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經濟的經濟規模
規模經濟的經濟規模
規模經濟的經濟規模聽起來有點繞口,但是,就是要表達出1.規模經濟的種類和2.達到規模經濟的規模,此處稱「經濟規模」。因此,分兩節來介紹。
一、規模經濟
首先,說明規模經濟。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指在經濟分析中,當生產數量增加,其平均成本下降,表示較大生產數量的規模具備較佳的經濟效益。以成本理論來看,就是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減少的特性。
一般而言,長期平均成本可能隨著產量增加而下降,當產量達到某一水準,長期平均成本不再依產量增加而變動,或甚至隨著產量增加而上升。此亦可將產量區分為小於Q1、介於Q1和Q2之間或大於Q3等三個不同的生產數量。其中,
A、長期平均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下降的特性,稱為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
B、長期平均成本不隨產量增加而變動的特性,稱為固定規模報酬(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C、長期平均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上升的特性,稱為規模不經濟(economies of scale)。
二、經濟規模或規模經濟的(經濟)規模
從圖1來看,在達到Q1之前,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下降。因此,如果產量為Q1(或小於Q2),則廠商享有規模經濟。而此達到規模經濟的產量,例如Q1,可成為具備規模經濟的經濟規模。
三、討論:為什麼會有規模經濟的特性?
經濟規模的原因,簡單說包括專業化生產、學習效應、原料價格的議價優勢等。說明如下:
1.專業化。根據比較利益,規模越大,越可以採取分工,專業生產模式。
2.學習效應。產量增加,工人熟練度增加
3.產量增加,原料購買數量增加,故原料的議價力以提升。
從成本理論來看,
總成本 = 總固定成本 + 總變動成本
當產量越大,則每單位分攤總固定成本越小,導致平均成本下降,此時,呈現產量增加而平均成本下降的趨勢。
四、個案
COVID-19事件和AI、IOT等網路科技導入經濟活動,造成「去規模化(unscaling)」的趨勢,也打破規模經濟的界線。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達到規模經濟的經濟規模,圖1之Q1,變小了。相關實例說明如下:
(一)T-恤,以往廠商生產後再出售的商業模式,因為不確定性而增加成本。現在,出現網路平台。設計師可以將自己的T-恤設計圖樣上傳到網站,號召自己的親友協助推銷或訂購,等達到一定的數量再生產,生產後立刻可以寄達事先預訂的顧客手中。因為熱轉印技術,T-恤生產可以達到規模經濟的數量(經濟規模)下降了。
(二)商店。傳統實體店面如果要開設,需要店面、機器、設備等;和員工、水的瓦斯等費用。而網路商店的開設,僅需1個人,幾項產品即可展開業務,也使得商店的進入障礙降低。
未來,再如3D列印技術,網路app的運用等,都會降低規模經濟的經濟規模。使得許多產業的進入障礙降低。
上一篇:李克強指數
下一篇:投資股市與送出第一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