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4 19:01:34于美芮

生日前夕吹異國風

主旨:可麗餅試吃
內容:三種口味 原味 灑糖
巧克力(慕斯)
果醬(手工杏桃果醬)
總結:麵包店做可麗餅 歐拉拉也做可麗餅
他的餅比麵包店賣的好吃
餅皮Q 餅的邊邊 又薄又脆
能贏是放到隔天早上吃都是Q



我也幻想做可麗餅
內容: 三吃

大餅包小餅(千層酥)
綜合粉圓(粉圓芋圓和蕃薯圓)
鹹的(鵝肝)


polenta這是在家做的第二次

使用新鮮香菇和義大利進口的玉米粉喔

大清早到麵包店工作前 先煎餅

我家的一大 一小平底鍋都不是很平

我的技術也不好

就這樣煎成臺灣蘿蔔糕了

後來 我跑到書店翻書 才發現 煎這玉米餅的整型和油煎都是

有技巧的 而且配方也不同 可以

做成像圖二一樣 再切成如三角治麵包的大小

油炸

或放在鍋中和起司 一起焗烤

做成軟泥狀也行

軟硬的層度 也都不同

但 太晚了 哈哈
試吃的人 還說: 不錯吃啦(客氣吧)

我試吃 覺得 應該要搭配點主菜

單吃 奶油味強 倒是我使用很好的起司

味道夠 但不鹹

聽我法文班的義大利同學(她住米蘭)說 二次世界大戰在

北義缺乏物資情況下 很多人三餐只吃polenta

就像亞洲人吃米一樣 是主食

那麼缺乏食物 怎麼 我的食譜 還有牛奶 起司 鮮奶油

哈 在法國學義大利料理 真的不同

同學說 她們只用水和鹽來煮玉米粗穀

沒有用牛奶啦 我得煮法 好法國喔!!!

她還告訴我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煮法

甚至於玉米的粗細和顏色種類都不盡相同

真想去義大利吃吃道地的

話說回來

煎了兩大一小盒 橄欖口味的就請麵包店的chef們

試吃(他們只吃一點點 因為大家一早邊工作 邊吃可麗餅吃到飽)

他們稱讚我煎的很漂亮 當然啦!!

兩次我都稍改了一下下

試驗了不同的配方表

還有啦 面子問題 漂亮的要留給(內行)自己人

哈哈免得嘲笑 哈哈

圖三的香菇口味
下午上法文課,今天碰到去年十月的同班同學,湯瑪士,

他是波蘭人,天主教徒,這次班上又多了兩位修女同學,

其中一位是義大利人,湯瑪士從去年就邀請我到教會,

今天我便隨口答應,找一天吧!!
真希望我能正常天天上法文課,可惜只能斷斷續續的上。

下課後,我沒直接回家

跑到同性戀區去逛逛,其實我是想買中東的袋餅,

東晃西晃的,也沒找到店家,我常這樣 迷路 就換目標

反正也沒有一定要吃 說到吃 後來 我的口福不淺


亂晃 中 看見有活動免費入場,反正天氣很冷就進去看看吧!


這是義大利書展,
f ête et des du cumtures
Livre italiennes

看不懂義大利文,至少翻翻食譜書也好,

義大利人聚集之處必有美酒麵包起司,會場中央台前聚集許多觀眾,
4 me arr rue vieilie du temple
parmesan
兩個大男人 合力切開的怕瑪森起司

切開後 香味傳的很快 整間禮堂幾乎都香臭起來

所有的來賓 忽然間變成蜜蜂

起司如蜂窩 吸引所有想覓食的擁擠成一團

圖三的polenta的起司 是從這兒帶回家的喔 哈哈

看大家吃起司 火腿 喝紅酒 都很努力

起司當成土司 一大片一大片的撕下來

塞進嘴巴裡

吃的腳步很快 不像法國人 慢慢吃

我也不客氣 當場就參與活動

還沒去天主教堂前 我參加秘宗的法會

這是 蓮生 活佛 的門派 參加是因為室友每週去

而我 抱著好奇的心 加上 過去對秘宗 一直有好印象

能去看看 別人的精神重心 所在

交換生活心得 和師姐聊聊天 也不錯

那天因為有上師主持法會

從沒唸經和參禮的 我 也跟著 跪 拜

好幾十次 下來 大腿肌肉非常酸痛

(這種運動有效啦)

polenta就是帶去的祭拜品

也不知十方眾神 吃慣中餐 偶爾來點異國料理

行不行!! 哈哈

雖然在巴黎 一般大家的祭品還是中式料理

較多 傳統的法式甜點和料理 並沒有出席



生日前的一些日子過的很異常 哈 我是說 除了上學工作

還做了些別的事


回到學校 參加 巧克力示範課 這是日本藍帶chef得到mof的作品

巧克力雕塑 和 現場示範

和他的緣份是 兩年前 他從日本來到臺灣 講習

在中華穀類研究所 做巧克力示範課

沒想到 他回法國能再見面

世界真小 他說





熊媽媽 2008-02-05 21:05:22

咚咚鏹
咚咚鏹
咚咚咚咚鏹
在法國可能聽不到這傳統的過年音樂
在這寫給你聽
祝你鼠年
麵包,蛋糕,甜點,菜色,擺盤,法文.....
所有的一切,都萬事順利