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2 00:00:00貝拉

白銀後市續強的五大理由…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
隨著美元走軟與商品價格攀升,金價在去年觸及每英兩1,430美元的歷史新高,不過投資專家指出,白銀的需求與行情漲勢其實都超越黃金,可望成為2011年高收益投資商品,以下是白銀後市看俏的五大理由。
一、白銀投資績效高。去年銀價漲幅將近黃金三倍,銀價躍升79%,相較之下黃金只漲24%,以長期來看,過去20年的銀價漲幅也將近金價的三倍。銀價自2009年以來大漲637%,金價則上揚255%。
雖然歷史表現不足以代表未來行情,但白銀的表現在各個階段都優於黃金,隨著貴金屬水漲船高,投資人應考慮布局白銀而非黃金。
二、白銀產量遭遇瓶頸。根據歷史估計,一個世紀前仍有120 億英兩的白銀未被開採,到了1990年,商品研究業者CPM 集團預估白銀蘊藏量還有22億英兩。但現今白銀蘊藏量估計不到10億英兩,每日都在萎縮當中。雖然白銀可以回收提煉,但地底下的白銀已供不應求。
三、白銀需求攀升。白銀數十年來都是商品交易所的倉庫庫存之一,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銀庫存多為商業用途,僅有一小部分做為投資目的。白銀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問市其實打亂了全球白銀庫存,白銀做為商品庫存與投資持有的比例已來到四比一。由於ETF投資多為長期持有,再加上近來銀價漲勢驚人,銀價可望持續攀高。
四、白銀用處多。無須科學專業知識也知道白銀是重要元素。白銀的導電性高居各類金屬之冠,甚至超越銅,所以在電子方面應用甚廣,從頂級喇叭線材、電腦鍵盤到電路版都需要白銀。氧化銀電池與銀鋅電池由於壽命長與能量重量比例佳,也廣泛用於電子產品。黃金雖然傳導性佳,也可應用於少數工業與電子產品,但成本過高,傳導性也不如白銀。
根據白銀投資資訊網站Silver insights,全球每年約開採7 億英兩白銀,白銀產量有75%用於工業與商業用途,其中攝影用途就占15%。白銀另有20%用於珠寶與銀飾,只有5%作鑄幣、投資與投機之用。消費者與企業對白銀的固有需求也是商品投資人看好白銀的原因。
五、上一波白銀熱潮為借鏡。上波白銀熱潮出現在1979年至1980年間,當時美國通膨率一度超越10%,亨特兄弟(Hunt brothers)甚至意圖壟斷白銀市場。與其他原物料價格與黃金相比,目前白銀價格尚未觸及歷史高點,徘徊在每英兩30美元左右仍有上漲空間。
除了購買銀幣等實體投資,投資人也可以選擇各種白銀ETF 布局,如iShare白銀ETF、ETFS銀信託指數基金與Global X 銀礦指數型基金等。也可以投資專業白銀股,如銀礦商Silvercorp Metal與泛美白銀(Pan American Silver),或是Hecla礦產與Coeur D'Alene礦業等綜合礦物股。
(取材自道瓊社)
【2011/01/16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