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過程中的功課
國際化過程中的功課JT
愛國裁判是愛國還是罪過?裁判的專業與民族主義的愛國情操?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固有文化與世界價值的衝擊是吾輩必須加緊修煉的課程。這一篇提到我們的觀念必須注意到的。2010年亞運韓國裔跆拳道裁判長的行為,其中還包括某位台灣籍裁判,是非曲直難以議論。倒是想到以前在美國遇見韓國人的不快經驗,有所感觸。因此,提出幾個觀點,大家參酌。
韓國的作為,從他國家的地理位置、緯度來看,地處寒冷氣候在艱困的環境中,生活條件並不佳,必須掠奪才能生存的特性。因此,養成民眾向外發展的特性,韓國、日本僑民散居世界各地即是結果。以中華民族來說,以往相對貧瘠的福建、廣東或是台灣,即相對具備較多的僑民。面對這種情境,我們自然必須提升戰備心境。因為,對於移民者來看,不安全感下是一種在異地生存、生根,生死交關的事情,而不是一種君子之爭的層級。
台灣在經濟發展後的一代,安逸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舉例說,認為排隊是一項理所當然的美德。一次到大陸,想要搭計程車的經驗,即使排隊,一旦出租車停下,當地人立刻一個箭步開門、進門、關門,望塵莫及。若照台灣的規矩,根本搭不上車,肯定腿痠異鄉呀!
在日本,剛好看到一篇日本中國華僑子弟回到中國,被稱「國際大傻」的故事。因為他們不會插隊,在限制年齡內才能進入的設施入口,不會謊報年齡。購買車票隨便把行李放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外,錢包也是。這些未遇過大野狼的小綿羊,肯定難以生存,被稱為「國際大傻」算是親人的疼愛。不過,對照台灣同胞被稱為「呆胞」,差可自我解嘲。原來,聰明的大陸同胞的這些行為,並不是針對台灣同胞,而是一體適用,針對國際大傻。旅行在外,一些安全準則,不可不記。
上一篇:國際化潮流下企業競爭與合作JT
下一篇:柯達與富士底片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