*這些多半是以周或月為期的重複性工作,自然形成一種節奏,成為生活的律動。只要有節奏,工作時就不會太累,而能夠持續下去。

*靠房地產而博學—每到一個新地方,一定先走訪房地產商。房地產商是個奇異的行業,他們的染色體近似到讓人以為全世界都是同一種族在包辦。我的做法是這樣,先向他們打聽房地產的行情,表示要買高檔的住宅,對方就會很高興地表示願意帶我去看房子。我首先要求:「什麼房子都可以,但我想知道距離市中心有多遠,你先帶我去主要的地標,再從那裡開始看房子」這樣,我可以先觀光市區一遍,從容決定後續的計畫。通常他們會帶我去看三棟最想出售的房子。我就把握會不斷提出相關問題。交通工具?汽車價格?購屋時的稅金?可以減價嗎?外國人能擁有不動產嗎?我平常不在,幫忙照顧房子的人容易找嗎?要多少錢?保險呢?貸款利率?抵押最高可到多少?這種接觸的樂趣還在後面,亦即,可以堂而皇之參觀別人的住家。通常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太可能進入一般住家。但是房地產商帶你去看房子時,屋主多半還住在裡面,因此可以和屋主談談暖氣、保全、食品儲存處或兒童房,大剌剌地把壁櫥、儲藏室全都打開來看看。事實上,打開來看是禮貌,因為真正想買的話,恐怕連天花板上面都要仔細瞧瞧。我趁機用我敏銳的眼光吸收這家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平日的飲食吃些什麼,餐具刀叉的品質等,實際感受他們的生活。三棟房子看下來,已經有像是久居此地的奇妙感覺,也切身體會到這個城市「中上階層」的生活。-第4,在旅行中學習

*現在的社會大幅變動,過去的常識已無作用。父母若把30年前受過的教育強加在子女身上,子女學到的古老的價值觀,無法跟上新的時代,反而容易在同世代的競爭中挫敗。20年後應該是個「下剋上」的時代,現代父母應放棄強加價值觀,只教答案的教育,應該鼓勵子女自己思考,或親子一起思考。

*親子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子女成為能夠掌握人生方向的人。只能活到老、學到老,即使曾經休學,還是有機會彌補落後的部份。因此,要培養「不怕脫離常軌」的勇氣;這正是今天的教育以及父母最缺少的東西。

*我用東西有個習慣,用一次滿意後,就會一直用下去。我拘泥這些生瑣事的理由,是可以將生活簡單化,不易忘東忘西,也不必一一煩惱。
(「生活簡單化」可專注做想做的事,不浪費時間在生活瑣事)

*我要說的事非常單純,就是做好一個人生規劃,讓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為了了貸款和房子,混淆了人生該做什麼,想如何生活的判斷。買房子時應該想到萬一將來轉換工作地點時還可以順利出租轉售的問題。重要的是,像經營企業一樣,要為自己的人生訂做一個資金計畫和現金流量預測表,並時時更新,維持在任何時候都能派上用場的最佳狀況。
(大前研一預估日本將來只是「土地供給過剩」的國家,土地的價值低於貸款,不要終其一生被貸款壓得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