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裡的故事~~~印度卡修拉荷的小村莊
在印度的第四天,我們造訪性廟卡修拉荷附近的一個小村莊,這村莊按照傳統的種姓制度劃分區塊,高種姓區塊的房子高大整潔,有著觀光客會流連的紀念品店與餐館;低種姓的區塊漫地塵埃,屋子窄小,居民裸身在旁洗澡,可能骯髒了些,卻也飽滿著生命力……生活與信仰的聲音風鈴般寫意地迴盪在大街小巷,巨大的牛隻緩慢徘徊在巷道屋舍間,讓房子顯得迷你了,像個小人國阿……把這一切佐著暖陽品嘗,印度街頭也可以是一場流動的饗宴。
而這張照片拍於村子裡一間低種姓的小學,窄小的教室塞滿了眼睛圓亮的窮乏小孩,沒有課桌椅與電燈,教育在這裡貧瘠卻又珍貴,每分每秒都值得珍惜。年邁的老師正個別驗收或指導著小朋友的功課,是的,那老邁與稚嫩的眉目之間是有溫度的,讓人有著懷念,也有著感傷。
近來我迷上了口語評量,很沒有效率地,一班四十位同學一一面對面口試評量,這樣我必須要不斷地說話,也會浪擲許多時間,但我喜歡近距離地感受孩子們的困窘、自信種種情緒,用聲音與眼神記住一個個孩子,然後或勸慰或鼓勵或叮嚀…..過程中,我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聲音質調,自己詮釋的方法與特色,還有各自不同的盲點……我當然無法配合這麼多的不同來調整我平凡的課堂,就是這麼純粹地、懷念地、重現我所珍視的某些感覺。
是老師的眼神或者臉上牽動的皺紋吧,我也曾畢恭畢敬地立在過去的老師面前,等候著或者回答著。有一次要默背杜甫七律詩,抽到<客至>時我竟然語塞了,厚臉皮問教授說: 老師我可以用唱的嗎?老師愣了一下,讓我快速唱完了,之後老師問我為什麼用唱的比較熟? 我回答: 因為帶營隊都教小朋友唱古詩,這一首我太常教了,所以沒特別去背誦,竟然一時背不出來。後來老師或許記不住我的名字了,卻總記得我。是的,記得我了,師生之間從此有了故事,眼神,有了溫度。
身為老師,我抵抗不了升學制度的殘酷。文言文很精緻,古人的情志也很有深度,課本裡每一篇選文都有值得被選上與被詮釋的價值,但矛盾的是,文學是靠人的情感去重組與鎔鑄文字的一種藝術,它的核心是情感是自由,在升學教育中,卻被很沒有情感與自由的方式來標誌它的價值: 考試。所以,嚴格來說,我不是教文學的老師,只是統治階層用來築牆的工人,我負責維持著文字的城牆來挑選爬得上來的孩子……我可以盡其所能地拉更多孩子上來,利用翻新教法、革新題型、嚴加督促……但荒謬的是,其實能爬上來的孩子的數量是被統治階層限制的,我每拉上一個孩子,就是踢下了另一個孩子,我越對自己的孩子努力,就是對別的孩子越殘酷,不是嗎?
所以來到了印度這簡陋的課堂,不免會想,當我們的教育越先進越有效率,就是讓這樣貧瘠的土地更沒有了希望,讓這些亮亮圓圓的眼睛失去了光芒……教育究竟是窮人的唯一希望,還是富裕圈的遊戲規則呢! ? 校門口擺著捐款箱,我並沒有投錢進去,帶著一絲感傷與懷念,又走進了村子中。
走回了低種姓的巷弄裡,印度婦女頭頂著牧草穿梭,小孩赤身裸體出沒……我還是喜歡著那位年邁的老師專注地,面對面地與小小學生互動的樣子。這麼小的孩子不懂得什麼高深的知識,但他們彷彿在一起解決一個重大的人生問題,是那樣地慎重、專注。我想,教育就是這麼貼近彼此的一件事,師與生之間也是,電腦字典與講義分數取代不了那雙眼睛,取代不了彼此的故事,如果缺乏這份溫暖,那麼我們就只是升學大框架下,教不了想教的,學不了想學的,在制度中行屍走肉地空耗與勉強著的一群人吧,或許,這低種姓的村落過得還比我們自在些,那破窄的教室還比我明亮寬敞的教室幸福些。
想念教室裡曾有的溫度,想念每個老師說過的,專屬於我的話語。被真正視為老師的幸福,被真正認定為學生的溫暖,就像這印度午後的暖陽,細細撒在整個村落中,構成了深深淺淺的影子,在牆面與街道中蔓延著故事。轉角,有位印度媽媽正幫赤裸的嬰兒洗澡,看那嬰兒笑得多麼幸福呢!
下一篇:照片裡的故事~~~不要忘了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