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閱讀朦朧美的方式
更進一步來說,詩的理想讀者不能害怕王國維《人間詞話》「霧裡看花,終隔一層」這樣的批評,因為認清終隔一層的事實,方能建立霧裡看花的角度。這應該是詩的理想閱讀觀。
這是接下來我將羅列十種面對「朦朧」這樣的阻隔時,讀者可以有的破解方法,並從之獲得「朦朧美」的可能途徑。
一、線性
從頭到尾讀詩,逐字逐句地感受、猜測、歸納,這是線性的閱讀,當線性的創作遇上線性的閱讀時,遇到的瓶頸最少,非線性的創作遇上線性的閱讀時,阻隔就大了,有些詩甚至可以倒著讀。
二、片段
讀詩不一定要整首讀,讀者的快樂與作者的原意可以無關,頭尾都盡如人意的詩難求,閱讀是自由的,尤其是美感的閱讀更該自由
三、解題
詩題是進入詩旨的重要線索,進一步來說,詩題也是詩創作的一部份。朦朧的詩題與清晰的詩、清晰的詩題與朦朧的詩都可以互相補註,朦朧的詩題與朦朧的詩
則是一起解謎的關鍵
四、情境
有時候,詩文字的本身不是重點,甚至是障眼法,是詩人設下的通行證,是文字遊戲又何妨,是我族類者方能進入我的世界,那世界自然便是詩人設下的情境,朦朧的文字只是一種考驗。
五、感官
感官是人探索世界的唯一憑藉,詩中所藏有的感官也是讀者探索詩的窗口,聲音、眼睛、溫度、觸覺,往往是朦朧裡點睛的成分。
六、加減
閱讀是加法也可以是減法,讀者可以是再創作者,自行補白或者刪減,把朦朧清晰,把清晰朦朧,這樣都可以獲得美感
七、集合
跨詩作的閱讀有助於解析朦朧,這樣的閱讀法比較偏向學術的研究,包含了比較、批評、詮釋、統計,但這種非消遣式的學術閱讀法,怕的就是得失心太重。
八、關鍵字
去尋找詩中的鑰匙:有時候是不斷反覆的字句、有時候是一個名字、有時候是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有時候,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關鍵字,就可以打開自己心中的情感,進而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可能。
九、反覆
多看幾次,朦朧會變清晰,清晰也會變朦朧,甚至背誦起來,在某些情境下自然背誦出那些不解的詩句,萬一忽然懂得、萬一多發現一種答案,也是朦朧美的樂趣。
十、置身
置身是一種主觀同理心的運用,也可以是下意識的轉移,把自己當成作者,當成詩中的人或物,例如成為夏宇的牆壁、鯨向海的蟬聲、顧城的海浪、北島的祖國。進而去獲得更多感受,包括朦朧之美。
閱讀朦朧美的方式不外乎對詩原意的追求或再造,對文本的掌握與放下。當朦朧是一切可能的保留與呈現時,美的發生方式是無法窮盡的,例如個體意識的閱讀、群體意識的閱讀、家國意識的閱讀、政治意識閱讀都有專屬的美、都讓朦朧產生的阻隔更加複雜,與之結合產生的朦朧美也更加無法預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